理财代销“互联互通” 风控隔离制度亟须建立

理财代销“互联互通” 风控隔离制度亟须建立
2022年07月01日 13:52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近日,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 以下简称“交换平台” )二期正式上线,除了新增数据统计查询等增值服务外,明确银行理财产品代销机构可申请通过交换平台开展理财产品销售业务。

从正式启动至今,交换平台已运行将近半年时间。截至目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积极申请联调测试,比如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接入交换平台,拟由湖南三湘银行通过交换平台发售其理财产品。

随着理财代销的发展,各家理财公司的代销产品和代销渠道均呈丰富化趋势。不过,代销风控隔离制度不完善、产品质量筛选体系不完备是当前存在的痛点。

建立统一标准数据对接

相较于第一期,交换平台二期新增了客户端功能,支持市场机构在客户端管理用户和报文,提供信息披露文件定向分发、机构之间关系配对、数据统计查询等增值服务。

自1月18日正式启动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和银行积极推动系统开发及测试工作。据了解,通过建立理财行业数据交换标准,交换平台可支持市场机构批量拓展销售渠道,有效解决发行机构与代销机构数据交换标准不统一、接口不规范的问题。

谈及交换平台的意义,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多项监管政策发布以来,银行理财行业发展格局深度变化,净值化转型快速推进,规范化运作日益完善,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能力逐步提升,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理财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与母行、代销合作银行之间,建立起了“资产管理人—财富管理人”之间不同角色的良好合作模式,日益体现出专业化、开放化、平台化的趋势。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进一步分析指出,过去理财公司与代销机构之间采取的是数据直连方式,每对接一家代销机构都需要开发新的系统对接,且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传送标准不一,直连对接的成本较高。产品交换平台是统一标准的数据对接平台,理财公司和代销机构之间进行产品对接会更加便捷,可以节约成本,相对于一期来说,二期平台更加成熟,接入的银行及理财公司更多。

代销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理财代销渐成趋势,多数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与其他多家银行和理财公司建立代销关系。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有21家理财公司与代销机构开展了合作,代销产品余额共计17.07万亿元。

智信研究院指出,通过代销其他银行或者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中小机构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产品种类不全的状况,填补未来自身无法发行产品后客户的理财需求,有助于继续维护和增强存量客户黏性。不过,站在理财发行机构的角度,并不是代销机构越多越好,虽然新增的代销机构会帮助理财规模在边际上有一定增加,但在合规要求日趋严格的当下,太多的代销机构也会在无形中极大地增加理财发行机构的管理难度和成本。

普益标准指出,当前银行理财代销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投资者理财意识和理财素质的日渐提升,客户投资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征。然而部分代销银行在引入代销产品时,更多的是基于产品供给端考虑,如产品风险特征及产品销售激励费用等,并非充分考虑投资者真实理财需求,因此导致引入的代销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真实匹配投资者日益增多且差异化的投资理财需求。

金融监管研究院撰文指出,现阶段,头部理财公司及头部银行对于理财产品代销的合作质量要求是要高于规模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头部理财公司母行的代销能力普遍较强,目前的管理能力在满足母行渠道需求后没有更多精力服务第三方代销银行;头部银行有自己的理财公司,甚至是理财孙公司,对于引入其他理财公司需求不大;头部机构普遍作风稳健,对于新生业态保持怀疑,初期多是自上而下的业务安排和试水。

对此,普益标准建议,搭建完备的产品质量筛选体系,优化产品准入机制,在代销产品的筛选准入方面,代销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产品筛选体系,筛选出质量优异且符合自身产品布局战略的代销产品。

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风险防控机制方面,中小银行也需要与理财公司多沟通,了解理财产品资产配置,自身加强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研究,以更好地防范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代销风控隔离制度不完善,易引发银行其他业务条线的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引入代销产品时还需做好尽调准入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

普益标准分析,代销业务的开展对于银行的投研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承担的更多是产品准入把控压力及产品销售管理压力,风险较银行自身发行产品相对更低,因此代销业务的风险管控往往容易被银行所忽视。然而,目前银行对代销业务风险管理及不同条线间的风险管控制度相对欠缺,不能很好地做到对不同业务条线进行风险隔离,一旦代销产品出现“爆雷”及净值波动过大等情况,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影响银行自身理财产品发行销售,严重的可能导致存款客户发生挤兑,进而使银行内部的整体风险水平上升。

对于代销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普益标准指出,银行应从三方面加强防范:一是针对销售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应建立完善的销售风险管理制度,编制售前、售中及售后的风险点地图,并且明确风险应对措施;二是针对代销机构声誉风险,应建立专业的法律团队及公关团队,一旦因产品自身出现问题引发银行的声誉风险后,及时介入法律程序及公关处理,将声誉风险降到最小;三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隔离制度,谨防条线间的风险传导。

(编辑:朱紫云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