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谢秋拆解电池发展格局:国内企业明年或包揽全球装机量前三名

中创新航谢秋拆解电池发展格局:国内企业明年或包揽全球装机量前三名
2022年09月24日 22:48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9月23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谢秋对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谢秋在论坛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今年7月份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中国企业在前十名中占据了6席,并提供了超过60%的供货量。

“在目前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中,有两家是来自于中国的企业。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全球前五位中将出现3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甚至在明年的某个月,中国的前三名就有可能成为全球的前三名。这是我们对电池行业的基本判断。”谢秋表示。

(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谢秋在论坛上分享其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看法。)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SNE Research此前发布的《2022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发现,谢秋所述的6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和蜂巢能源,今年前5月装机量分别为53.3GWh、19GWh、6.7Wh、4.2GWh、2.4GWh和2GWh。其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蝉联全球第一位。

据谢秋透露,中创新航研发的、采用磷酸铁锂的One-Stop电池产品将在明年一季度量产交付。“届时,这将是动力电池业内能量密度最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同时会助力整车的行车里程达到600公里。”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谢秋看来,对于动力电池产业的上游——电池关键矿物的生产环节,中国也占据了巨大的优势。也正因如此,欧洲地区和美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案,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挑战。

“我们认为,应对这些新挑战的主要途径有两个:第一是积极参与到全球的供应链布局,包含矿产、材料以及电池产业的布局;第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来削减地方保护政策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谢秋表示。

具体到中创新航方面,谢秋在演讲中分享了公司的诸多具体做法和经验。据其介绍,在产能布局方面,中创新航目前已在国内布局了七个电池产业基地,也建立了自己的电池原材料生产基地,以及若干个包含锂矿的矿产加工基地,来保证公司可靠的保供以及受控的成本。

而在欧洲地区和美国,谢秋表示,中创新航现在也正积极布局包含电池、原材料和相关矿产等在内的领域,以应对现在的全球化问题,具体包含碳排放和补贴政策带来的影响等。

此外,中创新航在材料创新方面也做了诸多工作。“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四化’和‘一个循环’来实现能量和资源、能量和安全的极致平衡。”谢秋表示,“四化”即高压化、高锰化、无钴化和固态化,“一个循环”则指电池循环再生技术。

据介绍,在高压化方面,中创新航通过不断提升电压,使锂的使用量和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能量密度。“我们现在中镍的高电压目标是将电压提升到4.8V,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320瓦时/公斤,高镍的目标则是要不断地将高电压提升到350瓦时/公斤。”

在高锰化方面,中创新航通过不断提高锰的用量,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锂的使用效率,例如,通过在磷酸铁锂中掺杂锰之后,可以使磷酸铁锂中的锂消耗量下降15%,使用效率则会增加15%;同时,利用镍基材料进行创新,也可以把镍的使用量降低一半。

在固态化方面,据谢秋介绍,中创新航现在的锂硫电池固态产品专利全球第一,最终要实现打造500瓦时/公斤产品的目标。另据记者了解,中创新航即将推出350瓦时/公斤的高镍多元电池,以及400瓦时/公斤的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和锂硫电池等新体系电池。

“我们始终追寻的是如何为用户、即为我们的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以及如何为我们的客户、即整车厂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并提高公司电池生产环境的友好性。”谢秋表示。

满足用户安全性、经济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9月22日,中创新航公布了港股上市计划,预计将于10月6日挂牌上市,并由此成为港股首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

中创新航方面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的动力电池产品销量从1.62GWh增长至9.31GWh,复合年增长率为139.7%;同期,公司总收入也从17.34亿元增长至68.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8.3%。

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2021年,中创新航在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5.9%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六,占据全球3.2%的市场份额。今年前8个月,中创新航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11.38GWh,市场份额为7.02%,同样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在不断提升产能和营业收入的同时,中创新航还通过工程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据谢秋介绍,工程技术创新除结构创新外还包含工艺创新和设备创新。“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电池包里的活性物质占比越来越高,同时通过极简制造、极限制造大幅减少设备投资,以此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要打动整车客户和消费者,产品质量才是硬道理。动力电池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提升什么样的价值?这也是中创新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此,谢秋表示,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入手。

在安全方面,谢秋分析认为,今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快速提升,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家的安全焦虑大大降低了。“所以,用户对于电池的基础需求还是安全,我觉得这个基本逻辑并没有变。”

“经济性包含了成本的残值,这里的‘成本’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用户的直接购买成本,大家在购车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购买电池,但也通过购买整车间接买了电池;二是电池包的使用成本,现在动力电池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池包没法维修,一旦发生了磕碰,更换的成本会很高。”谢秋表示。

在谢秋看来,使用成本是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电池磕碰的概率很高,比如前段时间相关新闻报道称,有车主在车辆发生磕碰更换电池包时,换一个电池包就需要50多万元,甚至远远超出了购买一辆车的成本。

为更好地解决电池包“修不起”的问题,在电池使用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中创新航通过在底部预留了很大的磕碰空间并和泄压空间“二合一”,减少了磕碰发生的概率。“即使发生了磕碰,我们现在也开发出了可维修的技术,让电池包的售后成本下降了75%。也就是说,客户车辆即使发生了磕碰,也可以让电池包处于可维修的状态。”

(编辑:石英婧 校对:燕郁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