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药业做“减法”

基石药业做“减法”
2022年11月20日 14:18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苏浩 曹学平 北京报道

“经公司慎重考虑并决定,苏州工厂已于本月上旬暂停止试运营。”11月15日,港股18A生物医药公司基石药业(02616.HK)发布公告回应市场关切。

日前,有媒体发布关于“基石苏州工厂停工停产”的消息。基石药业方面对此解释称,关停的原因主要系苏州工厂尚处于试运营阶段且近期无明确大规模生产需求,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基于充分调研和讨论,慎重考虑后决定的。

针对苏州工厂停产后的下一步安排,《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基石药业方面,但均无人接听。

和玉资本合伙人冯加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产品管线的停产、转让以及收缩是当前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很重要的生存手段,但不是唯一的出路。虽然目前融资很不容易,但Biotech公司还是要坚持不懈跟投资人沟通,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完成融资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估值方面也不能期望过高。

运行未满一年

有关资料显示,基石药业成立于2015年底,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2019年于港股上市。

据悉,上述工厂从立项到建成再到试运行,一路上颇为坎坷。

2019年8月,基石药业就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约,将基石药业全球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落户苏州,提高基石药业的研发生产能力。

彼时,项目总体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设计产能可达2.6万升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公司预计在2020年底结构封顶。

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进度被迫延迟,2020年半年报中,基石药业方面表示,其苏州生产基地已于上半年开始建设且正如期进行。2020年6月中旬,《国际金融报》记者实地走访,怀疑其并未施工。同年10月,基石药业在其第二届研发论坛上同时举行了产业基地主体建设的见证仪式。

2022年半年报显示,基石药业已完成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于2021年底如期开始试运行,然而运行还未满一年便被关停。

基石药业方面表示,因目前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均不在苏州工厂进行生产,故本次调整对该等产品的生产和商业化没有影响,该等产品供应稳定。同时,相关产品的技术转移工作亦不受影响,仍按原计划与CDMO(第三方生产服务提供商)合作并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基石药业其他业务不受本次调整影响。“公司研发业务与苏州转化医学中心仍在有序运作。同时,公司仍保留苏州工厂核心人员,并积极接洽行业合作机会。”基石药业方面如是说。

储备现金“过冬”

尽管暂时的停工停产并不意味着基石药业产业化基地的关闭,但这也无疑把公司的资金紧张问题暴露了出来。

据基石药业历年年报显示,2019~2021年,基石药业分别亏损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其中2020~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0.4亿元、2.44亿元,两年的营收总额加起来不够2021年一年的亏损。

在现金流方面,基石药业账上现金从2020年底的33亿元锐减至2021年底的16亿元。2022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只剩下11亿元左右现金。而基石药业的研发投入并未缩减,2019~2021年,其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3.96亿元、14.05亿元、13.05亿元。

冯加武表示,在Biotech公司总体上还未扭亏的情形下,账面上的现金储备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即使在上述情况下,基石药业方面仍强调称,当前现金储备足够支持公司数年经营。

融资寒冬下,为改善现金流,采取收缩管线及转让战略的不仅是基石药业。

今年10月10日,和铂医药宣布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HBM9161)独家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交易总额高达10亿元,恩必普药业同意向和铂医药支付1.5亿元的首付款。同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结束另一款核心项目特那西普(HBM9036)III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

9月19日,药明生物发布公告称,将吸纳科望医药苏州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设施,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为具备行业一流服务水准的大分子开发和GMP(良好作业规范)生产服务基地。

“就目前看来,创新药一级市场的融资情况非常不乐观。”冯加武建议,对于初创期的Biotech公司来说,首先是适当放慢研发节奏,把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但不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推进耗资比较大的安评等工作,确保公司有足够长的“runway”来渡过最艰难的时刻。对于进入临床阶段的公司来说,多尝试开展合作研发,出让部分权益可以降低自身的资金消耗。整体项目转让也是一个出路,但不一定是最佳出路,因为整体转让有可能会降低发展后劲。

(编辑:曹学平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