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超张家振上海报道
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季已正式落幕,房企交出的业绩答卷也呈现出加速分化的趋势。
具体到华东房企的业绩表现,多家房企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多项核心指标均表现亮眼。2022年,绿地控股(600606.SH)实现营业收入435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绿城中国(03900.HK)实现营业收入1271.53亿元,归母净利润27.56亿元;而新城控股(601155.HK) 营业收入达1154.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94亿元。
与此同时,亦有不少房企陷入亏损状态。例如,旭辉控股(00884.HK)此前披露的盈利预警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亏损130亿元~140亿元;禹洲集团(01628.HK)2022年亏损达132.69亿元;弘阳地产(01996.HK)全年亏损为39.38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政策鼓励等多重因素催化下,多家华东房企正加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2022年,新城控股实现商业运营(含税租金)总收入100.06亿元;中南建设(000961.SZ)方面则强调建设能力是“褪不掉的底色”,正谋求构建全链条建设能力。
“长期来看,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中南建设董事兼总经理陈昱含在“中南建设2022年度业绩交流会”上强调,“无论是从被动还是主动角度看,我们的业务模式都会发生根本变化,公司盈利的核心来源将从规模和杠杆转向质量和利润。”
业绩分化趋势渐显
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上市房企2022年业绩呈现出加速分化之势。
华泰证券分析师在A/H股上市房企中挑选出47家房企研究发现,上述47家房企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首次出现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9%,降幅较2021年扩大31个百分点。在47家房企中,仅有9家房企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有10家房企出现亏损,亏损数量较2021年增加了7家。
亿翰智库方面也表示,2022年,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继续下滑。在其关注的50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毛利润率、净利润率及归母净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毛利润率降幅多在10个百分点以内,不过也有部分企业超过20个百分点。至此,毛利润率降幅在20%及以下变得更加普遍;净利润率降幅也以10个百分点内居多。”
在业绩分化方面,新城控股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160.4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54.5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3.9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7.27亿元。
记者从滨江集团方面获悉,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53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15.02亿元,同比增长9.28%;实现归母净利润37.41亿元,同比增长23.58%。
此外,绿地控股在2022年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355.2亿元,归母净利润10.1亿元;绿城中国营收则达到1271.53亿元,较2021年增长26.8%,归母净利润为27.56亿元;中骏集团控股(01966.HK)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7.05亿元,归母净利润2454.40万元。
不过,亦有多家房企在2022年陷入了亏损境地。例如,朗诗绿色管理(00106.HK)2022年完成签约销售金额约223.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0.18亿元,年内亏损24.53亿元;弘阳地产2022年营业收入为200.1亿元,全年亏损39.38亿元;中南建设2022年净亏损91.71亿元。
对此,陈昱含表示,中南建设在2022年亏损,更多可以看作是行业剧烈调整下的短期表现。一是公司已经“做我所能”,问题也充分暴露并在报表上体现,2023年的盈利情况不会进一步恶化;二是公司2023年的结算利润更有保障;三是随着市场进一步走向良性循环,公司存货和资产价值将得到提升和重估。
在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看来,2022年上市房企在销售、融资、盈利等方面的表现分化明显。“房企经营韧性有差别,高韧性企业逆势增长,脆弱型企业业绩受冲击较大。”
集体回归一、二线城市
尽管业绩加速分化,但在事关未来发展的土储层面,不少房企则作出了一致选择:回归一、二线城市。
“2021年下半年,我们感知到行业下行,所以在当年底和2022年把投资策略聚焦到了中心城市。2022年,公司1000多亿元的总货值绝大多数聚焦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特别是杭州。”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在“绿城中国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绿城中国的总货值约为8295亿元,按货值分布来看,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分别占比53%和21%,一、二线城市占比达78%;杭州、宁波、北京和上海单城货值超500亿元,叠加南京、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和西安等战略核心城市合计4307亿元的货值,共占公司总货值的52%。
无独有偶,新城控股发布的2022年年报也显示,公司坚持深耕长三角区域,并聚焦其他核心城市群,在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布局,形成了以长三角、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部、成渝等城市群为重点的布局体系。
据了解,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约占新城控股总土地储备的40%,长三角区域内的三、四线城市约占22%。新城控股方面表示:“全国重点城市群、重点城市全面开拓,相对优良的战略布局与丰富土地储备保障了公司的持续稳步发展。”
在房企集体选择回归一、二线城市的大背景下,滨江集团则是一直坚持深耕核心城市的典型代表。
滨江集团方面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2022年,公司共新增41个土地储备项目,其中杭州38个、宁波1个、金华2个,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杭州房地产市场的份额。“报告期内,新增项目土地面积合计197万平方米,新增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472.7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374亿元,新增土储货值权益比例55%。”
截至2022年年末,在滨江集团土地储备中,杭州一城所占的比例高达65%。此外,包括宁波、嘉兴、温州、金华、湖州、台州等在内的浙江省城市经济基础扎实的城市占比20%,浙江省外占比仅为15%。
在杭州这座核心城市持续深耕,也让滨江集团获益匪浅。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在房地产行业下行行情中,滨江集团销售稳健得益于长期聚焦杭州市场,杭州市的销售额贡献度已提升至86.5%。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也显示,在2022年杭州销售均价超过5.2万元/平方米的高端项目中,滨江集团旗下的项目数量最多,高端项目市场份额占比达56.8%。
回归一、二线城市,也正成为越来越多房企的坚定选择。中信建投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一、二线成交金额占比已从2018年的61.5%提升至2022年的65.8%。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上海和杭州等一、二线核心城市对房企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亿翰智库方面也表示,房企投资拿地正进一步向核心区域聚焦,优选更好的城市,需求支撑力更强的板块,寻求确定性更高的地块。
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探寻“第二增长曲线”也成为不少房企的战略选择。
以坚守“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战略的新城控股为例,公司商业板块在2022年取得了新突破。新城控股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共有15座吾悦广场开业。截至2022年年底,新城控股共在全国140个城市布局了194座吾悦广场,已开业及委托管理在营数量达145座,开业面积达1319.74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达95.13%。
不仅如此,2022年,新城控股实现商业运营(含税租金)总收入100.06亿元,包含商铺、办公楼及购物中心的租金、管理费、停车场、多种经营及其他零星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15.82%,对公司业绩贡献的比重逐步提高。
新城控股方面表示,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商业运营总收入110亿元,新开业吾悦广场及委托管理在营项目20座。对此,华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新城控股充沛的持有商业物业为其融资渠道的稳定性增加了“砝码”。“随着消费基础设施REITs启航,我们认为,公司持有物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此外,中骏集团等多家华东房企也在持续加码商业板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骏集团的租金收入已由2021年的4.5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14亿元,增长率约为13.3%。截至2022年年底,中骏集团控股共持有53个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401万平方米,应占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共有27个投资物业已开始投入营运。
记者梳理发现,除发力商业板块外,多家华东地区上市房企也正陆续进入代建等领域。
“房地产代建是当前倡导的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发展空间广阔。”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代建企业代建项目新签约建筑面积首次突破1亿平方米,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在此情形下,绿城中国和旭辉集团等华东房企正在持续加码代建领域。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2022年,绿城管理共实现收入26.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45亿元,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1.01亿平方米,在建面积约4720万平方米。
2022年,旭辉建管共新增47个管理项目,新增管理总建筑面积超900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累计在管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以建筑业务起家的中南建设方面则表示:“建设能力是公司褪不掉的底色。”陈昱含也强调:“我们与很多开发商在持有物业运营方面的布局不同,未来的道路更可能向前延伸整合,通过做强设计、施工、采购和开发管理的全链条建设能力,形成中南未来独特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