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争抢“专精特新”客户背后:信贷集中“头部” 风险补偿机制“缺位”

银行争抢“专精特新”客户背后:信贷集中“头部” 风险补偿机制“缺位”
2023年06月06日 12:12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鼓励下,大部分银行均将“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当前信贷投放的重要领域。各地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一些企业在“技术+金融”的支持下迅速壮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但是,银行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时间尚短,各家银行在信贷模式和风险判断上也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市场信贷需求偏弱,银行同业竞争异常激烈,这让银行在向“专精特新”企业授信时也存在种种担忧。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目前银行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授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银行都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了创新产品的研发,甚至打破了传统信贷模式,通过多维度建模型的方式来对企业风险重新评估。但是,鉴于这类企业风险评判较为复杂,银行投放信贷过程中,风险补偿机制等诸多地方存在缺失,市场也处于一种两难局面。

标签≠授信

“专精特新”是一个标签,也是一个门槛。企业在被授予该称号时,也意味着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但是,由于“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门槛逐渐下降,并非所有“专精特新”企业都能够受到银行青睐。

某股份行分行行长向记者透露,在国家政策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的同时,这类企业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以深圳为例,2022年深圳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有4000多家,2023年已增加到8000多家。根据估算,到2024年全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可达10万家。“对于银行来说,前几年‘专精特新’企业的门槛比较高,比较容易获得银行授信。但是,数量的增加让高门槛正在向‘基础’门槛转变,入围的行业也在泛化,甚至于一些并非‘专精特新’的企业也拿到了资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识别难度。”

他认为,“专精特新”企业涉及到的行业过多,银行不可能顾及到全部行业,不可能对全行业授信,只能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熟悉的领域。“风控的前提是银行需要‘看得清’企业,对于‘看不懂’或者‘不会看’的企业肯定很难通过审批,这也意味着一些非常‘高精尖’技术企业和冷门领域企业会在授信中漏掉。”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逻辑中,由于银行难以对“高精尖”技术进行价值评判,“专精特新”的资质相当于一道门槛解决了这个难题。如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是多了,门槛的下降反而让银行在授信上更趋于谨慎。

信贷“集中”

在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中,由于银行对企业的评估模型趋同,大部分信贷资源正逐渐集中到头部企业。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明显分化,有的企业存在过度授信的可能,而有的企业则很难拿到银行贷款。

“‘专精特新’企业按照发展阶段分为前期企业、中期企业和后期企业。从规模上看,有大型科创企业,产业链比较成熟,盈利能力也能体现出来;也有起步不久的研发型企业,投入大且亏损严重。银行从授信的风险模型上看,都会选择规模大,发展到相对后期的企业,这些企业也基本是行业的头部企业,信贷资源就会相对集中。”上述某股份行分行行长表示。

该股份行分行行长认为,银行的授信规模与企业的资金需求难匹配。部分头部“专精特新”企业不缺资金,但是很多银行都会给大笔的授信;而一些投入大、资金需求大的“专精特新”企业,可能贷款额度却并不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些相对早期的“专精特新”企业其实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即使银行对于企业很认可,也很难给到足额的授信。

据了解,深圳的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费用大约是每年6000万元左右,技术研发周期及技术产业化可能需要5~8年时间,总投入在3亿~5亿元之间。但是,该企业的贷款在银行是信用贷款,银行能够给到的贷款额度很难超过千万元,这对于企业的资金需求来说,也无异于“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在多家银行争抢对一些资质比较好的“专精特新”企业授信时,也存在不小的风险隐患。“在政策的支持下,有的‘专精特新’企业拿到了10多家银行的授信。如果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某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抽贷,很容易引起系统性风险。”一家股份行公司部人士认为,给企业授信的银行数量越多,实际抽贷、断贷、停贷的融资风险越大。

该股份行公司部人士表示,企业的经营是持续性的,但是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期限往往都是1年期。“如果中途一家银行贷款不贷了,企业的资金链突然断裂,其他银行处境就会很尴尬。”

收益风险“失衡”

在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时,市场对于这类企业的风险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从银行的视角看,“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风险比较高,这也是信贷资源向后期企业和头部企业集中的根本原因。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银行的贷款风险也比较大。投资机构在对这类企业投资时,可能已经做好了血本无归的打算,用一个比较小的投入去搏比较大的收益。但是,银行贷款的逻辑则是完全相反,需要把不确定性尽量控制在一个最低的水平。”上述股份行公司部人士表示。

该股份行公司部人士认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比如,企业在“赛道”上是否能够“跑”出来?或者企业技术是否在行业领先?银行在授信过程中,风险是很难判断的。“在目前国内所有‘专精特新’的企业中,能够一直走下去的企业必定只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会被淘汰。银行需要在这些企业中找到更有机会成功的企业,而尾部企业被淘汰则是市场规律。”

他还表示,目前银行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比较喜欢拿服务企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比较,这跟银行服务能力没有逻辑关系。银行应该是支持在“赛道”上“跑”出来的企业数量,这也对银行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尽管当前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时授信风险偏高,但是银行的收益却比较有限。“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的收益和风险严重不匹配。”该股份行公司部人士坦言,目前银行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非常“卷”,市场的贷款利率可能都很难超过年化4%,甚至部分贷款的利率能够达到年化2.8%,已经与大型国企央企的对公贷款价格趋同,但是这两者的贷款风险却有很大差异。银行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投放业务本身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科创领域激发经济新动能,这是一种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暂时对利润因素的考量比较小。

风险补偿机制“缺位”?

由于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在风险和收益上的不匹配,监管政策上出台过一系列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投贷联动等等,以提高银行的贷款意愿。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该机制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执行的并不顺畅,仍面临比较多的障碍。

另一家股份行人士表示,该行针对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和科创企业推出过选择权贷款产品,但是在选择权贷款的合作机构选择方面和退出机制上都有障碍。“银行对于合作机构的约束力比较小,盈利退出也很难,甚至整个贷款流程和定价还会被重新审查,体制上有很多的不适应。”

该股份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的风险,仅仅让银行全部“背”肯定很难。目前已经有地方介入了担保公司模式,让担保公司做一些风险的分担。“一些担保集团在机制上更加灵活,形成‘投担联动’模式。具体方式是,担保集团旗下会有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两个平台,其中担保公司为科创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总体看担保费用很难覆盖风险,投资公司则对担保公司进行补贴。”

该股份行人士认为,在商业模式上,收益是需要与风险匹配才能够持续。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来说,也需要介入更多机构进行风险的分担,而普惠金融贷款的风险分担模式是一个比较好的参照。

“如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包括补贴等优惠。相较于补贴资金,银行目前可能更希望国家在政策的配套上能跟上,也希望协会等一些机构牵头来做一些辅助工作。”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专精特新”是一个名单制,银行很难清楚地理解企业“专”“精”“特”“新”的优势和程度,也就对“是否授信”和“授信额度”难以抉择。

(编辑:朱紫云 校对:燕郁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