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钟的
秋季开学还没有多久,一些学校统一配餐引入预制菜的做法,引发不少家长的关切。其中,有的关心预制菜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有的则担心预制菜存在营养流失,让学生无法得到充分均衡的营养补充。一些学校提供预制菜“先实施,后告知”,甚至强行推行,剥夺了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预制菜并非“毒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接触和食用过预制菜。像速冻的饺子、馒头,密封保存在罐头里的八宝粥、包装好的火腿肠,包括超市里售卖的半成品菜肴,都属于预制菜的范畴。预制菜减少了现场烹饪的复杂程序,让繁忙生活的人们便捷地吃上热饭,早已在餐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公众认知里狭义的预制菜,就是经过分切、搅拌、腌制等步骤处理的即烹食品。这些预制菜下锅只需要完成加热、蒸煮和炒制等最后几道工序。不少传统上需要现场烹饪的中式菜品,都可以经过预置处理以后,长期冷冻保存,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分发和运输,是餐饮工业化的体现。
预制菜的这些优势,恰好契合校园的配餐需求。学校食堂日常用餐人数多,用餐时间集中,提前准备好的预制菜,能够显著缓解菜品准备压力。对于没有条件现场制作餐食的学校,通过引入第三方配餐公司提供预制菜品,也能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问题。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遵循相关卫生规范,预制菜并不必然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人认为,在工厂化而不是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模式下,食品的生产制作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管控,预制菜甚至比一般餐馆制作的餐品更加卫生。
可是,预制菜进校园,面临的质疑显然不只是“能不能吃”“是否安全”。预制菜能否像食堂现场制作的菜品一样可口、好吃,为学生提供生长发育期所需要的充沛营养,同样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有些预制菜的原料已经被加热处理过一次,再经过冰冻保存,还要进行二次加热,口感很难与新鲜制作的菜品相提并论。此外,为了弥补口感上的损失,一些预制菜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添加较多的调味品,体现出重油、重盐、重辣的特征,长期食用难免带来健康隐患。
更何况,预制菜以荤菜为主,蔬菜只能选择那些储存时间长、又不容易变色的食材,比如胡萝卜、豌豆、笋等,绿叶菜无法经预制后长期保存。如果食堂配餐完全是预制菜,则面临菜品单一、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够丰富的问题。
学校由配餐公司提供菜品,从预制菜加热烹饪完成,到学生把饭菜吃到嘴里,往往经历较长时间。面对“冷菜冷饭”,学生也可能降低食欲,少吃甚至不吃,导致营养总量摄入不足。
这些家长的合理担忧,无疑需要被看见和正视。面对预制菜进校园的诸多质疑,学校和有关配餐机构要从细节入手,逐一化解矛盾,在得到充分接纳认可之前,审慎在学生配餐中使用预制菜品。
2019年4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学校在供餐单位选择等重大事项上,应听取家委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是否推行预制菜进校园,家长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不能由学校单独决定。
学校食堂对于菜品的公示理应更加细化,不仅包括菜品名称,还要包括食材来源、加工制作方式等。把更加丰富的信息同步给家长,家长也能对孩子在校期间的饮食状况更加放心,从而实现家校关系的和谐。
学校配餐使用预制菜,可能降低了食堂的运营成本,也减轻了学校的管理压力。不过,要意识到食堂不是单纯的“生意”,提供健康可口的美食,才是学校食堂运营的基本目标。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应该聘请专业厨师,以新鲜食材烹饪制作菜品,而不是糊弄了事。实际上,一所学校自有食堂办得好,让学生吃得满意,也能促进学校声誉,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餐饮模式,只要满足食品生产的法律法规,当然可以参与市场竞争。但是,未成年人是特殊群体,学校食堂供餐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为了让学生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充分倾听家长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孙明胜 校对:翟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