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目前我国外资营商环境还存在制度与政策协同性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足等堵点,应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稳外资工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
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长74.4%。对此,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新设外资企业数大幅增长,显示出外资来华热情高涨,跨国公司依旧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的重点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比如,在完善创新外商投资法律制度方面,2020年1月开始施行的《外商投资法》为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治保障;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
2023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24条举措,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区域与区域之间规则一致
当前外资营商环境仍面临一些问题,这对外资企业的经营带来挑战。田轩指出,我国外资营商环境还存在制度与政策协同性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足等堵点。
对此,田轩建议,一是健全市场机制,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效应。在政策上保证一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行政干预,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完善市场主体问题反馈机制,出台针对性政策,切实回应企业关切、疏解堵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落实中央政策时,发挥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效应,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司法协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厉打击恶意竞争、虚假营销、产权侵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具有重点示范效应的领域树立标杆,明确支持外资与民企的态度。
二是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由有关部门牵头制定纲领性文件,在稳定市场经营主体预期的同时,为协调同步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提供目标统一的方向性指引。建立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突破跨境商事纠纷解决的空间壁垒,发挥国际商事仲裁跨境管辖、跨境执行的特殊功能。积极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商会、行业协会、商事仲裁机构等设立国际商事调解组织,构建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工作机制。减少行政监管部门以非法治方式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干预,对于已发生并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的错案,要允许相关企业提交行政诉讼或法律诉讼加以纠正,并对相关案例开展警示宣传教育。
三是畅通国内外循环,更高水平开放吸引外商投资。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稳外资工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充分利用“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家级重要经贸平台,加强开放政策和投资环境的宣传推介,进一步在规则、管理、标准等方面对标国际先进。强化制度约束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便利化制度,加大外商投资引导力度。在力争打通区域政策阻隔,实现各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全面有机衔接、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国际与国内、区域与区域之间规则一致、高效协同的营商环境创新氛围。
(编辑:朱紫云 校对:燕郁霞)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