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价格战”伤及行业持续创新

勿让“价格战”伤及行业持续创新
2024年06月17日 16:05 中国经营报

    社评

    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提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应谋长远发展,政府应该研究“油电同权”。此言一出,立刻引发舆论关注,有人嘲讽这是“打不过就喊家长”,也有网友认为曾庆洪直言不讳、言之有理。

    像许多舆情事件一样,尽管这位企业家谈了许多对行业的看法和建议,但引发关注的,却是观点鲜明的部分“切片”。一时间,行业“内卷”“价格战”“油电同权”等关键词成为舆论焦点。然而,我们应该透过这些话语,看到企业希望抑制“价格战”、促进良性竞争、追求更公平市场环境、避免零和博弈的真实诉求。

    当下,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竞争激烈,但同时亏损、裁员、破产的现象也伴随而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掀桌子”,也有人“下桌子”,虽说经济规律决定了竞争态势,但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角度看,我们该如何引导竞争,实现正和博弈,亟须思考,更待答案。

    2009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把握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国务院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同年,财政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随后的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许多造车新势力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产品、技术、营销各个方面推陈出新,各家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至2024年一季度已达31.1%。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诸多品牌开始打“价格战”,“内卷”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词。“价格战”越打越猛,让许多企业高度承压。实际上,2023年国内除了比亚迪和理想汽车盈利以外,大部分车企陷入严重的亏损之中。企业似乎只有通过“让利”来留住用户,价格真的是唯一的“救市主”吗?

    纵观全球,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也在降价,马斯克甚至喊出“0利润”卖车,但我们要看到特斯拉在非汽车业务上,正在依靠出售碳积分持续盈利,此外,由自动驾驶延伸出的软件服务费也将给特斯拉带来高额利润。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依然是丰田,2023年净利润超2300亿元,而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比亚迪2023年的净利润仅为300亿元,尽管这几年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但盈利仍是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产品降价不是唯一出路,因为持续亏损往往只会加速出局。“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这句话是从企业家的口中说出,表达的是企业运营的内在逻辑。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当中写道:“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企业家发展企业,追求企业利润,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繁荣,两者息息相关,并行不悖。

    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伴随企业的优胜劣汰,这是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然而,任何竞争都需要考量一个边界意识。这个边界,既包括是否依法合规,也要考量综合的运行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信用成本等。若不考量边界,企业可能获得局部的规模增长或效率提升,却往往会陷入“负外部性”。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就比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像打牌,要量力而为,不行就过,下一局接着来。

    与此同时,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整体呈现出典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局面。企业之间的区分度也相当明显,既有千亿规模的上市公司,也有刚刚崛起的新兴势力;既有掌控经济龙头的国有企业,也有充当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市场主体地位难以实现更均衡、平等的情况下,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经济原理更值得被强调。这一原理以社会整体效益为根本,修复市场主体的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地位,实现向帕累托改进的转化。

    当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顺应绿色转型和经济全球化大势,这也意味着中国车企已经手握世界的“船票”,应积极拓展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增强国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这就更需要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为推动绿色转型,需要发挥绿色能源创新的“正外部性”。加强全球绿色产业链合作、鼓励国内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将反哺于国内产业发展、激励国内产业往高端发展,促进创新发展。这应该成为中国企业行业的普遍共识。

    巴菲特认为,从历史上来看,汽车行业非常艰难。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变数大。这个行业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者。但是在一个时期被视为赢家的企业都不能永远占据胜利者的地位。回顾历史,20世纪初美国成为汽车制造大国后,一度出现过几百家汽车企业。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绝大部分车企倒闭,传统车企仅剩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少数几家。

    反观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过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时代的浪潮不会因为任何一种声音而停滞;其未来,则尤需汽车企业用更长远宏大的视野,以战略耐心构筑全新的行业共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