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杨毅:兴趣和科普教育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杨毅:兴趣和科普教育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基础
2024年11月22日 12:51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11月18日,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国三星联合主办的“科技·点亮梦想——中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会聚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多位专家,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本次研讨会上,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毅指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核心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他提到,兴趣是创新的起点。“兴趣是主动探寻的结果,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杨毅认为,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外界引导的结果,更是学生内在探索的产物。正如《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在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中,才能做到追求卓越。

兴趣的转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

杨毅表示,兴趣不仅来自于外部激励,还来源于个人的特长与优势。只有当学生能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优势,他们的兴趣才能保持长久和持续。“好奇心可以激发兴趣,但只有通过不断地探寻自己的兴趣领域,才能让兴趣成为持久的动力源泉。”杨毅强调,兴趣是创新的基础,但要让这种兴趣转化为持续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谈到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时,杨毅指出,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但当今的教育更应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他介绍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感受到教育不应仅仅关注“传授知识”,更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从而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探索。

“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而应该通过项目制课程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杨毅表示,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制课程已经成为核心内容。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优势,从而激发创新的灵感。“项目制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他补充道。

此外,杨毅还提到,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他认为,兴趣是学生进入科研世界的“开关”,但要让兴趣转化为长期的动力,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将兴趣转化为志趣。”他强调,兴趣的培养需要与学生的志向、理想结合,并在长期的坚持中不断深化。

科普教育:科学素养的基础

在杨毅看来,科普教育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基础。他认为,科普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递。“科普教育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科研能力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重要手段。”他说,科普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他们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毅举例道,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强调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将创新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项目制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并为未来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补充道。

尽管兴趣是青少年创新教育的起点,但杨毅认为,单纯依靠兴趣并不足以支撑学生在科研领域取得长远成就。真正的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对某一领域保持浓厚的兴趣,更需要将这种兴趣转化为长期的奋斗目标。

他同时强调,兴趣本身是不稳定的,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志趣,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他们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他说,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对科技创新的长期兴趣,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杨毅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技术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只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立足。他表示,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应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或完成学业。“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学生,更是能够在未来不断适应变化、创造新价值的创新型人才。”他总结道。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