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朱会珊 张荣旺 北京报道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销量将突破900万辆,创历史新高。
2024年,IT智能运维软件市场呈现积极回暖态势,尤其在金融、制造等行业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企业对智能运维的投入不断加大,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2024年,中国经济在内外部环境严峻的背景下,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9月央行再次执行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的同时进一步带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的下降,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财政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为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效支撑。
国家集中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扩大消费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定房地产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创造性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赋予了企业和企业家新使命新任务。
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们将面临新阶段和新形势,中国企业如何因时因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赢得竞争主动权和新优势?如何在创新的进程中把握住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特征?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找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2月10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暨《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论坛即将开幕。论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动能与新引擎: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为主题,集结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中国新消费高峰论坛、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品牌活动,同时汇聚中国商界智库及顶级企业家思想,共谋创新实策,共话改革新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等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而金融体制改革是宏观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既需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亦需科学研判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那么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实现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数字科技又如何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当下“并购六条”下的资本市场会有哪些机遇?12月10日下午,“深化改革金融向‘实’”——2024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探路金融如何向深处改革。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稳定增长对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深刻变革的当下,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旨在激活消费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如何拓展消费新空间?新消费又将如何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12月11日,2024中国新消费高峰论坛即将开启,论坛会聚行业领袖与专家,共同探讨新质力量如何为消费赋能,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为推动消费稳定增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以新质赋能,开拓消费新未来。
在日新月异的医药健康产业中,创新与变革的浪潮正滚滚而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健康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生态·新未来”2024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12月11日下午即将开幕,论坛会聚行业精英,共谋发展大计。我们将邀请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共同就医药健康产业的最新趋势、市场动向及未来机遇展开深入探讨。精彩的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将会带来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在全球汽车产业风云变幻之际,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一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进入电动智能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变革创新应对行业巨变?如何打造共赢合作新生态?在云波诡谲的全球市场又将如何乘风破浪?在此背景下,2024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应运而生,会聚行业精英,共谋变革之策,探寻创新之路。12月12日,让我们相聚北京,共话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谋与策。
2025年,是《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40年,只为笃定的初心与坚守。一篇篇报道见证了中国商业开拓者的筚路蓝缕,记录了中国企业家的异军突起,追光了中国经济的引领腾飞。在这里,我们感知中国企业家热烈燃烧的心跳,感知中国企业砥砺前行影响时代的力量。穿越时光隧道,拥抱曾经的感动。这是一段我们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岁月,与企业改革发展伴生,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中国经济的未来星辰大海、万象更新的“中国故事”将如何书写?“中经之夜——《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夜话”将邀请《中国经营报》的新知故交,一起感受时光的重量,筑梦辉煌的未来。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每一个灵感都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每一份智慧都蕴含着开启未来的无限可能。随着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的脚步日益临近,我们满怀期待,邀您共赴这场思想的盛宴,见证新动能与新引擎的激情碰撞,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编辑:杜丽娟 审核:张荣旺 校对:颜京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