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尔化学业绩连年下滑 并购扩张能否突围?

利尔化学业绩连年下滑 并购扩张能否突围?
2025年03月27日 14:07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近日,利尔化学(002258.SZ)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山东汇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汇盟”)控股权。然而,标的公司部分项目环评审批未完成等风险,为这场并购增添了不确定性。

针对并购相关事宜,《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利尔化学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中研普华研究员柯壮宾向记者表示,利尔化学近年业绩持续下滑,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6.68%,2024年进一步下滑64.34%,主要因核心产品草铵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与毛利率收缩。为突破困境,利尔化学拟通过收购山东汇盟实现产业链整合与战略升级。

收购扩张

2025年3月23日晚间,利尔化学方面披露,经与山东汇盟及其主要股东初步沟通,利尔化学拟收购山东汇盟控股权。截至目前,各方尚未正式签署任何交易协议,最终的投资金额和股权比例尚未确定。

利尔化学方面表示,山东汇盟在农药行业深耕多年,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通过本次对外投资,利尔化学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下一步,利尔化学将对山东汇盟开展尽职调查及审计评估工作,并与山东汇盟主要股东协商确定交易方案。

山东汇盟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资本10519.67万元,是一家集化学、生物技术从事农药医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农药制剂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山东汇盟拥有山东、安徽、黑龙江三大生产基地,其定向催化合成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技术、生物法生产L-高丝氨酸及精草铵膦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是国内第一家实现DCTF(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柯壮宾分析认为,一方面,山东汇盟在农药中间体(如全球领先的DCTF技术)及原药领域的技术储备可补强利尔化学在含氟农药领域的布局,形成从中间体到制剂的全链条协同;另一方面,山东汇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产业链能力,可帮助利尔化学优化原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借助其与拜耳、富美实等国际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开拓海外高端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汇盟近五年曾三次启动上市辅导但均未完成。其实际控制人肖才根所持27.5%股权涉及民事诉讼被冻结。相关诉讼一审判决要求肖才根返还股权转让款7566万元,二审尚未宣判。此外,山东汇盟存在部分在建项目尚未完成环评审批程序,公司治理结构亦被辅导机构提示需持续完善。此次利尔化学对山东汇盟的收购计划能否顺利推进,仍有待观察。

柯壮宾表示,山东汇盟曾因股权纠纷、环评及内控问题三次IPO未果,此次被收购不仅为其股东(含多家投资机构)提供退出渠道,也使利尔化学以可控财务成本获取具备上市潜力的资产,实现双方战略共赢。

业绩下滑

在筹划收购山东汇盟的背后,利尔化学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

利尔化学主要从事氯代吡啶类、有机磷类等农药原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农药新增产能投产,加上渠道内库存积压,市场竞争加剧,农药市场整体供大于求。

财报显示,2023年度,利尔化学实现营业收入78.51亿元,同比减少22.55%;实现归属净利润6.04亿元、扣非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6.68%和67.88%。

具体来看,2023年,利尔化学农药原药销量55043.67吨,销售收入47.94亿元,平均销售价格8.71万元/吨,而2022年同期价格为13.12万元/吨;农药制剂销量60200.17吨,销售收入16.56亿元,平均销售价格2.75万元/吨,而2022年同期价格为3.58万元/吨。其中,农药原药销量同比增长11.35%,但难以抵消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导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6.09%,农药制剂则是量价齐降。

2024年度,利尔化学业绩进一步承压。根据利尔化学披露的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营业总收入73.11亿元,同比减少6.87%,归属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64.34%,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65.96%。

利尔化学方面解释称,当期核心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产销量同比增长,但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业绩下滑。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