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第一股民” 到底留下了什么?

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第一股民” 到底留下了什么?
2021年06月16日 14:50 中国经营报

文/曹中铭

日前,资本市场第一代股民杨怀定离世,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杨怀定又被称为“杨百万”,通过买卖国库券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后转战股市,并取得不俗的投资成绩。其从2万元赚到2000万元的传奇经历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作为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第一代股民,又到底留下了什么呢?

杨怀定堪称A股的标志性人物,其头顶也不乏光环。比如他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这可不是一般股民能够获得的称谓。杨怀定属于中国的第一代股民,但肯定不是第一个股民,而其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与其自身的传奇经历是分不开的。此外,杨怀定还被称为“散户教头”,其某些投资理念与操作理念曾被众多初入股市的投资者奉为“经典”,并在实际操作中践行。不仅如此,在1998年,杨怀定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作为一位股民,能够获此殊荣,既见证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对其个人的肯定。

作为“中国第一股民”,其经历之所以堪称传奇,毫无疑问与其投资所取得的成绩是密切相关的。杨怀定虽然离世了,但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宝贵经验。

杨怀定第一桶金来自买卖国库券,其被称为“杨百万”,也是由于买卖国库券赚到了100万元。在当时,对于一个家庭来讲,100万元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但杨怀定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杨怀定能够从国库券中赚到100万元,显然与其喜欢读报,坚持每天读报,并从读报中获取信息有关。

相对于当时只能从报纸杂志获得信息相比,如今股市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对于相关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也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股市中仍然有许多投资者,不从正规渠道中获取信息,不愿意钻研、分析上市公司的年报等资料,而是热衷于打听消息,徜徉于直播间、微信群、QQ群等,热衷于别人推荐股票,结果往往被割了韭菜,并产生巨大的损失。

杨怀定的经验告诉我们,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能够成为投资制胜的法宝。事实上,许多投资者不仅能够从上市公司年报中发现重要信息,也能从诸如《新闻联播》等媒体中获得“商机”。

杨怀定能够成就“中国第一股民”的美名,也与其敏锐的洞察力有关。在股市诞生初期,杨怀定对相关股票的操作较为经典。最典型的莫过于买卖上海“老八股”的电真空(现“云赛智联”)股票,杨怀定多次高抛低吸,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期间,因通过分析认为利率会下调,并成功抄底电真空股票,杨怀定曾经被传有背景,有内幕消息,其实都是其敏锐的洞察力的结果。

相对于原先的市场,目前沪深股市挂牌公司已超过4000家,要从如此众多的上市公司中寻找到大黑马或大牛股,又谈何容易。没有对市场一定的敏感度,没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想取得丰厚的投资收益,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要获得像杨怀定一样的洞察力,除了个人的“天赋”之外,多学习,多看盘,多从媒体获得信息显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多年的投资实践,杨怀定的某些经典语录,显然也是其留给市场的一笔财富。比如杨怀定曾说,股市中不能做“死多头”,也不能做“死空头”,要做坚定的“滑头”。“死多头”往往会导致股民严重套牢,或该抛售时不卖出股票,影响自身的利益。“死空头”也会导致股民在该买入股票时仍然持币观望,从而错失市场行情。此外,杨怀定声称最多只持有3只股票,个人也是非常认可的。某些股民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买入股票多达七八只甚至超过十只,美其名曰分散风险,但实际上个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买入过多股票,对于投资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杨怀定的一些经典语录,时至今日仍然能够指导股民的操作,其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编辑:赵芳迪 校对:张国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