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顶级赛事正在重返中国,梅西只是一道“前菜”

更多顶级赛事正在重返中国,梅西只是一道“前菜”
2023年06月05日 17:00 中国经营报

文/伍里川

5月22日,阿根廷驻华大使馆在官方微博宣布,6月15日,梅西将带领阿根廷国家队在北京与澳大利亚国家队进行一场友谊赛。阿根廷国家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对手并非中国国家队,这一点令很多球迷难掩失落,但跳出这个情结,球迷们还是应该感到高兴:这是阿根廷国家队时隔9年再次访华,也是时隔3年多,再次有欧美顶级球队来到中国炫技。

在中国大地上发出令人目眩光芒的顶级球队、顶级赛事,不止于此。5月12日,2023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苏州开幕,这标志着单项顶级赛事时隔3年多回归中国。

中断3年后,ATP(职业网球联合会)上海大师赛将于今年10月2日至15日在旗忠网球中心开赛。此外,上海赛车场近期获得国际汽联一级赛道认证,F1中国大奖赛于明年回归将是大概率事件。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也在4月宣布,将于今年9月恢复中国赛事。

若论暌违中国最久的顶级赛事,当属花样滑冰。3月21日,国际滑冰联盟(ISU)宣布,2023年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将于12月7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是此项顶级赛事时隔13年重回中国。

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赛事陆续重返中国,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波热潮,已经被体育迷“收到”。很多球迷已经在网上询问,何时开售阿根廷国家队与澳大利亚国家队比赛的球票。身处职业生涯末期的一代球王,带着阿根廷国家队主力亮相中国,这种机会是珍贵的。而在现场欢呼,和在屏幕前呐喊的感觉大不一样。

现场氛围对人心的激励,在体育世界有着特别的内涵——“巴塞尔的小球童”费德勒在现场氛围的激励下成长为世界巨星,而今日在国内足坛大红大紫的武磊也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作为“球童”和梅西合过影——即便那些注定只能成为“路人甲”“路人乙”的寻常观众,也会带着顶级赛事的激情记忆,在一生中不断回味,在人群中形成一种关于体育文化的共鸣。不妨想想1977年,老球王贝利在职业生涯末期带领美国纽约宇宙队访华的盛况,对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次关于足球的生动启蒙。

这种个体的、集体的情结反映出人们对于顶级赛事的热爱与参与的愿望,这是引入顶级赛事的内在动力。

一些世界顶级赛事和我们“隔绝”,主要出于疫情原因。这种“隔绝”,对应的是复杂的感受,好在是暂时的,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结束这种状况,让更多顶级体育赛事重返中国。

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更快更好地交流成为大势。让更多顶级体育赛事重返中国,既是我们的强大动力,也是“世外高人”们的诉求。很多顶级体育赛事组织对在中国举办赛事拥有浓厚兴趣。据新华社报道,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5月8日在访问瑞士洛桑时说,从她接触的一些国际体育组织来看,他们期待在中国举办更多的赛事。这意味着,我们面前,有很多“一拍即合”的机会。

应该看到,我们在竞技体育的丛林中,披荆斩棘,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那些刻在竞技体育顶端舞台的中国名字,十分励志。但不得不承认,在不少项目上我们还处于后发状态。引入竞技体育中的“先进技术”,激发我们放飞梦想的志气,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为什么我们明明没有F1高手,甚至缺乏F1的厚重土壤,但依然要引入F1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如今看到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步入佳境时,不该忘记,上海赛车场F1赛道的功劳;而当我们如今欣赏到中国网球希望之星吴易昺的激情表演时,也别忘了,多年前,翩翩少年吴易昺便在上海大师赛上历练过。无论是比赛的荣誉、球员的激情,还是观众的喜悦,最终都汇入中国体育的山河湖海,激荡出更深广的意境。无疑,顶级赛事“中国行”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大的希望、更好的明天。

中国正在致力于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面的推动。而顶级赛事的不断落地,是须臾不可少的“加持”。无疑,顶级赛事在一个国家的成功举办,不仅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形成一片体育热土,建立起优良的体育传统,更能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国家的美好形象——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视野所见,莫不如此。至于体育在推动经济、民生方面的作用,更不需多言。举办过顶级赛事的中国城市,在城市格局、知名度、发展指数等方面拿到的“福利”一目了然。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再接再厉,把“火”烧得更旺:为体育迷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为体育市场赋予更多的提振契机,激发更多领域的发展,全面显现一个国家的巨大活力和开放形象。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校对:张国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