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达86.63% 居全国第4

2024年陕西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达86.63% 居全国第4
2024年11月27日 11:32 西部网
今天(11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

西部网讯(记者 惠璇璇 实习生 贺霞)今天(11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工作情况。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72.20%,较上年提升0.4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86.63%,较上年提升0.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近三年,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3.69%、39.30%、32.81%。

近年来,陕西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等难题,推行以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改革”及其相关政策,构建了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一大批科技成果被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显著激发了全省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发挥了牵引、示范和带头作用。

会上,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冀峰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活力潜力、服务效能、生态环境、转化模式五方面介绍了有关情况。

政策方面,陕西新修订的《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三项改革”经验做法上升至法律制度层面,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和固化。召开全省科技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会,围绕破解“三项改革”痛点堵点问题出台了“新20条”措施。出台“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以演代评”“尽职免责”等7个工作指引,形成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组合拳。省教育、卫健等部门单位分别出台细则办法,推动本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省财政厅制定单列管理操作细则,指导改革单位合法合规开展成果单列管理。省人社厅出台加快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八条措施”,实现科技成果从“缺人转”“不想转”到“有人转”“乐意转”。

冀峰表示,在“三项改革”政策带动下,陕西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改革单位从高校逐步扩大拓展到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中央驻陕科研单位、省属企业。截至目前,参改单位达到168家,10.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2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803家、620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中铁一勘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等中央在陕单位分别采取赋权改革、知识产权资本化等方式推动成果转化。35家医疗卫生机构梳理拟转化科技成果清单306项,向科创服务机构集中推送。

“支持西安、咸阳、铜川开展‘先投后股’试点,助力已经走出‘实验室’,还未走上‘生产线’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形成财政资金循环运行的长效机制。”冀峰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将600余项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西安石油大学探索通过“事前约定收益”的方式转化成果。西安理工大学与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立“技术托管”平台,将早期的科技成果委托给技术托管平台转化应用,享受平台提供的转化孵化服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平台,设立成果转化孵化基金,形成全链式转化体系。

冀峰称,2023年,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120.99亿元,同比增长34.95%;就地转化的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额占比,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11.1和4.5个百分点。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中陕西省4所高校跻身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前50强,在2023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陕西省8所高校上榜,数量居全国第四。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上,陕西省共获金奖37项(不含国际项目),总数位列全国第三,产业命题赛道获金奖12项,位列全国第一。

编辑:惠璇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