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托遭管控背后:“宏达系”入主十年违规操作,留下百亿窟窿

四川信托遭管控背后:“宏达系”入主十年违规操作,留下百亿窟窿
2020年12月24日 19:53 券业观察-小券

作者 | 吴婷婷

来源 | 券业观察

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新闻通稿称,四川信托经营中存在违规行为,如股东及关联方违规占用公司信托资金或固有贷款、开展大量违规业务等,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监管部门决定限制四川信托四位股东管理权(如股东大会表决权、提名权等),并对四川信托实施管控,督促其尽快改组董事会。

靴子落地,四川信托被监管,而非此前传闻的接管。

上述被限制权限的四位股东分别为宏达集团、宏达股份、濠吉集团、汇源集团,为四川信托第1、3、4、5大股东。

其中,宏达集团和宏达股份合计持有四川信托54.2%股权,二者实控人同为四川资本大佬刘沧龙,也就是俗称的“宏达系”。此外,濠吉集团也与“宏达系”有诸多交集,其与宏达集团还共同持有另外两家公司股权。

百亿窟窿谁负责?

今年5月底,四川信托产品陆续出现暴雷。

截至2019年末,四川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000多亿元。据财新网报道,川信自称公司目前资金窟窿为250亿元左右,但毕马威审查后认为资金窟窿在300亿左右,还有内部员工曾向媒体透露“窟窿远不止300亿”。多方说法不一,至今未进行官方披露。

从公开信息来看,此轮暴雷的产品几乎均为TOT产品。而所谓的TOT,即“信托中的信托”,信托公司成立一只信托产品,然后将信托资金投资于其它信托产品、资管计划等,层层嵌套下,也直接导致投向模糊。川信TOT产品暴雷后,其公司内部理财经理称,自己也不清楚底层资产,确实无法给投资者答复。

一位资深信托从业人士告诉券业观察,TOT信托是将一只信托产品分散投资于其它多个产品,意图是为了分散风险,但是被市场部分机构玩成了高风险产品,当成资金池在用。自从2018年监管部门发布资管新规禁止资金池业务后(给了两年过渡期),很多信托公司已经陆续暂停了TOT业务,但川信依然比较猛。

四川信托官网公告,截至今年7月底,公司TOT项目存续规模为251.6亿元,已到期未分配的TOT项目规模30.92亿元。

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称,自2020年5月29日第一笔延期项目出现到2020年底,其间涉及到期TOT产品规模129.9亿元,大部分可能延期;2021年内到期的TOT产品是103.45亿元;2022年内到期的TOT产品是19.22亿元。

事实上,川信的危机并非突然爆发,而是过往数年危机的集中爆发。川信过往产品有着较高的安全系数,早年还因为运作实现刚兑风险项目而上过新闻头条。如今看来原因或许并非完全是投资标的优良、风控好、专业技术佳,TOT也是“功臣”之一。

有四川信托资深工作人员向《财经》透露,四川信托TOT产品操作模式大多如此——信托项目出现风险无法兑付后,用TOT产品资金来接盘,有些项目后来能够回款,有些项目就一直在资金池里“滚”,依靠后续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兑付前期产品。

借新还旧模式,一旦“借新”过程中出现差错,过往被遮盖的风险就会悉数爆发。

多家媒体曾报道,四川信托兑付问题爆发是由于监管层5月份叫停了其TOT业务引起。尽管四川信托对此说法进行了辟谣,但在6月24日的《致全体干部员工的一封公开信》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尤其是4月24日公司TOT项目停发,给全体干部员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川信TOT底层资产究竟是什么?

四川信托存不存在上述说的“借新还旧”模式?

券业观察发现,四川信托此前发行的一些信托产品,融资方并未归还融资款,甚至早已暴雷,但信托计划却能按时兑付。而在相关信托计划存续期满前后,四川信托在发行TOT。

2013年7月,四川信托成立“川信-济宁富邦万象和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为3亿元,存续期为24个月,可延期12个月。

因上述信托计划融资方山东富邦未及时归还信托贷款,四川信托2016年7月份前后将其起诉,索要本息合计约3.5亿元。

山东富邦未归还信托贷款,如何兑付上述信托计划?

川信官网显示,上述产品存续期满前后,川信成立了多只“申富”系列TOT。“信托界”报道,部分“申富”系列产品底层资产为济宁富邦。

这样的巧合不止一次。

2014年5月,四川信托发行“成都国际商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公开信息显示,该信托计划预计募集资金39亿,产品期限为24个月,认购金额超过100万的预期年化收益在10%以上,投资标的为“成都国际商城”项目开发。

不过,成都国际商城的开发并不顺利,2014年初就被爆出过问题,至今仍是一座烂尾楼。而成都国际商城项目的开发商“中强实业”旗下多处项目被曝烂尾,身缠多起官司,中强实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多次被限制消费。

尽管如此,“成都国际商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多期)仍在2016年陆续发布清算报告。清算资金哪里来的?

巧的是,2016年,四川信托连续发行了多只“蜀都”系列TOT(目前,“蜀都”系列已发行100多号)。

今年7月,“信托界”查到,部分“蜀都”系列TOT底层资产为烂尾项目“星汇广场”。券业观察查阅资料发现,星汇广场正是由上述“成都国际商城”改名而来。

(截图来源:四川信托官网)

而且,安信信托也卷入了中强实业和四川信托这段关系中。天眼查显示,安信信托、四川信托(或“宏达系”)、中强实业共同卷入多起纠纷中,有些案件三者同为被告,而有些则是其中一方与另外两方为原告、被告(以下为部分案件截图)。

四川信托6月份兑付风险爆发后,经过几轮与投资者的沟通,决定开放投资者的查阅底层资产权限。

“信托界”整理的川信TOT产品底层资产清单显示,相关信托资金不少都流向了北京三奇、汉能集团、济宁富邦、国之杰等。“国之杰”为更早暴雷的安信信托控股股东。

(图片来源:微信公号“信托界”,选取了部分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情况)

安信信托的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之杰”),国之杰的实控人为高天国,高天国和四川信托刘沧龙都是四川人。

不光四川信托曾为国之杰融资,刘沧龙实控的宏达股份还购买过安信信托的产品。2017年,宏达股份先后两次发公告称用自有资金购买安信信托产品,两次的购买金额均为4亿元。

四川信托十年狂奔

一位信托从业人士告诉券业观察,对于四川信托近年来的经营风格,业内普遍认为偏激进,尤其是其TOT产品,发生风险事件也不算意外,只是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2010年,四川两家负债累累的信托公司——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四川省建设信托投资公司经历11年的重整,诞生四川信托。重组过程中,四川信托引入10位股东,其中两位为实业起家的四川资本大佬刘沧海“宏达系”公司——宏达集团、宏达股份。

当时,宏达集团、宏达股份分别出资4.52亿、2.47亿拿下34.7452%、19%股权,“宏达系”合计持有四川信托53.75%股权,持股比例远超第二大股东中海信托的30%,一举成为实控人。

刘沧龙在四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宏达系”巅峰时期,旗下涉足工业、地产、矿业、证券、信托等诸多板块。

在宏达系控股期间,四川信托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四川信托的净利润就高达4亿元,2015年创下15.93亿元的业绩高峰。2011年末,四川信托总资产为44.64亿元,到2019年末,总资产达217.43亿元,增长近5倍。

但快速发展背后,暗藏风险。

四川信托2019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其自营资产中的不良资产高达22.4亿元,不良率为22.21%,而年初仅为4.82%。

进入2020年,四川信托的风险直接爆发。

面对危机,四川信托也曾提出过解决方案。一方面,加快处置信托产品底层资产回收资金,另一方面也试图转让川信大厦房产、出售宏信证券股权、或进行增资扩股。

但信托产品底层资产的处置情况并不明朗,宏信证券部分股权被冻结,川信大厦也早已被质押,而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样并非易事,无论是川信的现状还是股权新规都对入局者的实力有着较高要求。

不过,中国银保监会四川建管局表示,会督促四川信托尽快改组董事会,委托专业机构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积极追偿股东及其关联方非法占用的资金,切实保护信托当事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也有市场传闻称,建信信托或将接管四川信托。对此,券业观察联系到一位建信信托员工,对方表示我们并内部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也是看了有报道这样说。

随着监管介入,四川信托暴雷迷雾得以拨开,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川信托的风险化解工作恐仍需要时间。你身边是否有踩雷四川信托问题产品的投资者?解决进度如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