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力争就业落实率年底前达90%以上

广东力争就业落实率年底前达90%以上
2022年09月29日 14:03 新快报

新快报讯 2022 年在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超 90 万人,广东将多措并举,力争就业落实率年底前达 90% 以上。9 月 28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公示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示期为 9 月 28 日 -10 月 9 日。报告提出,要扩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粤菜师傅"等三项工程,推动职业院校扩大烹饪、制造、家政、健康、护理、养老等专业的设置比例和招生规模;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等举措。

成效:

教育经费连续 4 年达到"两个只增不减"

《报告》表示,广东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纳入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成效考核,实现全省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广东省教育经费稳定增长,连续 4 年达到"两个只增不减"要求。2017-2021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幅分别为 12.42%、11.21%、14.70%、9.95% 和 7.22%。2022 年预算安排,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8769.14 亿元,增长 3%;教育支出 3914.48 亿元,增长 3.1%;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2022 年,省财政下达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 135.56 亿元。

"五育并举"方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实现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全覆盖。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安全教育,推动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连续居全国第二。成立国内首家省级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研究与指导中心。

持续深入落实"双减",广东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全部落实作业管理"压总量、控时间"要求,课后服务基本全覆盖和对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线下、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为 96%、86%;"营改非""备改审"完成率 100%;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纳入监管。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全学科全版本数字教材应用,实现数字教材应用及服务全省覆盖。

广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建设 298 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311 个省高水平高职专业群、218 个现代产业学院,专业设置覆盖全省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广、深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培育 1223 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省职教城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新增学位 6 万个。

广东省高职 3 年扩招 41.76 万人,是国家下达扩招任务的 1.7 倍。投放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本科 3978 人、专科 22157 人,超出国家下达任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实现地级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全覆盖。至 2021 年底,省财政安排"提毛"资金 55.9 亿元,预计新增本科以上学位 4.8 万个。有 8 所高校 21 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高校数居全国第一。全省有 609 个国一流和 719 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省财政每年安排教师工资待遇奖补资金约 34 亿元。明确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和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2021 年底,全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51.64%,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85.68%。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8% 以上。

不足:

每万人口研究生在校生数 13.83 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广东省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还未能完全适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包括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还不够充足,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和城镇地区普遍面临公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供给紧张等问题。

高校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8 所"双一流"大学中有 7 所在广州,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等教育还比较落后,学科专业与珠三角高校同质化严重,高水平人才相对缺乏,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比例不高。与此同时,广东省高校数量虽然位居全国第二,但高水平大学总体偏少,"双一流"高校远低于北京、江苏、上海等地。高校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还有一定短板,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还有待加强。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的融合促进还需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还不能很好支撑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滞后于教育规模扩张,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学习和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还不够深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还不够强。部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2021 年,广东省高校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与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之比为 1:7.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1:5.7;每万人口研究生在校生数 13.83 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3.60 人,博士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部委直属高校,约占全省博士在校生的 63%。

措施: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升广深高校建设水平

面对现状与不足,广东下一步将有怎样的措施?《报告》提出,广东将继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义务教育学位建设,消除大班额,坚持"两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 85% 以上。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促进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促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原则上 2023 年底前每个地市建成一所专门学校。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方面,广东将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高质量推进省职业教育城、广州科学教育城、深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推动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动高职教育提质培优,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推动职业院校扩大烹饪、制造、家政、健康、护理、养老等专业的设置比例和招生规模。

为提升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广东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进一步缩小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广州、深圳地区高校建设水平,支持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校集群,支持汕头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应用型高校。此外,广东 2022 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 71 万人,同比增加 6.6 万人,加上外省来粤求职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超 90 万人,广东将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就业落实率年底前达 90% 以上。

《报告》还提出,加快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终身学习机制,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服务全民广泛深入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抢抓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历史机遇,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突破口,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数字化支撑。

此外,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合作办学高校创新发展,推进粤港澳三地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课程学分互认等方面深入合作。支持深圳与香港职训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稳步扩大广东高校招收港澳学生规模,支持香港副学位毕业生来粤升读本科,为香港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选择。

继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和第一要求,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畅通教师职业发展渠道。深化教师评价改革,突出评价教书育人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切实精简人才"帽子"。

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大"双减"工作力度,着力增加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等。

广东将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加快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建设。在招生考试制度方面,将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总结"新高考"两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高校招生院校专业组设置和计划调整流程,严格规范艺术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推进考试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和招考机制。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工作,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陈海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