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相约“牛王诞” 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相约“牛王诞” 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2024年05月17日 01:09 新快报

祭牛、拜牛、喂牛、沐牛……5月15日,伴随着喜庆欢快的唢呐声、锣鼓声,2024年连山四月八“牛王诞”暨露营音乐节活动在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拉开帷幕。

从浩浩荡荡的非遗巡游队伍、熙熙攘攘的美食文创产品长廊,到游人如织的乡村草地派对、火焰盛会,慕名而来的游客充分感受到壮乡的独特魅力。在全面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同时,上帅镇党委、政府与广东省工商联、中建四局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以“牛”为媒、以节会友,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以节会友

聚力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5月15日,连山四月八“牛王诞”暨露营音乐节活动在清远连山上帅镇举办。

15日早上,富有地方特色的“装古事大巡游”热闹开场,壮家姑娘扮演的七仙女、壮家小伙演绎的唐僧师徒以及“八仙”过海等联袂亮相,伴随着山歌对唱、舞春牛、舞马、舞狮等传统艺术活动,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巡演让游客们大开眼界,一路热闹非凡。

“四月醉美壮乡情,繁花时节迎贵宾。”在上帅镇连官村委会东君自然村举行的四月八“牛王诞”暨露营音乐节活动启动仪式上,上帅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帅镇是打响解放连山第一枪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至今保留着壮族八音、装古事、舞马、舞春牛等传统民俗,是广东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抢花炮”发源地,依托丰富文旅资源,聚力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

非遗巡游。

“牛呀牛,牛耕田……年头辛苦到年尾,斟杯烧酒送给你,请你出力夺丰收。”每逢四月八“牛王诞”,壮族同胞会举行宴牛、祭牛、洗牛等仪式,祈愿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同时,用壮家米酒、壮家汤糍、上帅鱼生、酸猪脚、五色糯米饭等美食盛情招待亲朋好友。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这个传统节日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作为连山“一镇一节”重要节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节会友,把商协会和企业家邀请进来,欢迎他们投资兴业、消费帮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上帅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郑来国表示,工作队在后方单位支持下,协助上帅镇深入发掘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牛王诞”打造成为展示乡村资源禀赋、发展成果的窗口,对外交流合作、招商引资的平台。“我们邀请了广东民营企业商会、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清远福建商会等商协会,他们带来了三十多家企业实地考察,对本地特色产业、非遗文化、农产品很感兴趣。”

非遗巡游。

特色兴农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非遗舞蹈《舞春牛》《舞狮》、广场舞《兵哥哥》、情景快板《畅游连山》、歌曲《上帅之恋》……“牛王诞”文艺演出现场,东君村万人空巷,舞台被村民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台上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台下观众掌声、喝彩声不断,处处欢歌笑语。

村民在美食文创产品长廊摆摊带货壮族刺绣。

“我们带来了自己做的手袋、香包等产品,还有壮族特色服饰供大家租借体验。”位于文艺舞台附近的美食文创产品长廊,尚帅锦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燕红向游客们介绍刺绣产品。“除了‘牛王诞’,我们也参加壮族‘三月三’,带着壮绣走出去。”她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队不仅推动合作社成立,还投入资金8万元支持打造壮绣车间,带动妇女提升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壮族刺绣、瑶族风小背篓、野生灵芝、野生冬菇、“壮瑶家香”上帅丝苗米、上帅高山红茶……走进美食文创产品长廊里,游客们被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所吸引,纷纷围着摆摊的村民选购心仪的特产。前来考察的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执行会长郭铭远现场采购了3万多元的农产品。见到人潮涌动的情景,连官村委会副主任杨昌年高兴地说,“我们有很多有特色的产品,在政府和工作队的重视和支持下,‘牛王诞’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拉动了本地消费尤其是农产品,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美食文创产品长廊吸引游客打卡。

除了游客见到的“土特产”,工作队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推动全镇4个行政村经济联合社抱团发展,先后成立帅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盈帅农业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发展兴村富农特色产业,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今年,我们在推动集体经济方面持续用力,争取培育一家规上乡镇企业。”郑来国说,2023年全镇4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其中,连官村集体收入从工作队入驻时的8万多元增加到去年的27万多元。

以人为本

提升乡村教育硬件和软实力

游客在美食文创产品长廊选购文创产品。

在“牛王诞”文艺演出中,红色革命情景剧《枪声》讲述了上帅特编连打响解放连山第一枪的故事,给现场嘉宾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才能让人们记住乡愁,让美丽乡村成为“诗与远方”。为更好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工作队争取到省工商联投入5万元自筹资金,支持上帅镇中心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扩大规模,为孩子添置服装、器材,改善训练条件,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下去。

与此同时,中建四局在接连投入自筹资金、捐建上帅镇中心学校标准化塑胶跑道、设立精诚助学金等帮扶项目基础上,今年继续发力教育帮扶,“新建学校大门、标准化篮球场等项目,前期设计已完成,预计今年暑期进校施工,力争开学前交付使用。”工作队队员普文平表示,除了教育硬件上的提升,中建四局还派出青年人才支教,提升学校软实力,让农村学校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能接受优质教育。

村民游客观看“牛王诞”文艺演出。

“全校就我一个历史老师,除了担任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历史老师,还兼任一年级的体育老师。”谢晓冬告诉新快报记者,去年9月,他到上帅镇中心学校开始为期半年的支教工作,由于学校师资不足,他留下来继续支教,和孩子们建立了深情厚谊。由他自编自导,指导学生演绎的戏剧类节目《解放战争之连山解放第一枪》在全县乡镇学校专场(初中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离开上帅镇时,新快报记者见到,由省工商联投入500万元自筹资金,支持建设的上帅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基地项目已经封顶。“预计今年7月可以交付使用。”郑来国表示,综合服务基地集乡村振兴帮扶成果展示、人才驿站、产业服务及电商直播、人才公寓等多功能于一体,今年将重点推进“智慧乡镇”平台建设,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以数智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