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造访的哈尔滨,为啥被称为“远东莫斯科”?

普京造访的哈尔滨,为啥被称为“远东莫斯科”?
2024年05月17日 09:19 新快报

哈尔滨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索菲亚教堂有着百年历史,目前,它所在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广场每天都有许多游客身着盛装拍摄写真。新华社发

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17日访问中国。在北京停留一日后,今天早上他来到哈尔滨,出席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还要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与师生交流。

我们想知道,普京此次出访为什么选择了哈尔滨?为什么哈尔滨的街区有满满的俄罗斯风?它又怎样得到一个“远东莫斯科”的称号?

哈尔滨,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中国大多数城市一看名字就能约略猜出背后的含义。如:北京,北方的都城;西安,安定西部;南宁,南疆安宁。一些地名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意思也明确。如“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等。像哈尔滨这样含义不明又一直争论不断的,还真是不多。

资料显示,哈尔滨在清代就被记录。网页截图

据“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资料显示:

“哈尔滨”地名最早出现在清朝地方管理的档案中。据同治五年(1866)《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载:“窃因户(王尚德)自道光二年(1822)间江水涨发,冬网碍难捕打。当经报明衙门,殇令于罗金、报马、哈尔滨等处设立鱼圈,修造渔船,着夏秋捕鱼上圈,备输贡鲜。”另据《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档案》记载,同治八年(1869),拉林协领永海呈称:“案查拉林原于罗金、报门、烟墩、哈尔滨沿江一带设立官网三处半,捕打贡鲜,应进鳇鱼、白鱼尾由来已久,已逾百年。”同时,该档案又记述,王尚德之子王连茹禀称“窃自高祖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搬居拉林、罗金承领官网,奉打贡鱼,并令按年交纳课税”。

然而,这个“哈尔滨”是个什么意思?

现在网络上最常见的回答是,哈尔滨在满语里是“晒网场”的意思。在1898年出版的一本俄国书中,到中国勘测的俄国工程师通过翻译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这个解释。1922年的《哈尔滨指南》也沿用此说。但此说尴尬的是:满语“晒网”+“场”“渔网”各词的发音与“哈尔滨”没有相近之处。

黑龙江档案研究员纪风辉认为,“哈尔滨”一词来自满语“扁状岛屿(harbin tun)”,后来省略了“屯”字。

有人认为它是来自女真语“阿勒锦”。史书记载,金穆宗(完颜盈歌)曾在一个叫“阿勒锦”的地方迎接凯旋的侄子。

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则认为,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在女真语中为天鹅之意。因为松花江流域是天鹅迁徙的必经之地。

曹熙认为是锡伯语“渔村”的意思,他表示:“哈尔滨旧称‘哈拉滨’,从锡伯语的语音结构上分析,‘哈拉’是指锡伯族的姓氏,‘滨’指沿江居住的锡伯族部落,所以‘哈尔滨’意即‘临江的姓氏’,鉴于锡伯族人建起常年渔场,因此有‘渔村’之意。”

此外,还有通古斯语“渡口”、满语“锁骨”等等观点……众说纷纭。

所以,人们最终确定的是:“哈尔滨”是一个转写而来的汉语地名。真实含义?看你自己的喜欢了。

从江边渔村突然成为铁路枢纽

松花江南岸(即现在的哈尔滨主城区)确是一个适合打鱼的地方。江边平整,江水平缓,沿岸多浅滩。只要不是洪水年份,冬夏都适合用拉网捕鱼。但在清朝中期之前,哈尔滨的人口是极少的。

因为清朝的封锁,东北的人口在很长时间内都很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黑龙江总人口仅仅为35284人!据估算,当时整个东北的人口不足80万。直到清朝末期,随着清廷的控制力下降,大量百姓才得以进入东北。有相关研究表示,“在晚清不到二十年的时间(1891年-1911年)里,东北人口从500余万陡增到1800多万”。

哈尔滨人民政府网站介绍说:“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促使哈尔滨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的,是中东铁路。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道外交界的中东铁路桥。新华社发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攫取库页岛、黑龙江以北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了加强对远东地区的控制,沙俄计划通过铁路把远东地区连接起来。1896年,李鸿章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沙俄如愿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修建过境铁路的权利。

沙俄没有丝毫等待,立即动手修建了一条横穿中国东北的铁路。从1897年开工到1903年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短短五年就建成,被命名为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境内的延伸,起点在满洲里,途经海拉尔、扎兰屯、昂昂溪、齐齐哈尔、哈尔滨,最终到达绥芬河出境与海参崴相连。

哈尔滨人民政府网站介绍:“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成为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

1905年,清政府在傅家店设立“滨江关道”,次年,第一任道台杜学瀛上任。

在哈尔滨的俄侨一度超过16万

根据《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的条款,中东铁路管理部门有权利招募俄国工人,不用征得本地政府同意。同时也以“中东铁路护路队”的名称,他们可以把军队派驻在哈尔滨以及中东铁路沿线。这样,大量的俄国工程师、工程队、士兵、商人以及他们的家眷进入中国,首选聚居地就是哈尔滨。

1898年12月,第一艘载有俄罗斯定居者的轮船抵达哈尔滨。随后人数越来越多,俄侨在哈尔滨开设了商店、饭店和医院。城市逐渐发展成三个部分:老哈尔滨、新城和码头。

有研究表示,在十月革命前的1917年,在哈尔滨的俄侨已经有60200人。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人涌入哈尔滨。1918年11月19日,《远东报》曾有这样的报道:

昨日午后1点钟时,俄属地之难民到哈者甚多,查内有黑山国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之民,男三百二十五人,女四百二十二人,小孩二百五十一人,计有一千零十八人,已在王兆屯小站下车。当日有中国军警前往慰问,尚不知当事者如何安插,待访明再志。

自1917年起,在哈尔滨居住的俄侨人数逐年增多,经济和社会生活也都逐渐步入正轨,俄人的工商企业开始复苏,重新开工,并建立起很多新的商贸公司,在此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继开办了多所学校,多家报社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哈尔滨迎来了一个文化经济大繁荣的时期。

而1922年前后,哈尔滨迎来最大的移民潮。据相关数据统计,1922年,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已经超过16万人,数量一度超过当地的中国人。到1923年初,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俄国居民多达40万人。

大量外国移民在哈尔滨建造房屋、修建码头和教堂,一座座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建筑拔地而起,也正因如此,那时候的哈尔滨被称作是“远东的莫斯科”或者“东方小巴黎”。哈尔滨的这种欧式建筑风,也成为它与中国其他城市的明显区别。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上的一处历史建筑。新华社发

早期城市规划由俄国工程师设计

作为中东铁路上的中心枢纽,哈尔滨得到精心地改造设计,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下基调。

1900年,中东铁路工程局以A·K·列夫杰耶夫工程师为首,开始对城镇建设进行规划,初期规划设计重点是“新市区”(今南岗区中心地带),后扩大到埠头(道里江边)一带。规划区依据地势北临松花江、南靠马家沟河的天然环境规划街道,利用滨洲、滨绥、哈大三条穿越市区的铁道线分割成南岗、道里、道外和香坊(时称旧哈尔滨)四个不同区域,力图体现不同的区域分工并便于管理。

按照这种理念,俄罗斯设计师为新城确定了中轴线,在90度垂直相交的中轴线上规划出中心广场,这就是现在的博物馆广场。

有学者认为,哈尔滨城市建设中,最先开始建设的不是民宅,而是大量的宗教建筑。

1900年,圣·尼古拉大教堂开建,教堂以俄国沙皇尼古拉命名。建筑图样由圣彼得堡设计竞赛选出由俄国建筑师雷特维夫主持建成。它是由原木堆积起来的典型井盖式木结构建筑。正门的圣母像和正殿东方的壁画由俄国画家古尔希齐文克所作,肃穆庄严。

哈尔滨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索菲亚教堂有着百年历史。新华社发

圣·索菲亚教堂则于1907年兴建,当初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在1923年时,该教堂进行了二次重建,建成以后成为了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这座教堂深受拜占庭艺术的影响,有着俄罗斯式的圆顶、罗马风格的高窗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结合。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教堂内部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即是中俄工业学校。新华社发

俄侨还兴办教育。1920年在哈尔滨成立的中俄工业学校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它成了中俄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

此外,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一大批影剧院,位于道里区西七道街的兆麟电影院原名巴拉斯电影院,在这座1925年俄罗斯人创办的电影院里,上演过《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众多优秀的苏联电影。

俄侨在多方面影响哈尔滨

作为文化载体的俄罗斯侨民,在与哈尔滨当地居民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也将俄罗斯文化传播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华俄交融的文化特征。

比如一些俄语词汇融入哈尔滨方言沿用到今天。较典型的如:列巴(大面包)、里道斯(粗肉肠)、西米旦(奶皮)、葛兰(水龙头)、央克(外套)、瓦罐(封闭货车)、戈比旦(军官)、扫鞑子(士兵)、老博得(工人)、玛达姆(女人)、哈啦少(好)、八杂(集市)等。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马迭尔冰棍的销售人员在招揽顾客。新华社发

在饮食文化上,据《哈尔滨饮食服务志》对哈尔滨西餐菜品名录的统计,合计共有572种西式菜点在各类厅、馆的餐桌上出现过。有说法称,为了迎合俄侨的口味,首任道台府厨师郑兴文创作出“锅包肉”,将原来本是咸口的肉块改成酸甜口的,大受欢迎,直到现在仍是很多哈尔滨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1900年,乌卢布列夫斯基为了满足在华俄罗斯军队和侨民的需要,在哈尔滨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以后,在俄罗斯侨民的影响下,哈尔滨人从不了解到逐渐喜欢上了这种饮料并进而成为一大传统习俗,沿袭至今。近年来,哈尔滨每年夏天都要举办“啤酒节”,在啤酒广场到处都能看到拿着扎啤杯豪饮的哈尔滨人和中外游客。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进行的第35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支参赛队伍精心雕琢,尽显哈尔滨冬季极寒之美。新华社发

此外,现已成为哈尔滨冬季冰雪旅游两大主打品牌的冰灯和雪雕,也与俄罗斯侨民及东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资料记载,1922年1月19日,哈尔滨全城23座东正教教堂钟声齐鸣,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们走出各个教堂,数千人汇合在松花江江面上一个晶莹剔透的巨大冰雕十字架周围,隆重举行冰上洗礼节。红衣大主教面前放置圣经的桌台,也是用冰精雕细琢而成。这两件冰雕,可称得上是哈尔滨最早的冰雕艺术作品。到1935年洗礼节时,坐落在马家沟营部街俄罗斯侨民开办的“来洛谢尔吉亚之家”慈善院,举办了一场具有浓重宗教色彩的冰雕展,展出由教师和孩子们创作的冰雕作品,成为哈尔滨冰雕展的开先河之举。

离去,留下难舍回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这也成为俄侨群体衰落的转折。

随着苏联政府决定将中东铁路转让给日本和伪满政府,更加使得在哈尔滨的俄侨数量大幅下降。据统计,至1936年2月,哈尔滨只剩下苏侨7804人,白俄30589人。之后日伪当局的迫害加速了俄侨的外逃。到1939年时,在哈尔滨的俄侨只剩1000多人。

1954年,最后一批俄罗斯侨民离开哈尔滨。俄罗斯人最大的境外聚居中心自此消失。

尽管俄侨没有融入中国社会,但中国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正如俄侨女诗人叶琳娜·涅捷尔斯卡娅在辞世前的怀念——

我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的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我到过多少美丽的城市,

都比不上尘土飞扬的你。

文字整理:新快报记者邱治

参考资料

哈尔滨人民政府网站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哈尔滨”满语原意新说》,锦绣哈尔滨

《浅谈哈尔滨的俄侨现象》,陈栋梁

《20世纪上半叶旅华俄侨的由来及其人口结构》,黄定天

《俄侨在哈尔滨的兴衰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赵星

《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性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