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成拳”激发乡村振兴四大新动能

“五指成拳”激发乡村振兴四大新动能
2024年05月24日 00:00 新快报

■三排镇党委书记房春红(中)与工作队一起查看南岗村民宿改建项目。

■广州市驻清远连南三排镇工作队合影。

■三排村的300亩油茶试验林,三年后将选出最优质、高产品种扩种。

■在工作队和后方单位帮扶下,百斤洞村瑶山梨产业稳定发展,今年将扩产。图为百斤洞村党总支书记唐秀芳(右二)与工作队交流。
乡村振兴车间吨袋厂让附近农妇实现家门口就业。

广州市驻清远连南三排镇工作队:

一个稳定合作吨袋厂促进镇属公司、村集体增收,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60多名初中毕业生被引荐到广州接受职教,将改变60多个家庭的命运;300亩油茶试验林以科技赋能,3年后将选出最优品种进行扩种;瑶寨梯田认种持续发力,有望突破1000亩,破解土地撂荒、群众增收问题……一组组数字展示着广州市驻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近三年的帮扶心血和成效。

近日,新快报记者深入走访了解到,广州环投集团、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审计局、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检集团等五家组团单位,“五指成拳”深度激发“内生发展”“长远造血”等乡村振兴四大新动能,使魅力三排发生了全方位的蜕变。

激发“内生发展”动能

培育镇属公司经营能力

在三排镇最偏僻的百斤洞村,近700米海拔的山上,60亩瑶山梨已经开始结出小果,再过一个多月,就到了成熟挂果期。“去年结了8000多斤,今年准备挂约1万斤,不能再多了,枝还嫩,怕被压断了。”梨园项目负责人、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兴瑶有限公司(下称“兴瑶公司”)总经理房许华说,瑶山梨甜度高、更早熟,搭上工作队建起的消费帮扶链,这两年很畅销,一斤能卖到了10元。今年,梨园准备再扩种40亩,把项目打造成“一村一品”。

“这个基地每年给村集体带来了3万元租金,带动六七人务工。”百斤洞村党总支书记唐秀芳说,因为发展瑶山梨等项目,经济基础最薄弱的百斤洞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5万元。至此,整个三排镇在全县率先、提前两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超15万元的目标。

“工作队每年都帮我们销售四五万斤鹰嘴桃等水果。”同样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的还有连水墩龙瑶寨水果基地负责人唐华明。他说,水果基地此前是扶贫产业,带动了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分红。工作队通过兴瑶公司把农业产品推送至各个组团单位以及各大网络销售平台,2023年助力三排镇墩龙、东芒果场销售鹰嘴桃等水果8万斤,销售额近60万元。

驻三排镇工作队队长李志东介绍说,兴瑶公司是工作队到来后帮扶激活的镇属公司,目的是提升三排镇自我经营内生动力,探索一条壮大镇域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今年3月底,由广州环投集团捐资近50万元购置设备、利用空置房屋建成的乡村振兴车间吨袋厂正式运营,也由兴瑶公司经营。

记者来到车间时,十几名工友正忙碌地在加工吨袋,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李志东说,根据预测,吨袋厂年产量约30万个,年产值800多万元,能带动30多名群众就业,带动周边多条村增收。

激发“汇流成河”动能

构建“大帮扶”新格局

今年1月22日,在广州市民政局推动下,工作队促成了广州11家社会组织与三排镇10个行政村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众人拾柴火焰高,结对帮扶正是工作队构建“大帮扶”格局,激发“汇流成河”动能的重要举措。

近三年来, 59家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广州市民政局的号召到三排镇办实事献爱心,聚焦医疗、教育和民生主题,捐医疗设备,培训医护人员;改造教学设施,关注学生营养和心理健康;捐资立路灯,修塌方,建候车亭、文化广场;改造村道和饮水管网……工作队队员邬维国介绍说,近三年来,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在三排镇累计捐助超过1100万元。

海拔800米的瑶寨梯田,此前因生产条件较差、农民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导致土地多有丢荒。工作队创新推出“云上田园”项目,引导珠三角城市的组织团体和个人积极认领瑶寨梯田。“认领一亩3000元,收成后可以得到300斤保底的高山有机米和配套瑶寨副产品,认领方还可以来体验插秧、收割等乐趣。”工作队队员李香占介绍说,去年和前年被认领的梯田都超过了300亩,今年希望突破一千亩。

激发“长远造血”动能

种好乡村振兴“好苗子”

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产业,工作队都更强调培育“长远造血”动能。

针对农村许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早早进入社会,却缺乏一技之长,就业毫无质量可言的情况,在广州市人社局的大力推动下,工作队从2022年起陆续引导三排镇60多名初中毕业生到广州6所公立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为期5年的学历教育,前三年免学费,毕业后优先推荐就业,家庭相对困难学子还有补贴。

“今年争取将人数扩大至100名。” 驻三排镇工作队队员赖家木说,100名学子未来将成为100个家庭的顶梁柱,对于这些家庭的未来意义重大。

三排村连片的300亩梯垦山坡上,一株株油茶苗绿意盎然。“环投林”“广州人社林”“广州社会组织林”“广检林”……在这个油茶种植示范园里,各帮扶单位积极认种,为三排镇的产业振兴铺好道路。示范园这300亩油茶是工作队联合科技特派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技术团队引进系列优良油茶品种试种的,三年后将选出最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品种扩种。

油茶是三排村的重要产业,去年种植了2000亩,今年扩种到5000亩,未来还要发展到两万亩以上。

来自广检集团的工作队员秦民飞告诉记者,未来将利用单位资源优势对三排油茶进行原产地认证和绿色认证等,提高油茶品牌效应和产业效益,合力推动油茶高质量发展。

激发“文旅融合”动能

盘活资源推动全域旅游

南岗村网红旅游地千年瑶寨的成功经验,让工作队看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在距千年瑶寨约7公里的南岗村委会旁,三栋闲置办公楼60多间房已被盘活,精装打造成瑶家艺术小院。不久后,这里将成为接待研学、团建、散客等住宿、餐饮的重要场地。

据李香占介绍说,工作队支持南岗村成立了全镇第一家村属企业,这个项目采取村集体以资产入股、村民以资金入股,第三方公司以设计运营入股的新模式共同运营,是充分盘活土地资源的新探索。“除了资产,乡贤们也筹集了100多万元入股。运营起来后村民们可以就业、售卖农特产品还有分红,希望带动村民一起富起来。”南岗村党总支书记唐春明说。

据统计,工作队至今已协助三排镇盘活了闲置的学校、村委等近700间房屋用于开展研学、培训、民宿文旅产业基地,同时深挖瑶区文化资源,新发现8处历史文化遗迹、收集整理30多个故事传说,正在着力打造“一曲二舞三寨四道五艺六节”文化旅游品牌,希望将三排镇打造成全域旅游的示范镇。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