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湛江吴川市长岐镇工作队:滩涂荒地变良田 金融帮扶引活水

驻湛江吴川市长岐镇工作队:滩涂荒地变良田 金融帮扶引活水
2024年05月24日 01:33 新快报

“现在先种上了水稻,下半年的品类品种我们还没定下来,工作队这边应该跟农业科技团队也有联系吧?”“没问题,我们最近正在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教授团队对接,下次过来就可以到咱们这里看看……”

实地走访,了解现状,联系帮扶资源积极解决急难愁盼,第一轮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将迎来三年之期,驻湛江市吴川市长岐镇工作队(下称“驻长岐镇工作队”)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走进田间地头,尽己所能为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送资源、解急难,多措并举助力广东东来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农业科技企业盘活利用土地、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截至今年4月,长岐镇已累计成功复耕2500多亩撂荒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地

这片700余亩的稻田前身是滩涂荒地,如今变身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先导示范片区。

穿过村巷,拐上堤坝路,迎面撞上绵延平整的“绿色海洋”,清风荡漾,掀起层层稻禾清香。位于洪江村的吴川市(长岐)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先导示范片区在这个春夏迎来了“新生”。

驻长岐镇工作队队长辛忠海介绍,眼前这片700余亩的稻田前身是滩涂荒地,也曾有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承包下来搞生产,但因地力较为贫瘠等综合因素再次丢荒。去年,长岐镇紧抓农业现代化先导示范片区建设契机,驻长岐镇工作队也积极协助,推动这片土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的基础建设,“包括土地平整、水利修缮等”,如今交由吴川市荣丰农业有限公司等当地农业企业经营、发展现代化种植,700余亩土地重新复耕。

“去年我们流转下来后进行了地力养护,今年3月便赶紧抢抓农时,运用无人机技术直接播下种子,种下流转土地后的第一季早稻。”吴川市荣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锦平介绍,该示范片区目前已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管理,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依托现代化种植技术,该公司目前仅聘用1名员工进行日常管理,管理人员杜大哥表示,机耕路宽阔平整,稻田连片成块,打理起来也十分便利。

位于洪江村的吴川市(长岐)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先导示范片区。

辛忠海提到,这片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实行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种,旨在打造出现代农业产业生态体系示范标杆,计划总投资3000多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约600万元。当天,驻长岐镇工作队了解到该公司对下半年要种植的经济作物尚无眉目,便主动表示,将链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更多农业科技资源与其对接,助力企业高效利用好复耕土地,实现产业提质发展。

驻长岐镇工作队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示范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肖山村、良村等撂荒耕地进一步流转复耕,以实现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三赢”目标。

番薯生长务工忙

番薯是长岐镇的传统优势农特产品,苏村番薯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推动长岐撂荒土地复耕的过程中,工作队也坚持紧扣当地优质资源优势,助力长岐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广东东来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流转下沙美村500亩的撂荒地后,便专注番薯种植,“我们兄弟俩原来对农业一无所知,现在可以说把种番薯理得清清楚楚了。”东来喜公司经理张海良笑称。来自茂名的张海良和家人长期在吴川做建筑生意,2021年前后,在长岐镇和工作队的积极动员下,他和家人决定为盘活撂荒耕地出一份力,“以前我们来长岐做工程时,也注意到258省道两边有很多撂荒地,当时就觉得很可惜。”

如今,东来喜位于258省道旁的500亩番薯种植基地常年保持浓浓绿意,除了采收番薯外,现在他们也拓展了番薯苗市场,当天摘下的幼苗将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北方。

如今,东来喜位于258省道旁的500亩番薯种植基地常年保持浓浓绿意,春末夏初,三五成群的大娘大叔正弯着身子采摘番薯苗,张海良表示,除了采收番薯外,现在他们也拓展了番薯苗市场,当天摘下的幼苗将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北方。“我们基本每天都需要雇请周边的村民来田间帮忙,少则10来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请100多人。”张海良打趣,荒地草根深种,除了一茬又一茬,杂草还是长得很快,得请人打理。饶是如此,他还是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目前正在接洽盘活另外一片荒地。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驻长岐镇工作队也正在积极助力该公司与当地村民协调沟通,以推动耕地的进一步盘活利用。实际上,在该公司进驻长岐镇前期,工作队便开始关注并及时给予支持,在其流转土地、前期除草、平整土地、改造水利等环节,均及时送上“及时雨”,尽工作队所能助力企业安心复耕。

支持乡贤返乡发展

农户在打包整理准备下种的巨型稻苗。

除了关注企业,驻长岐镇工作队也细心留意到返乡创业的乡贤。

今年是肖山村的吴诚超回乡创业的第一年,他瞄准了巨型稻的发展前景,趁着春光正好,他赶紧聘请和组织村里的插秧能手们在刚平整完毕的稻田里种下巨型稻苗。258省道旁,四四方方的300多亩水田被纵横其间的机耕路分隔,穿戴齐整的妇女们佝偻着腰,在这土黄色“玻璃面”中缀上点点绿意;远处,挖掘机也还在积极作业。此前,这片土地已经沉寂多年。

“时间紧任务重,农时过期不候,我们现在就是一边把稻子种下来,一边把机耕路这些基础设施给收好尾。”吴诚超指着脚下刚铺上一层石砾的机耕路说道。辛忠海也及时接上话茬,了解吴诚超目前的投入、计划等情况,向他介绍起驻镇帮扶工作能够衔接到的各类资源,并主动跟他交换了联系方式,表示工作队将尽其所能助力他们发展好生产,“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们,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柯亚旺(右二)如今正在拓建龟鳖养殖区,资金周转存在瓶颈,工作队帮他办理30万元惠农贷款。

无独有偶,吴川市旺景龟鳖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柯亚旺在回乡创业这几年,也得到了驻长岐镇工作队的支持。眼下,他正在拓建家中的龟鳖养殖区,工作队的金融助理李洪勉了解到其资金周转存在瓶颈,主动向柯亚旺介绍金融帮扶政策,并顺利为他办理下30万元惠农贷款。“资金到账了,我现在也能安心扩建了。”柯亚旺说。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驻长岐镇工作队通过召开宣讲会、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惠农金融政策,组织开展金融下乡活动,协助惠农e贷放款20笔共391.4万元,涉农企业贷款1笔150万元,持续为农业产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