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七星岩石刻文化含量有过高?唐代李绅宋代包拯均留有书迹

肇庆七星岩石刻文化含量有过高?唐代李绅宋代包拯均留有书迹
2024年06月28日 12:33 新快报

新快报讯 日前,由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肇庆学院、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肇庆美术馆/肇庆学院美术馆、肇庆星湖文物管理所、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岭南美术出版社、肇庆市书法家协会协办的“玉堂金阙——肇庆七星岩石刻与岭南文化研究展”在肇庆美术馆举行。

开幕现场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由肇庆美术馆从肇庆星湖文物管理所收藏的400余件石刻拓片中精选的90多件,按照石刻内容划分为“诗赋文词”“刻辞题字”“游览题名”“史料遗珍”四个展览单元,并展出一批珍贵的史料文献、影像资料。

展览不仅关注摩崖石刻本身所具有的书法史和金石学属性,更是将七星岩石刻放置于更为宽广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考察,为观众呈现这批珍贵的历史遗存极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展览现场

七星岩部分石刻

七星岩部分石刻

据介绍,七星岩石刻主要为诗、词、题名、题字,其文体多样。就其题刻者而言,多为历代驻肇官员,或外地官员、文人游览七星岩时在崖壁上所刻。就其内容而言,多为游览七星岩奇景所撰写的诗文,赞颂山水风光、人文渊薮,如《端州石室记》《游石室新记》等。同时,七星岩石刻有相当比例的题词,如“景福”“崧台第一洞”“岭南第一洞天”“七星岩”“岭南第一奇观”等,也有部分的题名,如唐代李绅,宋代包拯、周惇颐等历代名人题名。此外,还有部分石刻具有史料文献价值,反映了肇庆乃至岭南的区域社会文化状貌,如明戴凤岐题字“泽梁无禁”、清杨霈题字水痕记录等。

“肇庆七星岩石刻与中古以降岭南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

当天下午,“肇庆七星岩石刻与中古以降岭南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将在七星岩风景名胜区莲花洞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将对七星岩石刻历史价值与意义,其与岭南书法史、文学史、旅游史等中古以降岭南地域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展开论述。

七星岩部分石刻欣赏

【唐】李邕 《端州石室记》

【北宋】包拯 题名

【明】俞大猷 题诗

展览从6月25日展至7月25日。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