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工作队:“范仲淹”带活乡村 助“土特产”强镇富民

广州市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工作队:“范仲淹”带活乡村 助“土特产”强镇富民
2024年09月10日 23:33 新快报

范仲淹勤政文化园、乡村振兴展示馆、民宿、稻虾共生基地……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正在热火朝天地加快建设、发展产业;迳头镇粮食烘干中心设施已建成投产,日烘干能力达到150吨,预留的建设用地为接下来的帮扶留下了空间……

日前,广州市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迳头镇工作队”)边带新快报记者到迳头镇重点乡村振兴项目调研边介绍说,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工作队将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重点做好“土特产”“农文旅融合”“乡村治理”三篇大文章,不断推动迳头镇乡村振兴工作向深向实发展。

广州市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工作队合影。

让农村人愿意留在农村

让城市人愿意到农村来

第二批驻迳头镇工作队由广州港集团为牵头单位,广州市委外办、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派员组建。7月24日正式进驻后,工作队即沉下心、迈开腿,深入迳头镇十村一居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发展情况,并开展第三季度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集中入户排查。

“迳头镇在上一轮工作队和组团单位的帮扶下,已发展得比较好,这为第二轮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驻迳头镇工作队队长乔定义告诉新快报记者,经过深入的调研走访,工作队对未来三年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了初步的工作规划,将在巩固上一轮帮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土特产”“农文旅融合”“乡村治理”三篇大文章。将带动更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响迳头“土特产”品牌,让更多产业收益留在当地;将引导更多“雁归”青年回到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广乡村治理先进经验,激发农村发展动能,让农村人更愿意留在农村,让城市人更愿意到农村来。

楼下村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种养试验基地。

做大做强“土特产” 

带动镇村经济发展

中秋、国庆临近,近日,工作队与镇属国企佛冈县拓远建设有限公司主动对接,精心挑选优质农产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做好中秋节、国庆节组团单位消费帮扶产品采购工作。同时抢抓中秋、国庆消费旺季契机,动员其参与“2024年广东帮扶地区特色消费品直供——中秋国庆园区团购特惠”宣传推广活动,拓宽迳头镇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丝苗米、红薯、麻竹笋、香水柠檬、清远鸡……乔定义介绍说,迳头镇拥有诸多不错的“土特产”,但仍缺乏叫得响的品牌,产业链也有延伸的空间。新一轮工作队接下来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深挖“土特产”发展潜力,多措并举做大做强本地品牌。

工作队调研发现,迳头镇本地的“沙地红”红薯很受欢迎,但基本仍处于一产的状态;香水柠檬除了售卖鲜果,还有柠檬片等加工产品,但加工厂并不在当地。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580万元(其中组团帮扶单位广州港集团投入200万元)的迳头镇粮食烘干中心于今年7月10日正式运营后,中心日烘干能力达到150吨,相当于每天能处理300亩水稻的烘干需求,预计一年可以烘干约7000吨粮食,带来70万元的年利润,极大提升丝苗米产业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有力地确保农民群众的劳动果实颗粒归仓。虽然烘干能力大大加强,但是深加工和包装环节仍未到位,群众种粮的收益“仍不够理想”。“提高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把更多农特产品的利润留在当地,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乔定义告诉新快报记者,中心附近已预留了后期发展地块,下一步将规划深加工厂以及继续提升烘干产能,工作队正在研究论证中。

麻竹笋是螺蛳粉的重要辅助食材,近年来很受市场欢迎。迳头镇十几万亩山地都适合种植,这也为麻竹笋产业在迳头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驻迳头镇工作队表示,下一步计划发动更多合作社和公司推广种植麻竹笋,并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把麻竹笋真正变成富民产业。

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精包装打品牌、加强消费帮扶……驻迳头镇工作队希望通过做强农特优农产品,带动镇、村经济发展,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工作队在迳头镇粮食烘干中心研究下一步发展方向。

整合迳头六大旅游名片 

文旅资源变发展新动能

“来,对齐,慢慢挂上去。”随着两名工人小心翼翼地用力,一块写着“范仲淹勤政文化馆”的木匾被挂在了大门上。近来,作为首批选树培育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迳头镇楼下村建设非常繁忙。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楼下村是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后人的迁居地之一。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居住在楼下村等地的后人影响深远。

新快报记者和工作队来到楼下村看到,范仲淹勤政文化园正在热火朝天地打造中。走进文化馆,范仲淹、范氏杰出后人、抗战爱国英雄范桂霞及部分革命人物、客家农耕文化等丰富的内容被以雕塑、图文、沙盘等精彩的方式一一展现,文化园里还有研学讲堂等场所,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选场所。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工程将在本月完工,有望国庆期间开放。

范仲淹勤政文化园形式多样展现范仲淹文化。

楼下村到处可见施工的迹象,新快报记者见到,楼下村的乡村振兴示范馆、长者饭堂、乡村振兴服务站等都在建设中。村里民居的外立面进行了统一装扮,一块民宿的招牌已悬挂了起来。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楼下村全村计划实施31个项目,总投资超1.24亿元。

其实,楼下村早已拥有旅游基础。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村里的荷花小镇设有赏荷栈道、摘莲船道、拱桥凉亭等各种游乐设施,虽然已过了开花期,但近百亩荷花迎风摇曳,一眼望过去非常壮观,不时有游客过来打卡。荷花池的尽头是一个葡萄采摘园,采摘园对面的20亩稻田种上了水稻,开好沟渠,抽水灌溉。驻迳头镇工作队表示,不久后,这里将进行稻虾(罗氏沼虾)共生绿色生态种养试验,试验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楼下村的日新月异让村民看在眼里,充满了期待,“我们村比以前漂亮多了,建好后相信将更加漂亮,会有越来越多人来村里参观打卡。”自称范仲淹后人的村民范桂堂(音)大姐对记者说。

楼下村是迳头镇和驻镇工作队正在合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驻迳头镇工作队表示,下一步将充分挖掘迳头镇红色、绿色、古色、特色资源及旅游开发潜力,整合“迳头镇六大旅游名片”(官塅围荷花小镇、通天蜡烛、甲名村、范仲淹纪念馆、客村围屋和范仲淹勤政文化园)旅游资源,加强宣传推介,讲好迳头故事,激发消费活力,将文旅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范仲淹勤政文化馆”木匾被悬挂起来,有望于国庆假期开放。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张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