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党建、红色、邻里、熟人、文化”,在“美好社区方法论”2024年黄埔区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社区”智库大会上,来自广州、珠海的5位社区书记每人用一个词概括出自己在社区治理中运用的“招式”。这些社区包括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生态宜居公园城市街区、“邻距离”熟人社区、广州最具文明风尚社区以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代表。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广州市黄埔区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携手广州创新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在黄埔区民政局的支持下,举办2024年度“美好社区方法论”研讨会。大会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一百余个街镇、村居代表参与,现场参会人员120余名。
智库观察共识社区治理痛点
广州市创新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良广博士以《“ 汇聚良策·广识社区”——2024年案例发布与社区观察发现》作主题演讲。张良广剖析了当前城乡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智库解决方案。
张良广指出,发现真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研究院在2024年深入多个地市区、各类型城乡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与课题研究,并将研究发现总结提炼为智库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涵盖了国家级试点赋能、基层社区空间策划设计、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培训、乡村振兴美丽庭院、经验总结与宣传推广、头部经验推介等多个方面,还涉及了邻里合伙人、嵌入式服务设施运营中心等新领域实践探索。
在和社区基层工作者的互动交流当中,张良广发现当前多地社区赋能面临四大难题,分别为社区治理方法培训缺乏系统化、社区治理经验总结成果碎片化、社区治理经验交流分享局限化和社区治理经验传播形式单一化。为破解上述难题,研究院提出构建“培训+实训+督导+顾问咨询”陪伴式、共创型的赋能机制,设计并开展了“社区治理方法展”“线上线下主题培训”“美好社区方法论主题研讨会”等赋能活动,也和各街镇、社区深入合作,以“一社区一治理顾问”“社区治理观察站”等形式为基层社区提供全方位、全陪伴的智力支持。
社区书记共话基层治理实践
如果给你五分钟,你能把社区治理的经验讲清楚吗?你能讲好社区的故事吗?在“社区五分钟”环节,五位社区书记,围绕社区治理工作,谈经验、讲做法、提思路,开门见山、直击主题,金句频出。
黄埔区红山街广冶菠船社区书记甘少芬以旧楼加装电梯、成立物管会解决社区物业问题两个案例,说明了打造“熟人社区”关键在于营造熟人氛围,以“熟人”服务“熟人”。
增城区永宁街凤凰城第二社区书记吴家玲分享如何以党建引领打造“五好邻里”创熟工作法,打造“邻里好榜样”引领群众、打造“邻里好课程”服务群众、打造“邻里好组织”动员共建、打造“邻里好文化”凝聚群众,用“五好邻里”激活社区治理邻聚力。
天河区车陂街旭景社区书记郭艳红分享如何以文化赋能社区治理,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擦亮龙舟非遗文化、打造儿童友好文化、培育多元志愿服务文化”等品牌,守护文化“传家宝”,打好治理“组合拳”。
白云湖街海苑社区书记岑颖欣分享如何将百年“十人团”这份独特的红色基因传承下来,撬动更多资源、团结更多群众服务社区,延伸治理末梢,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提供独特的“海苑样本”。
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会同社区党委副书记罗日明分享打造“会集英才,和而不同”党建文化品牌,党建带妇建,发挥“大学小镇”优势,以“创美庭院”为重要抓手,打造大学小镇“我为庭院代言”、共享庭院、“一家一品”新业态、乡村振兴巾帼成长基地等品牌,让美丽庭院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引擎”。
现场咨询共议治理解决之策
研究院顾问咨询团队与现场基层社区工作者,开启了令人期待已久现场咨询环节。现场观众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社区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社区治理如何实现多元共治”“缺乏内部资源的社区如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如何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持续性赋能”等。研究院专家们结合深耕各类社区的成功实践案例,就现场观众的提问一一做出解答。
现场咨询的尾声,研究院专家们分别用一句话给现场的基层工作者们分享社区治理的心得。张炯主任提出,社区不缺资源,缺乏的是发现资源的眼睛与整合资源的策略。社区需要集中力量办“小”事,放大资源使用效应;吴肖彬主任提到,只要我们把能做且能做好的事放大给群众看到,就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张良广院长建议书记们要善用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同时发动街道、群众等多方力量共同经营美好社区;杨煌副院长最后总结,有美好的想象力才有美好的社区。
活动最后,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埔区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总监张茜代表主办方作了总结和答谢。她提到,“社区治理方法展”自2023年起,已走进广州十多个街道及社区,持续对中国式治理经验开展总结提炼与视觉呈现;她呼吁,“美好社区方法论”研讨会,作为一个持续性的城乡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平台,未来将与不同城市、不同县区、不同镇街合作举办,邀请更多的高校学者、智库专家、社区书记对话交流,共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社区的创建。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