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更悦民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中山实践树品牌赢口碑

便民更悦民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中山实践树品牌赢口碑
2024年12月26日 16:06 新快报

新快报讯 12月24日至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2024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广活动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25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旅系统相关负责人、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济济一堂,聚焦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最新发展态势,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4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广活动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李红云/摄

本次活动上,广东省中山市、上海市、江苏省扬州市、河南省信阳市、湖北省武汉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地代表分享了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典型经验,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精神内核、建管模式、服务特点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山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典型经验分享。李红云/摄

现场交流访谈环节,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发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广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波等专家进行点评。

近年来,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成为城乡文化发展的新亮点。而中山市率先在全省打造共享型多功能复合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成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69家,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带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山给其印象最深刻的是乡村书房的建设。“在地的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怎么能够形成新的空间,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但中山在这一块走到前面,将在地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形成一个我们可以感知、可以认知、可以进行体验的一个空间,我觉得中山这块是做得非常好的。”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波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李红云/摄

对于中山市未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陈波向记者陈述了自己的想法。“第一是打造农文旅的融合空间,就是将中山现有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等等相关的资源系统整合,形成我们所认知的一个统一的、以文化+为基础的整体文化空间。第二要打造成人文社交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绝不仅仅是文化人自己的东西,是我们所有人,作为中山的老百姓、我们自己的一个人文社交的一个场所、一个空间。通过这一社交场所,能够让老百姓感到自我情感的释放。”

“这是我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认知,能够形成自己对整个美好生活的一种系统性的把握,我是这么认为的。”陈波说。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唐琼同样对中山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大加赞赏。 其认为,中山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三大亮点值得在全国推广。首先是有别于其他城市主要集中于城区,中山遍布城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设置成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次是主题鲜明,以香山书房为例,不同的香山书房有不同的特色和主题,能够结合在地的资源实现发展。最后是撬动社会力量的投入,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两权分置改革方面,探索出非常有中山特色的模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广钦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李红云/摄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广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来过中山,而这次印象更加深刻。“我觉得这两年中山市实实在在地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获得了很大进步。这种触手可及的新兴工业化空间,使得优秀的文化资源可以高效直达基层,增强了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个给我印象是最深的。”张广钦希望,未来中山应继续勇立潮头,积极探索非基本公共化服务优惠提供制度等改革举措,为全国多积累一些经验。

广东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现场展示。李红云/摄

活动期间,与会领导嘉宾还前往中山市华侨公园香山书房、荔景苑香山书房实地调研,并对中山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山市在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持续推动公共文化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香山书房的迅猛崛起便是其生动写照。据悉,2024年1至11月,香山书房人流量近326万人次,图书外借量同比增长4.25%,活动场次达800场,服务人数超22.6万。中山市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公共文化服务新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