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进入盈利期”受质疑,“公司被贝壳收购”成泡影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贝壳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终止收购爱空间,其理由是“经慎重考虑达成交割条件的不确定性等因素”。而几乎是去年同期,爱空间满怀信心地展望与贝壳的合作前景:“2024年将是公司的转折年,开始进入盈利期。”出人意料的是,去年上市装企的业绩表现普遍惨淡,曾经的“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遭遇股东减持、五六折抛售总部大楼,地方性装企也相继传出经营不善的消息。进入新年,家装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反垄断只是托词?
贝壳宣布收购爱空间一年后放弃
近日,贝壳发布“终止建议收购空间智慧所有余下股权”公告。公告称,2024年12月23日,贝壳决定其附属公司贝壳美家终止与空间智慧装饰装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间智慧”)及其所有现有股东(不包括贝壳美家本身)的股权收购协议。按照公告,提议的收购事项将不会进行并已终止。截至公告日期,贝壳方面并没有支付或应付任何收购事项的对价。
这笔收购案最早由贝壳于2023年10月披露。彼时,贝壳宣布与爱空间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收购完成后爱空间将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交易对价不超过15.5亿元人民币。公告称,视交割条件的完成情况,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据公开信息,空间智慧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提供一站式家居装修服务的供应商,通过旗下品牌“爱空间”服务覆盖了14个城市。2014年至2018年,爱空间凭借“互联网家装”概念走红资本市场,先后进行8轮融资,其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品牌,包括链家、顺为资本、景林投资、大自然家居、天地壹号等。
一年之后,贝壳终止收购爱空间,对此,爱空间创始人陈炜给出的理由是:“本次收购因可能产生行业垄断风险而未能通过反垄断审批,经过双方友好协商,爱空间和贝壳一起终止了此次并购方案。”
然而,市场部分声音认为,据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家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5万亿元至3.8万亿元,按照贝壳家装业务的营收情况,即使加上爱空间全年10亿元左右的营收,总规模也仅在200亿元左右,与目前的市场规模相比还远远达不到行业垄断的程度。
“‘反垄断’只是个借口,贝壳终止收购爱空间有多方面原因。”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家装委员会主席韩军向新快报记者指出,相较贝壳此前收购的圣都家装,爱空间已经建立了一个从流量到施工再到口碑的闭环系统,不那么缺乏流量。另一方面,爱空间是区域性公司,主要辐射范围在北京,在其他区域的影响有限。站在贝壳的角度,或许更愿意收购交付能力较强的传统装修公司,后者大多缺乏流量和营销,贝壳可以将其进行全面整合。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持相似观点,他认为目前各地装修市场的竞争比较充分,即使贝壳收购了爱空间,也谈不上垄断。从贝壳发布该收购公告到此次发布终止收购公告,过去一年,其中的变数较大,背后的原因或与这些方面有关,比如贝壳有可能调整装修业务的布局,尤其是对北京市场的调整,贝壳现有装修业务的综合运营质量,爱空间的成长性与盈利能力等。
经营表现“两副面孔”
爱空间盈利能力受质疑
收购案告吹,再次令市场关注爱空间的盈利能力。据贝壳此前披露的数据,2021年,空间智慧(爱空间)实现总营收13.76亿元,税后亏损约2500万元;2022年总营收13.85亿元,税后亏损约9300万元。且2022年公司的营收增长率不足1%。截至2023年6月30日,空间智慧的资产总额为4.21亿元,但其资产净额却为-3.99亿元。
爱空间披露的数据则比较亮丽。爱空间装修服务微信公众号于2023年7月发布的一则文章显示,爱空间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58%。另外,创始人陈炜于2024年在公司内部新年致辞中透露,2023年公司完成了19.1亿元的回款,同比增长40%;他补充说:“2024年是公司创立10周年,是其转折年,开始进入盈利期,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不过,有行业人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回款和实际收入是两个概念。通常装修公司签合同到完工之间大约有45天的时间差,有可能很多客户交了款以后并不急于动工,但装修公司已将这部分资金计入公司报表中,按理而言这部分并不能算实际营收。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交和投诉平台[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爱空间如同其他装修公司一样,是不少消费者密集吐槽的对象,投诉的问题包括增项、质量堪忧、虚假宣传、退款难等。比如有消费者声称,爱空间宣传的“全程0增项”,即合同签完后不会再增加费用,可后续部分施工程序却要多交钱。还有消费者吐槽,施工完成后,才发现爱空间设计人员提供的房间布局方案违反住宅设计规范,导致费用损失,该公司对此却拒不承认过错。
对于爱空间近年的业绩和经营等情况,新快报记者根据其官网公开的联系方式分别致电客服和广州门店提出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回复。
追求规模扩张已不适用
家装企业需确保财务健康
从此前披露的2024年三季报来看,各大上市装企的“成绩单”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超过10家企业营收或净利润下滑。另外,新快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俏业家装饰、九生跃装修、领象装饰等地方性装企也相继传出经营不善的消息。
实际上,囿于存在工期冗长、产业链长、偷工减料、产品价格不透明等诸多行业痛点,家装行业是典型的“大行业、小企业”。邓超明表示,有一些全国性龙头家装企业的规模能做到几十亿元,覆盖上百座城市,但数量上相对较少,成长难度大,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装修业务较复杂,要实现规范化运营,其店面、团队等投入较大,项目执行周期与链条又很长,利润并不高,导致经营难度较大,无法实现快速并且健康的扩张。二是装修企业运营系统与能力的可复制性比较差,同一家装企在某个城市做得很好,同样的产品与项目执行方式复制到其他城市,不一定能做起来,这种因素影响了装企的壮大。三是品牌效应尚未达到非常强的程度,大部分装企只是在本地或者几个省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够获得客户的青睐,但在其他省份往往缺乏品牌影响力。市场开发投入较大,也影响了规模的扩大。
他进一步表示,昔日发展良好的地方龙头也出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可能是向新城市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出现亏损,进而拖累整家公司;或是部分加盟的城市出现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团队出现失联、跑路等问题,而总部又无法托底提供已签约项目的退款或施工履约,那么就可能严重打击品牌声誉,导致信任危机,波及更多城市。
“干装修干到后面就是一笔糊涂账。”有从业者直言,装修公司当前普遍不赚钱,爱空间也不例外。按照以前行情,装修公司的毛利大概能做到40%,但现在市场竞争加剧,毛利只有15%至20%,不少企业只能以低价噱头吸引客流。
值得注意的是,看似一片狼藉的家装行业,目前仍不断吸引新玩家跨界涌入,其中不乏字节、阿里、京东、百度等知名企业。比如,前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创立了智能住宅品牌栖息地,并于2024年4月宣布完成天使轮、Pre-A轮融资,累计金额达6.53亿元。在市场看来,过万亿规模的家装市场依旧潜藏巨大可能,通过解决规模效应的问题,或能实现商业的成功。
而跨界者众多,铩羽而归的也不少。部分行业人士认识到,昔日装修公司追求规模扩张的做法如今已不再适用,公司更需要确保财务健康和业务的稳健进取,以及提高口碑运营,才能实现持续经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