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能打是我本性,吉祥是我真名

广东醒狮:能打是我本性,吉祥是我真名
2025年01月11日 14:49 新快报

2021年的电影《雄狮少年》海报。

中国不产狮子,但狮子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却占有重要地位。

只要留心,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民间绘画、雕塑和艺术表演中,我们都很容易看到狮子的形象。如高门大宅门侧镇守的是两尊石狮,形容妻子厉害用“河东狮吼”,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叫“红烧狮子头”,一种宠物犬得名“狮子狗”……春节前后,狮子更是广东民俗中抢眼的角色。在岭南城乡各地,都能看到此起彼伏的舞狮表演,跳跃、上凳、采青……那也许是最讨孩童欢心的节目。

01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一位署名为“廷”的人在《现象报》上撰文,对广东的舞狮进行了思考:

百粤舞狮之举,盛极一时。各舞馆均有狮戏,凡地方有庆会,均往参加,号曰醒狮。民国新年当局以其滋扰生事,曾一度禁止,旋以地方太平,闾阎安堵,复准再演,踵事增华,比前清时为尤盛。考舞狮之制与《周礼》方相氏之举行傩礼相似,然狮乃热带动物,彼时未闻其种传入中国,疑即古之狻猊,为山林猛兽,能食虎豹者。又考《旧唐书・音乐志》后,周武帝时创造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缀毛为狮子,人居其中,象俯仰驯狎之态,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引逗之状,五狮子各依方式就位而舞。今则无所分别,祇以白须者为老,黑须者次之,武馆出狮则以须之色彩论资格,而弄狮者亦改为僧人之形,头戴面具,手持蒲扇,以为先导。盖罗汉中有伏狮僧人以状其态云。

中国舞狮的起源颇早,已经可知。然而对于详细的情况却有很多种说法,其中大部均为民间传说,多不足信。目前学术界认为,中国舞狮的起源大约在汉末魏晋这段时间。

张延庆在《中国舞狮的起源与文化演变》中表示:“可以肯定的是,这项古代民间艺术早在南北朝时就已存在,而且舞狮到唐代后益加盛行,无论在宫廷、军营还是在民间,舞狮均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当时有许多的诗词歌赋都曾描述过,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白居易的《西凉伎》了,其中写到: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如此看来,当时舞的狮子已相当考究了,而现代的舞狮就是以唐朝的模式为雏形的。可见,中国舞狮起源于汉而成形于唐。”

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纳出土文物,证实唐代已经有舞狮。

不过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舞狮很可能只在达官贵人之间流传。蒋明智在《佛山“醒狮”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中表示:“我们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的记载中也发现,舞狮这种大型的游艺活动只存在于宫廷……甚至元代也不例外……由此,笔者很怀疑,在元代以前,舞狮主要是被皇帝所垄断,民间舞狮极为少见。査阅元代以前的历代岁时笔记和地方志民俗资料,均无民间舞狮的记载,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猜想。”也有学者认为,民间舞狮在宋代就趋于兴盛,因为《宋史·志第九十五》载:“百戏有蹴球、踏蹻、藏撅、杂旋、狮子……”

宋《百子嬉春图》,下方有儿童舞狮形象。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体来看,中国的舞狮从宫廷发端,而后过渡到民间,逐渐遍布大江南北。也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广东的舞狮是从中原传来,但详细的时间节点暂不可考。

蒋明智认为:“到了明代,岭南才有舞狮的出现。”据《佛山忠义乡志》载:“(八月)望日,谕祭灵应祠北帝,仪同春仲……灵应祠前,纪纲里口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乃罢。相传黄萧养寇佛山时(明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守者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贼疑不敢急攻,俄竟遁去,盖兵智也。后因踵之为美事,不可复禁云。”他解释,“扮故事”就是主要包括敲锣打鼓和舞狮在内的民间迎神赛会游艺,由于是人装扮成狮、象、鱼、龙等。

可以肯定的是,至明代成化未年,舞狮已遍及海南。正德《琼台志》载:“(上元)装僧道、狮鹤、鲍老等剧,又装番鬼舞象。编竹为格,衣布为皮,或皂或白,腹闭贮人以代行舞。”那时,海南是广东管辖,属偏远地区。稍后一点的明代王稚登的《吴社编》也记载了苏州的情形:“(广东)狮子金目熊皮,两人蒙之。一人戴木面具,肖月氐奚奴,持绣球导舞。两人蹲跳按节,若出一体。”可以推测,舞狮在广东也相当流行。

舞狮传入广东之后,在各地都有发展,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佛山。

明清时期,佛山经济发达,会馆林立,其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称雄南国。加上民众又喜“迎神赛会”,在浓厚的庙会氛围中,舞狮这样具有吉祥辟邪活动自然有很好的土壤。据《广东省地方史志》记载:清末的佛山南海县各镇醒狮表演十分活跃,仅1900年春节各镇举办的“醒狮生菜会”就有1779头狮子、21037人参加。

02

2006年5月20日,由佛山、遂溪、广州申报的狮舞(广东醒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介绍是这样写:“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镇、乡村群众性的狮艺普及也盛况空前。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严格地说,这段文字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如“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这里的“醒狮”其实指的是“舞狮活动”。因为与明代出现的广东的舞狮相比,“醒狮”这个名称非常年轻——很可能是清末民初之后才出现。

广东舞狮在清代名字是“瑞狮”。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因为粤语中“狮”与“输”谐音,因此为图吉利将“狮头”称为“圣(胜)头”,舞狮于是也称“瑞狮”。

在清末民初,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剧烈转变。面临列强侵略,国人思变图强,1900年前后中国“睡狮”的言论突然盛行。很自然,人们都希望中国这“睡狮”早日觉醒自强。因广东话中“瑞”与“睡”音同,有舞狮团体在那样的背景下遂将“瑞狮”改名为“醒狮”。

在1907年第五期《时事画报》中有一幅名为《运动会》的插图,其中就有广东舞狮的形象,而旁边旗子上书“瑞狮”二字。这可说明当时广东的舞狮未普遍有“醒狮”之名。查询《广州市政日报》,最早的“醒狮”出现在1931年2月,似可证“醒狮”之名是民国后的事情。

1907年第五期《时事画报》上的舞狮,旗子上书“瑞狮”。

《运动会》这插图的配文也很有意思:“近年粤省两开运动,无论官办民办,皆欲使国民有尚武之心……然运动会不自近年始,在昔亦有之,特其名异耳,如粤人之舞狮是也。此风城乡皆有,青年之好身手者,恒百十成群,共出一狮,若采青、若过桥、若上楼台,一举一动,悉有桥段在内,习技击者,一望就知优劣。此(舞狮)亦有运动会之意也,独惜忘公愤而勇私斗,往往以此肇衅,则不知教育之害矣。”

这段配文有一些重要信息:一、清末广东舞狮“城乡皆有”,很盛行;二、采青、过桥、上楼台已经成舞狮的表演内容;三、舞狮者有“好身手”“勇私斗”。

回溯广东舞狮的发展历程,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以民间自卫组织——武馆作为其承载主体的。舞狮者则多为流窜于乡野和市镇之间的手工业者、无业游民或者临时雇工,他们身手矫健,但文化知识素养一般较低。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彭伟文通过研究认为,清代广东诸多武馆的主要功能不是修习武术,而是作为劳动者互助网络而存在的。从大量史料来看,清代的武馆与行业组织相结合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黄飞鸿最早的武馆——务本山房就是在广州铜铁行的资助下开设的,而他的首徒梁宽原本是打铁铺的学徒。一般武馆都有“狮会”设立,在练习武术之外,他们会刻苦学习舞狮,很容易形成一个紧密的小团体。

在广佛两地周边,各个武馆之间因武术流派、师门传承不同,常常发生相互倾轧和械斗,这些因素都使得醒狮队伍是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的群体,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所以才感叹:“独惜忘公愤而勇私斗,往往以此肇衅,则不知教育之害矣”——这也是舞狮“一度被禁”的主因。

佛山舞狮在造型上受戏曲影响,可能与那个时代的背景有关。毕竟在文化素养较低的基层,戏剧是最生动的模范,而且在当时对关老爷的崇拜也很盛行。据介绍,佛山狮头主要是模仿三国英雄刘关张的脸谱制作,后来又增加了赵云、马超、黄忠等样式狮头。据介绍,“刘备狮”要装扮成白脸、黄脸或粉红脸,“关公狮”装扮成红脸,“张飞狮”为黑脸,“赵云狮”为银色或青色脸,“黄忠狮”则为黄灰相间的脸。此外,还有红底二花脸、黑底二花脸、五彩二花脸、七彩二花脸等脸谱。

佛山狮头中的张飞狮(左)、刘备狮(中)和关公狮。视频截图

不同颜色的脸谱再配以不同的装饰物。如在刘备狮的双腮上,加上一个会震动的“帽球”,狮额正中装饰一块明镜,以表现威猛、正气的效果。关公脸则配以大红彩球和白胡须、梳仔眉、金鼻金角,还加上几条“额头根”,以表现他的仁义忠勇、成熟稳重。

03

早年,醒狮与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学习表演醒狮而言,习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在扎实的武术功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醒狮表演各类高难度的动作。因而当初醒狮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之列时还引起一些争论。实际上,舞狮是兼具舞蹈艺术性与体育竞技性于一身。

据业界的一些传闻,黄飞鸿也是舞狮的高手。他以表演狮子出洞、狮子滚球、狮子采灵芝、狮子楼台、狮子吐球等狮艺著称,其中飞佗采青更称一绝。飞铊类似于武术中的绳标,前为一个有棱的尖铁锤,后拴一根长绳。采青的时候飞铊从狮口中飞出,缠住所采之青,然后带回狮口中——这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做到。据朱愚斋《黄飞鸿江湖别传》所述,黄飞鸿所擅长的醒狮飞铊采青之技,只有英年早逝的梁宽熟练演示过。后来,这一绝技就失传了。

2024年,深圳孩子们在练习舞狮。新华社发

广东醒狮并非一开始就有惊心动魄的表演。相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醒狮表演一直在缓步不前的境地。

据原南海区体育总会主席关润雄回忆:“以前(20世纪80年代前)高难度动作很少的,主要是注重功架。那时候表演一套舞狮需要半个小时以上,重复动作很多,看起来有点沉闷,很没有意思,感觉传统醒狮表演不行了,我就编写了比赛规则,那时的思想就是想搞比赛。”顺德的醒狮传承人梁泰豪也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前没有什么比赛,全都是传统的东西,按我的理解就是重复的动作多,表演一个套路一般要个小时左右。以前是没有什么高难度动作的,只有踩木盆、在高凳上做动作,以及叠罗汉。”其实重复动作的沉闷表演如今在一些地方的舞狮还是可以看到。

80年代后,佛山醒狮在发生明显变化:舞狮的重复动作有所减少,惊险动作的数量进一步增多。这也是广东醒狮积极进取的一面。

在1984年希尔顿杯比赛中,澳门罗梁体育总会醒狮队通过采用新狮具、新步法和新鼓乐获得了冠军。业界人士立即注意到罗梁体育总会的改进:把狮尾改短,狮被改短为六尺,用新物料制作狮头;在鼓乐方面创制了一套“遍地金钱鼓”;还创制了“二人担水”“金玉满堂”“鲤跃龙门”等青阵,使表演更加丰富。很快,这些改变被同行学习借鉴。

麦边龙狮团负责人张志华回忆:“90年代初出国参赛,看见别人在跳梅花桩了,我们回来后马上改革。登青就不要了,改成走钢丝。这些年南狮一直在改革,变成了南狮北舞。北狮的动作很多,金鸡独立、夹腰、坐头啊,这些都是,我们肯看人家北狮,向他们借鉴,所以我们的狮子变化多,那些人追着来看我们的狮子。”

中国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蚝业黄连胜醒狮团队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现在最令观众惊叹的高桩表演,也是从马来西亚学来的。有人认为,高桩舞狮是1984年起源于马来西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扬和传播。其创始人是号称“马来西亚狮王”的萧斐弘。不过有学者研究之后表达了另外的观点:中国北狮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有“梅花桩”的表演,这些“梅花桩”在不久就传播到东南亚,因此萧斐弘的高桩舞狮说到底源头还可能是中原。

在与时俱进方面,广东醒狮一直没有缺席。现今的舞狮正在逐渐脱离武术的影响,以适应表演和运动竞赛的需要。麦边龙狮团张志华说:“传统狮的下桩功夫是看你马步的,后面改了之后,就出现了踩大腿,双腿踩大腿、单腿踩大腿、金鸡独立、夹腰、坐头,这些都是北狮里面的动作,变成了南狮北舞,武术的东西淡了,训练方式注重练体能、练蛙跳了。”

在这种情况下,舞狮变成了一项不依赖武术根底、只需要强化训练就可以表演或参赛的竞技活动。“没有学过武术的,也能够拿到舞狮的冠军了”。

从积极的角度看,可以参加并愿意参与的人就更多了。

撰文:新快报记者 邱治

参考资料

谢中元:佛山醒狮技艺高难度化变迁考察

蒋明智:佛山“醒狮”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赵萱:论广东醒狮的多元传承路径

蔡晓君:广东人有关“醒狮”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肖海明:佛山醒狮研究

谢明川:南狮运动解读

张丽莎:南狮运动历史演进及发展趋势研究

羊城晚报:广东醒狮:始于江湖,威震八方

新疆日报:舞狮,千年前从西域传入中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