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东地区自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砚的流变和传承是怎样的,这个展览梳理了!1月14日,“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幕。
双龙戏珠砚
天津博物馆的83件/套展品来广州出差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数量276件/套,精选广东地区出土砚及文房配套文物193件/套,天津博物馆藏传世名砚精品及文房配套文物8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量62件/套。通过190余件/套层位明确、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出土砚呈现广东地区自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砚的流变和传承,以“砚”这一承载华夏文化精髓的专题为切入点,生动讲述广东地区的砚文化故事。
1月14日,“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幕。
广州地区70年考古发掘出土的砚出来“营业”
展览分“砚之流变”“砚之材工”“砚之人文”“砚之传承”四部分。“砚之流变”以广州地区70年考古发掘出土砚为主体,兼纳广东省内其他区域的出土砚,首次系统梳理了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两千余年来的形制流变及砚文化传承脉络。从砚出土背景及其相关文房器具配套等多元视角,深入挖掘背后所蕴含文化内涵。“砚之材工”透过盛世名砚对材质与制砚工艺的极致追求,探寻成就一方佳砚的奥秘。“砚之人文”借由砚上的雕刻题铭,洞察使用者以砚寄托情思的精神世界。“砚之传承”,经由砚研究历史、砚拓技艺以及制砚工艺传承的追溯,重拾砚文化传承脉络。
“砚之流变”以广州地区70年考古发掘出土砚为主体,兼纳广东省内其他区域的出土砚,首次系统梳理了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两千余年来的形制流变及砚文化传承脉络。
如果分辨一方好砚?
记者发现,展览的展示手段多元,如以科技检测分析辅助传统考古类型学,研究砚、墨的材质,进一步挖掘广东地区出土砚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集合南北名家收藏,集齐盛世名砚砚材,让观众了解一方好砚的标准;为增强互动体验,融入多样化的情境展示,不仅复原书写场景,还邀请真人视频拍摄,讲述砚的流变,在场景中还原砚的使用,让砚文化真正“活”起来;为了充分呈现制砚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特别邀请中国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及其子柳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程均棠及其子程海锋、陶瓷工艺师刘雷等加盟展览,复刻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砚文物,并携砚参展,让观众能通过亲自使用复刻的古砚,近距离感受传统制砚技艺与时代创新融合的独特魅力。
多样化的情境展示,不仅复原书写场景,还邀请真人视频拍摄,讲述砚的流变,在场景中还原砚的使用,让砚文化真正“活”起来。
多样化的情境展示,不仅复原书写场景,还邀请真人视频拍摄,讲述砚的流变,在场景中还原砚的使用,让砚文化真正“活”起来。
多样化的情境展示,不仅复原书写场景,还邀请真人视频拍摄,讲述砚的流变,在场景中还原砚的使用,让砚文化真正“活”起来。
配合本次展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开发设计了配套文创——“云龙纹文创端砚”,以2013年出土于广州市珠光路粤海地产工地的清代端石云龙纹砚为原型。文物磨用至穿孔,真实反映广东地区两千余年来以实用为首的观念。砚额雕刻“苍龙教子”类纹样,具有吉祥美好寓意。此文创端砚由中国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及其团队精心雕琢,兼具观赏性和实用功能。另外,选取多款反映砚文化历史和时代流变的砚台,结合砚上雕刻的吉祥纹饰,与中国传统习俗、节日相融合,精心策划了“福袋”大礼包,内含“才华横溢”幸运福、“妙笔生花”贴纸、“万事如意”利是封及“大吉大利”文件夹等等,每一份文创都蕴含着深厚的砚文化底蕴与吉祥寓意。
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5月19日
展览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
采写:新快报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穗文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