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转让激增 多方机构争相掘金个贷不良资产“蓝海”

挂牌转让激增 多方机构争相掘金个贷不良资产“蓝海”
2025年06月16日 00:00 新快报

近年来,经济环境波动与信贷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致使银行资产质量所承受的压力持续攀升。在此情形下,加速处置个贷不良资产成为银行业内的普遍共识。

今年一季度,多家金融机构借助银登中心不良贷款转让平台,批量挂牌个贷不良资产包。个贷不良转让业务在这一季度的不良资产市场中表现亮眼,凭借超高占比与迅猛的规模增速,脱颖而出成为绝对主角。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业务自开展至今已有4年,从最初小心翼翼地“试水”,逐步发展成为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重要板块。随着不良资产规模扩大、需求增多,不良资产交易服务愈发活跃,正成为市场掘金的新“蓝海”,吸引各方目光并挖掘潜在商机。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市场现状

个贷不良资产包挂牌成交量暴增

6月11日、12日,平安银行连续挂出了16笔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其中最大的一笔个人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将近9亿元,挂牌起始价格不到4000万元,还不到0.5折。该项目涉及的交易基准日为2025年4月9日,资产笔数、借款人户数为59141,从五级分类情况看,该项目已损失24707笔,加权平均逾期天数2024天,已超5年。平安银行在备注中补充,该项目高达3300多万元的其他费用中含信用卡年费、刷卡手续费、取现手续费、诉讼费、公告费等相关费用。

6月还未过半,平安银行就已经在银登中心发布了35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面对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银行正打响资产质量保卫战,加速“清仓”。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在银登中心上寻求转让个贷不良资产。

消费金融公司也是转让个人消费贷不良项目的主力,今年包括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都有较大规模的不良贷款转让项目。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贷不良资产包共有206单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公告,而在2024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仅为66单。在已成交的159单转让业务中,含个人不良贷款转让128单,占比高达八成。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成交额从去年一季度的34亿元增加到今年的370.4亿元,同比激增760%。

步入第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挂牌量和成交量仍在持续增长。截至6月12日,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项目已累计挂牌340单,成交149单。其中,仅5月至今不良贷款项目的挂牌和成交数分别为261单、88单,而去年二季度,挂牌和成交项目数分别为224单、174单。

具体到业务结构,个人消费贷以268.2亿元的规模领跑,占比高达72.4%;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贷款规模分别为51.9亿元和50.1亿元,占比分别为14%和13.5%。从增长态势来看,本季度个贷批转业务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327.4亿元,其中消费贷贡献了增量的82%。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增多、速度加快,一是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扩容,更多机构获得批量转让许可;二是理念转变,过去一些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催收等方式来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现在更多金融机构为了提高处置效率而选择批量转让;三是部分业务如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业务不良资产有所增多,导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需求增加。

平均折扣率跌至地板价

消费贷不良资产暴增,在多家银行的年报中也有体现,2024年多家大行的消费贷金额与不良率占比同比上升。例如建设银行2024年的个人消费贷款约5300亿元,同比上涨约11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金额约57亿元,同比增加21亿元。交通银行同样呈现类似态势,其2024年个人消费贷款约4100亿元,同比上涨71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约50亿元,同比增加23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前期零售业务风险的暴露,今年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重点会从对公转向个人贷款,挂牌转让将会成为主流,这也符合政策鼓励方向。

市场出清需求的集中释放,刺激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包转让规模和挂牌的增长,但进一步压低了转让价格。银登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环比分别下降0.7个、0.4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0.5个、1.9个百分点。按资产类型来看,个人消费贷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较低,仅为3.8%,而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本金回收率最低,仅为5.8%。此外,个贷不良逾期时间越长平均本金折扣率越低,逾期一年以内的不良资产平均本金折扣率约为12.6%,逾期一至两年约为6.8%,逾期五年以上约为1.8%。

6月初,在中邮消金一口气挂出的20条不良资产转让公告中,最大的一笔个人不良贷款本息总额将近3.3亿元,而挂牌起始价格仅为439万元,转让价格低至0.19折,从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看,该笔不良资产逾期天数超过4年。

董希淼指出,个人类不良贷款本息“折扣率”走低,从客观因素看,个人类不良贷款笔数多,单笔金额小,多数贷款逾期时间长,回收难度大,因此转让价格较低;从主观因素看,金融机构为加大不良资产处置,释放更多金融资源,减轻发展包袱,有动力以较低价格加快转让速度。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当下不少不良资产包的市场平均成交价低于1折,但这并不代表银行吃了大亏。不良资产大多是历经多轮催款仍无法收回的款项,“逾期时间越久,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能力往往越弱,回收难度也就越大,所以定价打折也是必然的”。一个逾期5年的贷款包,很多借款人已联系不上,即便打官司也得耗费数年时间,不到一折转让其实是市场理性评估后的价格。“对卖方而言,既避免了高额的追回成本,又防止资产彻底无法处置,综合算下来还是划算的”,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行业惯例来看,传统催收方式至少需要6个月周期,而逾期1年以上的贷款回收率通常不到20%,虽然通过司法诉讼能实现较高比例的资金追回,但处置时间通常超过12个月,人力投入成本也很高,更加适用于大额贷款。与之相比,批量转让兼具高效与经济优势。借助银登中心的标准化流程,单个资产包从挂牌到成交仅需约15天,加上金融机构内部流程,总周期一般不超过4个月。转让未核销的不良资产,还能快速改善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