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管芳仪:探花引蝶寻芳径

第十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管芳仪:探花引蝶寻芳径
2024年07月05日 16:46 扬子晚报

管芳仪,女,1978年生,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探花引蝶寻芳径

——管芳仪和她的绘画

荆 歌

决定把“管芳仪”作为她的新名字的时候,她开心地笑着,态度却极其认真,以后要多叫这个名字呀,她说。我很喜欢这个名字,用她老师夏回的话讲,这个名字的气息很民国。我于是也跟着她一起认真起来,当即把微信名改了过来,并且很自然地叫她芳仪,几乎瞬间就忘记了曾经那个确实非常生僻的名字。不过更多时候,大家还是习惯叫她“管管”。记得第一次在饭局上见到她,车前子也在座,老车喝得高兴,便隔着很远的距离对她说,管管我很喜欢你。其实这也是我想说的话,但是老车抢先大声说了出来,我就不想再跟着说。

作为夏回的女弟子,她的绘画很快就出现了成熟老练并且与众不同的面目。第一次看她在朋友圈贴出一幅所谓习作,我很是惊艳。花鸟好像在中国水墨中地位不如山水和人物,但是在我看来,它常常可能是最士大夫最才女的。花鸟可能俗,但花鸟也可以雅到极致,见心见性见才华见精神。笔墨的趣味境界,寄托画家的情感修养,表达其审美高度和思想深度,这样的绘事,才是接通了艺术的本源和核心的。

我经常说夏回是画家中的画家,跟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意思是一样的,他的观念和技法,以及不断刷新拓宽自己的能力,远在一般画家之上。芳仪选对了老师,夏老师也选对了学生。芳仪潜在的天赋才华,以及她作为设计史论女博士的学养认知,在入了白雨斋师门后,自然是踏上了乱花迷眼的路径。夏回老师对她“打底民国”的定义,当然不只是针对“芳仪”这个名字,她的线条色彩都有古意,这是甚至可以往上寻迹至宋元的。

传统中国画其实在今天一点都没有衰落,反倒是更广泛地几乎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这表面上是好事,流俗也就在所难免。格调和精神,其实才是中国水墨的核心价值,无论什么时代它都是稀缺品。有了格调精神,写其心性,才有深度辨识度,才能焕发传统光彩,又彰显独立个性。

很多年前我错过了陆小曼画的一把成扇,至今想起来还觉后悔。倒不是说陆小曼画得有多好,而是那样的扇子拿在手里,是可以活泼泼感受到才女气息的。陆小曼林徽因好像早已经成为了文化界美丽的符号,民国女神,其实她们的相貌并不见得有多沉鱼落雁,但是其气质文化,经历交游,让她们的名字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符号,她们的作品自然也不只是普通的作品,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单纯的审美,而是一种复杂丰饶的文化体验。说芳仪说到了陆小曼林徽因,我想表达的是艺术欣赏自有其复杂性,而其中的才子气才女气息是我特别敏感的。甚至脂粉气风尘气天涯孤旅寂寞高楼那些人生况味在作品中的印记,都是特别动人的。而凡此种种所从何来,自然是一言难尽。

我们到底是喜欢芳仪还是喜欢她的作品,还是她谈笑间的可爱美丽,真是说不清楚。“探花引蝶寻芳径,官人乘兴行须劲。月色满中庭,绕遍回廊更阑人静。”文章写到这里,我没来由地想起了古人的这几句唱词。生命之花就那样盛开着,其画其人,有缘相见,有缘识得其摇曳风姿,那是何等的赏心乐事啊。

作品欣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