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王承昊易象绘画:横跨中西 沉思古今

第十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王承昊易象绘画:横跨中西 沉思古今
2024年07月08日 08:02 扬子晚报

——第十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主办单位:扬子晚报

承办: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时间:2024年9月20日-9月27日

开幕式:9月20日上午十点

举办地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

举办方式:线下展出,线上直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是光荣与梦想的75年,更是波澜壮阔的75年,盛世华诞,丹青筑梦,扬子晚报举办“龙腾中华,逐梦前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第十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用艺术记录改革的面影,记录时代的足迹,记录美好的图景。

本期向大家推荐的是艺术家王承昊

王承昊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毕业;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宾卡斯教授绘画材抖与技法研究班;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首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塔吉克斯坦国立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江苏当代书画院特聘研究员

2013年 “和平艺术大使”荣誉(文化部、外交部、北京市政府主办);

2014年 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佳作奖(炎黄美术馆);

2015年 比利时欧洲议会获金奖。

2016年 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23年 受邀为中国驻俄大使馆创作绘制油画《秦岭日出》500X200cm,张汉晖大使颁发收藏证书。

《秦岭日出》200X500cm 2021年

《水儿咪乐》100x60cm 2013年

中外艺评

《张家界》80x70cm2022年

水淼(文/节选):气象万千、大哉之美

有人会说为什么非要表达中国文化,西方的东西就不可以了吗?其实,西方的文化我们可以去粗取精的拿来,但是要意识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情感志趣、价值取向。因此,西方文化并非我们情感表达最终的归宿,相反只有通过自身民族文化的表达,才能真正找到表达自己内在最真实最真诚情感的最佳渠道。正如吴冠中也说过情感是有真假的。形式语言可以去仿鉴,但是承袭的东西不是自己的真情感。西方形式主义的鼻祖康德就强调艺术必须是表达无功利性的真情感。换言之,真情感只有来源于艺术家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打开它,呈现在画布上,这个也许就是最伟大的图像呈现的瞬间。

易云:“生生之谓易”。不失本心,则慧心生、灵性开,必出生生之美的作品。祝画家王承昊畅游在传统文化的仰俯之间,横跨中西,沉思古今,创造出气象万千、大哉之美的易象绘画作品。

2014.6水淼写于中国美术学院

《北冥有鲲》180x160cm 2013年  

高天民(文/节选):

承昊提出的“易象绘画”概念是建立在对中西艺术的综合判断基础上的,“易象”并不排斥现实但却超越现实,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所以,易象绘画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独特的方法论,从表现对象到语言风格和作品生成,都具有其独特和独立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艺术问题而具有了哲学的高度——其“易象绘画”本身就是面对的哲学问题。

承昊不人云亦云,亦不随波逐流,而是以其独立的思考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道路。

2021.9高天民中国国家画院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韵江南》35x70cm2019年

安德烈· 格兰奇(文/节选)

王承昊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存在的永恒和连续易变性及其瞬间秩序或无序的哲学主题,他本人的思想受到周朝的书——《周易》的影响,这是他的哲学参考点。一些同样主题的作品中表明了他的选择,当然是不容易的,通过绘画进入那个不稳定和暂时的维度,这个维度是已知世界的元素和我们的存在的特征,在双联画《诞生》和《人与海》等作品中,绘画因此成为一种工具,用来描述元素和事物的永恒流动,这种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暂时永恒状态,或者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介于空与有之间。

因此,这位“哲学”画家的作品,在他通过绘画图像的表达中,进入了抽象与具象之间艰难而艰巨的山脊,他并不觉得彼此对立,而是并将其视为世界矛盾元素的一部分,在无限可能的宇宙中,也能够相互影响,甚至将一个转换为另一个。

2022.2安德烈·格兰奇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绘画院院长(张丞相译)

《曹雪芹》68x68cm 2019年

《风雪渡人》60X60cm  2015年

刘刚(文/节选):

王承昊的抽象绘画作品具有极强的抽象表现主义色彩,并有意识在绘画作品中利用"余像"来增加自己绘画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有些绘画作品带有软抽象绘画的特征。

在软抽象绘画中,艺术家则把自己的理念、情感隐藏到那些余像的后面,把那些余像作为不同元素,并利用附加在这些元素上的传统的文化概念,巧妙地将其融入绘画之中。这样当一幅软抽象的作品展现在你的眼前的时候,你的反应也许是惊讶,也许是茫然,但当你睁大了双眼,你或许会被某些色彩、某些余像所吸引,正是那些似像非像的形象让你产生了一种视觉联想,由于文化差异、想象差异、理解力差异,不同的观者在同一幅作品前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联想,在联想之中也许你能窥见藏在画面背后的理念。

今天,经过艰难的跋涉,王承昊已经站在了一个高峰,他构建了一个自己的语言体系,成功地将抽象艺术与具象思维进行有机地融合,成功地将中国绘画的大写意画法植入西方油画艺术之中。

刘刚北京资深记者、艺评人

《乌兹别克斯坦妇女们》180x180cm2020年

王宁邦(文/节选):

观王承昊其画,当识“三味”:一如出家,面目清新,脱俗而去,是为 “色”之味;二如诵读,欲求其理,西洋技法与国画笔墨,不一而至,是为 “理”之味;三如坐禅,天人合一,中西合璧,浑然一体,难以区分,欲辨却已忘言,不求甚解反得其乐,是为“境”之味。

王宁邦南京大学博士、博士后

《丝路语》100cm65cm 2014年

《舟》80x60cm 2023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