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江苏最高奖,是他们!

祝贺!江苏最高奖,是他们!
2024年11月07日 17:52 扬子晚报

11月7日

全省科技大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南京召开

备受关注的全省科技大奖揭晓:

苏定强院士获2023年度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65个项目获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5个、二等奖73个、三等奖147个;9名青年科技人才获2023年度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9家企业获2023年度省企业技术创新奖;6名外籍专家获2023年度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深耕天文光学六十余载

苏定强院士折桂“最高奖”

这一奖项自2019年设立以来,仅有3位获奖者,堪称江苏科技奖项中的“最高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苏定强教授荣获“2023年度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今年88岁的苏定强院士,是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在望远镜和天文光学领域从事研究长达65年,是我国天文光学的先驱和领军人。他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设计制造天文观测的“大眼睛”。

苏定强院士提出并应用了多项创新理论和技术首创,包括主创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自2012年开始正式巡天到2023年7月,已获得2513万条天体的光谱,远超世界上其它巡天项目发布光谱数的总和,使我国至今连续10多年引领国际天文学大规模光谱巡天,引领中国在银河系的研究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苏定强院士带领下,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发展成为国内天文光学水平最高的基地和国际上三个主动光学中心之一,同时也带动江苏成为双折射滤光器等精密仪器的研制和出口地。为表彰其贡献,国际永久编号第1936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苏定强星”。

如今,苏定强院士虽早已退休,但在创新的路上依然步履不停。他首先提出了我国空间站的巡天空间望远镜(中国的飞天巨眼)共轨伴飞的设计思想。在总结创新路上的动力时,苏定强这样说到:“一个是自己有兴趣,一个是为了民族振兴。目标就是争取比国外做得更好,要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据了解

东南大学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41项

其中牵头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牵头获奖总数、获一等奖数量

均蝉联全省高校第一

东南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名世 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2024年,学校聚焦“学术年”工作主题,持续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创新高地;提升基础研究,助力原始突破;提升“外循环”质量,促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完善体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卓越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成果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外籍教授鉾井修一 (Shuichi Hokoi)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有哪些主要特点?

突出原始创新。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获得者苏定强院士,在望远镜和天文光学领域从事研究长达65年,主创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提升了我国天文光学水平。38个基础类获奖项目,在CA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飞控系统智能诊断等基础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高效小交换能OLED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器件效率达文献报道最好水平。通过基因治疗恢复耳聋患者听觉功能,实现耳聋基因治疗领域“从0到1”的原创理论突破。

苏定强院士

突出服务国家战略。213个应用类获奖通用项目,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791件,形成一大批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高精度力触觉传感器,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空间探测人机交互核心技术的封锁。154项成果应用于重大战略工程、重大民生工程。例如,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涂覆材料在“国和一号”、海阳核电站、巴基斯坦卡恰希玛等重大工程实现规模应用。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104个获奖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其中11个获得一等奖。9家省企业技术创新奖获奖企业中,既有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有生物药、半导体检测等细分领域的高成长性企业。它们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带动作用。

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柴人杰(左)

突出青年人才培养。获奖项目中,超过41%由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领衔完成,其中有13名“80后”人才领衔完成一等奖项目,为历年最多。9名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小的36周岁。

突出科技惠民利民。资源环境领域的19个获奖项目,形成一批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到生态修复的全链创新成果;现代农业领域的16个获奖项目,在优良品种选育、食品加工、设施农业等方面开展创新应用;医疗卫生领域的33个获奖项目,实现内外科精准治疗等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