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疫情,你的抗风险能力如何?

遭遇疫情,你的抗风险能力如何?
2020年04月02日 02:14 扬子晚报

  一场疫情,被诸多超前消费裹挟前行的我们是否该静下心来想想,量入为出,存款、保险,做好财富规划,增强抗风险能力。也只有抗风险能力增强了,我们才能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过得更从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郁华

  视点1

  疫情结束最想做什么?挣钱!

  “在过去的31年里,我的脑海里从来没出现过‘没钱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早在2月份,胡女士就曾向记者倒苦水:“当老公告诉我,他所在的公司将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薪水,所有的绩效工资都取消的时候,我真的有些慌——家里的积蓄还能支撑我们生活多久?每月6000元的房贷要一分不少地还,信用卡也得还,还有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房、车、娃,可都得靠钱养啊。”

  “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面对这个曾经一度火遍网络的问题,胡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曾经想“出去猛撮一顿”、“把购物车全部清空”、“走遍全世界”,可是冷静下来,她根本没有心思再憧憬这些所谓的“报复性消费”行为:“我也想报复性消费,但我拿什么报复?毕竟有钱,才能‘潇洒’,对吧?”

  盘了盘所有银行卡里的余额,估计最多也只够维持家庭运转两三个月。胡女士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坐吃山空,“我觉得,我现在更需要的应该是‘报复性存钱’,还是老话说得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遭遇疫情,经历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感谢生活给自己补上了一堂生动的财富管理课,疫情后将会把“理智性消费”放到第一位,努力挣钱、努力存钱才是“王道”。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另据央行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77.6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人均储蓄存款超过5万元以上。人均存款看上去很多,但一平均,不少人的存款就很有限。

  另据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我国三分之一以上家庭有消费、按揭性负债;信用卡、花呗已然成为我们主要的“信用消费”习惯。与此同时,面对“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会花钱的人,才更会赚钱”、“要学会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等等这些超前消费的口号,很多人都在持续地盲目消费。其实,量入为出,做好规划,存钱理财,增强抗风险能力,这才是每个成年人最基本的责任和能力。

  视点2

  疫情结束最想买什么?保险!

  因为医疗险签单率井喷式增长,3月19日,大都会人寿南京蓝海营业处的小娟得到了公司的公开表彰。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娟表现得很开心,“倒不是因为我业绩好得到了表彰,是真切感受到大家遭遇这场疫情后,风险保障意识提高了。”

  小娟其实入职保险行业并不是很久,从2018年年底进入保险公司直到2019年年底,她的事业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基本都是很认同你说的保险理念,但却迟迟下不了签单的决心,总觉得自己可能用不上。”2020年2月6日,小娟在微信圈宣布线上复工,之前那些迟迟下不了决心的人开始纷纷找到她,签单,签单,还是签单。短短一个月时间,找小娟购买医疗险的人数就有近20人,购买重疾险的人数也有将近10人,给她打电话咨询各种保险知识的朋友也不在少数。

  小娟的一位朋友张小姐就选择在2月份给全家人购买了医疗险,同时还给自己的丈夫配置了意外险和重疾险。她说“虽然有医保,但是有些药品不在医保范围内,而且医保报销额度也是有上限的。这次疫情让我想到,如果家里有人意外得了大病,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负担会很重,所以赶紧购买了保险。”

  “因为保险的需求和供应一直都是错位的,你买的时候可能还用不着,但是当你需要的时候可能已经买不到了。所以导致很多人虽然有了保险意识,但总是迟迟下不了决心。而一场疫情的到来,明显加速了这些人风险意识的提高,选择立刻购买一份保险。”小娟告诉记者,2003年的“非典”后,保险行业也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增长。

  “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买保险而倾家荡产,但是无可否认,有很多人因为没有保险,而一朝返贫,甚至陷入绝境!”采访结束,小娟又给记者补充发来了这条微信。

  在意外面前,合理理财是很多人规避风险的方法。记者注意到,为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大众的消费趋向,融360维度对此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今后会增加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险产品消费。选择银行储蓄、银行理财、基金的受访者分别为41.75%、32.04%、24.92%。

  专业人士建议

  现金流储备与抗通胀风险,两手抓!

  招商银行南京新街口支行的AFP理财师刘夏青表示,应对突发风险,家庭资产配置至少要做好两件事:现金流储备,抗通胀能力。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储蓄存款,留足3至6个月的生活费作为现金流储备金。其次,跑赢通胀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二大问题。怎么做?就是一定要适当配置一些股票基金类产品,懒人可做基金定投或首发新基金。这部分资金,应占到家庭总资产的30%左右。此外,在年轻还有经济能力时,还需要考虑到给自己配置养老年金,给小孩配置教育年金。最后,就是家庭资产中保险产品的配置,尤其是号称“保护伞”的重疾险。很多重疾险涵盖的疾病种类很多,从轻症开始就有赔付,其中返还型的重疾保险可做到有病治病,没病养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