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年诞生于中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之手开始,在人们印象中永远的小男孩“三毛”,其实已经87岁了。
这个只有三根头发的漫画人物形象,是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你可能不记得第一次看见三毛是什么时候,但他就像一位儿时的老朋友让人格外亲切。
《三毛从军记》
2020年11月10日,为纪念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曾联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回眸——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回眸”特展共展出张乐平的400余件作品,作品类型包括漫画、国画、剪纸、时装设计、战地速写、彩塑、小说插图等。因社会反响热烈,展览曾一度延期。
为打造“艺起前行”专题,此次中华艺术宫精选“回眸”展览重点展品与大家分享。本次线上展览带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珍贵馆藏《三毛从军记》原作。
《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是张乐平两部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是中国美术馆的藏品,而《三毛从军记》则永久留在了上海。张乐平生前将这部连环漫画全部原稿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现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品,弥足珍贵。
张乐平曾说:“以艺术的角度上来说,我个人偏爱《三毛从军记》,但是《三毛流浪记》这一本,更为广大流传。”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打破了社会的安定生活,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是一个心系民族安危的小人物,出现在《三毛从军记》里。作品讲述了1937年日寇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无家可归的三毛参军,穿着完全不合身的大号军服,神态庄重地排在队伍中,参加了新兵训练。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人小力弱的三毛不慎失手,把手榴弹投进队伍中。一声巨响后,排长露出满是怒气的焦黑面孔……
《三毛流浪记》创作于1947年。作品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这一三毛形象家喻户晓,并成为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有较强的社会讽喻和批判意义。
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等,把这个流浪儿童在旧社会的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毛在旧上海遭受的种种欺凌,唤起广大民众的同理心。
上海解放后,张乐平在漫画中依然保持三毛的儿童形象,让他在新社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健康成长。这一突破人的生理成长规律的非同寻常的艺术手法,使得三毛永远不朽。作者 李君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