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第四届“江苏好医生、江苏好护士”②

榜样的力量 | 第四届“江苏好医生、江苏好护士”②
2024年04月06日 10:10 扬子晚报

12 薛媛:用严谨敬业赢得患者赞誉

薛媛,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曾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肺病科护士长。她的科室曾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秀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和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在25年的工作生涯中,薛媛多次荣获“院优秀护士”和“优秀护士长”称号。

上午9:30,薛媛和同事童佳佳在医院肺病科病房逐个查看患者情况。当他们走进1109号病房时,发现23床的张先生(化名)正在打点滴的手背有些发红。薛媛关切地询问张先生的感觉,得知他没有疼痛感,只是手部皮肤有些瘙痒时,她注意到张先生手上使用的留置针贴膜是粘性更高但不带抗过敏效果HP膜。

薛媛解释道:“hp膜因为粘性高,导致患者皮肤过敏的几率也高。再加上夏天患者出汗等因素,皮肤过敏的可能性会更高一点。而iv3000透明敷料贴膜,具有抗过敏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贴膜,如果患者第一次用留置针,使用hp膜会过敏,我们需要及时为患者更换抗过敏贴膜,护理团队在交接班时也需要做好交接。”

每天,薛媛都会巡查病房,查看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后,她会和护理团队一起思考、讨论,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并且规范操作流程。

据薛媛介绍,最近医院骨伤科正在推进一个创新做法,一般下肢骨折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做一些康复训练,但是由于术后患者会出现肢体肿胀和疼痛的症状,机体本能反应会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的动作幅度不到位,影响术后康复训练效果。“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治疗和康复训练,我们骨伤科护理团队积极思考,正在推进冷敷的创新做法,通过使用冷敷包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肿胀和疼痛”,薛媛补充解释道。

薛媛为患者做督灸治疗

薛媛所在的护理部每个月都会与医务处一起召开联合质控会。护理工作讲究“三查七对”,“三查”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指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医务处副主任黄宝驹表示:“薛媛在工作上是个严谨且耿直的人,如果在‘三查七对’核对过程中发现问题,薛主任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指出错误,这对医生规范开立医嘱,护士规范操作都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为了彻底“三查七对”中发现的问题,护理部和医务处商讨确定了统一结构化医嘱模板,以规范医生开立医嘱。

薛媛严谨规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不是走上管理岗位后才开始的,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刚入行时的“小事”,正是这件小事让她意识到认真严谨的重要价值。“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因为穿刺技术不太好也曾经被患者投诉过。我知道自己技不如人,确实很伤心,哭过以后,我就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穿刺技术。平时用小号针头在自己的手上做穿刺练习,同时也争取急诊值班的机会,因为急诊患者比较多,静脉输液量相对较大。”

从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薛媛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25年,她始终坚持关注病房里的细微之处,她用自己专业的素养、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和对待患者真诚的关爱赢得了大家认可和尊重。

13 汤丁洁:保障生命安全的血液管家

自愿无偿献血是唯一安全的血液来源,而一袋合格的血液从献血者的血管,到最终进入输血者的血管,需要经历一段严格而复杂“旅程”,血液中心供血室就是这段旅程的“把关者”。

相对于献血车或献血小屋,血液中心供血室并不是一个公众熟悉的地方,但它却是保障供血的“管家”,也是血液通往医院的“桥梁”。血液中心供血室担负着合理保存和分配血液资源,及时全面满足临床用血的重要任务。

据江苏省血液中心供血室主任汤丁洁介绍,江苏省血液中心面向南京数十家医疗机构,为临床提供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辐照血等各种血液成分以及输血技术服务。每年,江苏省血液中心为临床供血达到35吨左右,而每年七月、八月,无偿献血的人数会处于相对低谷,血液供应会出现缺口,因此,协调各地血液资源分配就成为供血室最重要工作之一。

汤丁洁在查看血液成分保质期

汤丁洁告诉记者,每一位无偿献血者所捐献的血液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在检测合格后会被制备成不同的血液成分,转到供血室进行分类保存;供血室会综合分析各个医疗机构的用血需求,组织血液调配送到各个医疗机构的输血科;医疗机构输血科会根据临床用血需要进行最终分配使用。

“不同的血液成分保存周期不同,医院的用血需求也不同。因此清点血库的库存是我们供血室每天必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汤丁洁解释道:“供血室要按‘先进先出’原则分配供血,为了防止血液制品过期,先采集的血要先分配使用。例如血小板保存周期很短,只有五天;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保存周期为35天;而血浆保存周期较长,一般是4年。”

汤丁洁表示供血室在调配血液分配时还需要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在供血室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血液辐照。辐照血是指经过射线照射后灭活活性淋巴细胞的红细胞。未辐照的血液中含有白细胞和活性T淋巴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激活作用,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有一定危害,它会攻击患者免疫系统。经过辐照后的红细胞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就更加安全。”

供血室的工作不仅仅要保证血液供给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还要与各地血站沟通做好血液调配,平衡各血站偏型问题,保障各地医疗机构供血平稳。汤丁洁解释道:“供血室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血液采集一线提供参考,正常人群的血型结构是3:3:3:1,即10个人中,A、B、O血型各3人,AB血型1人,这也是血站最理想的血液库存比例。当血液采集出现缺口、供需失衡时,供血室就需要及时与各血站进行沟通调配。”

曾经做过五年外科医生的汤丁洁深知血液供应的重要性,如果血液供应不及时,手术技术再好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她非常重视与医院的沟通,保障临床用血供应及时,为临床手术做好生命支持。

汤丁洁说:“和医院沟通,需要具备专业的临床知识,在不浪费血液的前提下保证急救用血平衡。我们每年都要举行医疗沟通会,根据近三年的用血情况、各家医院的发展规划,制定用血计划。”

供血室既是血液中心的后方库存“基地”,也是对接前方临床用血的“窗口”,它联接着献血者的爱心和患者的生命。作为供血室的负责人,汤丁洁深知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她表示:“虽然我们不在临床一线,但我们做的工作同样重要。我们的工作就是时刻以患者为中心,24小时为医院和患者服务,及时保障临床用血,做医生和患者最坚实的后盾。”

14 王长松:医术至不易,不慕时尚,勿甘小就

他是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他带领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室获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称号;他主讲的视频课程《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被选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他就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王长松。

在王长松的诊室外,排队等候的患者们争相夸赞他们心目中的好医生。患者张女士(化名)说:“王医生态度很好,医术很高,只用了三个月就解决了我多年的问题。”来自泰州的袁先生(化名)是陪妈妈来南京就诊的,他说:“之前因为失眠来找王医生就诊,王医生帮我妈调理得很好,这段时间我妈胃疼,到上海很多大医院看过也没有效果,吃了王医生开的七副药, 我妈胃部疼痛的症状就缓解了。”

在诊室内,王长松正在为一位更年期患者问诊。王长松说:“从脉象看,你体内湿热很重,脉象细,说明体质比较虚。平时要注意不熬夜,保持心情平和,不要吃生冷和辛辣的食物。你是在更年期出现失眠的情况,平时心情如何?”交谈间,患者惊叹于王长松的记忆力,他能清楚记得患者上次就诊的情况。患者告诉王长松:“更年期后,更容易郁闷生气和急躁上火。”王长松让患者放心,他来想办法为患者调理,缓解患者失眠的症状。

王长松一边看诊,一边带教学生

倾听开解,把患者的需求记在心上;辨证施治,把提高疗效作为首要目标,王长松的医疗实践不断印证着他的座右铭——“医术至不易,不慕时尚,勿甘小就”。

王长松表示:“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都知道医术要想达到很高的境界是非常不容易的,医生不能满足于取得的一点点小成就,而应该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医术。以失眠为例,这十几年来我不断在探索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用更短的疗程治好患者的失眠。”

继承中医、实践中医、传播中医,是王长松始终坚持的三个从业使命。作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他注重提高科室整体学术水平,为实现中西医协同、造福患者而不断努力。

他表示,目前中医内科与重症医学科、介入科、肝病科、肾脏科等医院重要科室都在进行密切的协作,未来还计划在这些重要科室里开设中西医协同病房,让中医师深入参与临床诊疗工作,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比如在做肝脏介入治疗时,如果患者病症较重,体质较差,是做不了介入治疗的。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医调理增强患者体质,帮助患者适应介入治疗”,王长松解释道。

王长松也非常重视中医传承,除了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带教进修生、留学生外,他还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中医人才,即使在忙碌的门诊,他也总不忘利用门诊间隙向学生讲解典型病例。

王长松的学生们都很感谢他在教学时的毫无保留。王长松表示:“我在学校里开设了‘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课程,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超过16万人次。这些学生来自全球各地,我们把中医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他们未来就能为更多患者服务。”

王长松用“桂枝”这味温暖的中药来形容自己。他说:“桂枝是我经常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之一,无论是治疗失眠、胃病,还是调节体质,只要属于虚寒体质,我都会用到桂枝。桂枝性温、味甘,我选择桂枝来形容自己,是因为我觉得医生与桂枝有相似之处。我们要用温暖的心去面对病人,既要治疗他们的病痛,也要调节他们的心情,帮助他们尽早恢复健康。”

15 刘名芳:白衣天使的温暖守护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但是它又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一直很喜欢护理工作,‘白衣天使’这个称谓让我很向往,它让我有职业认同感,成为一名护士是我的初心。”刚刚忙完一台手术的刘名芳这样向记者评价自己的职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刘名芳

从业至今,刘名芳始终坚守着这颗初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怀揣初心,刘名芳先后参加了武汉、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疫情支援工作。她说:“疫情期间,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很多医务工作者‘逆行’抗疫,我也希望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因此当国家和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肯定义不容辞。”

在武汉抗疫期间,在每天繁重的工作结束后,刘名芳不忘总结工作经验,梳理工作流程,为后续前来支援抗疫的队友们提供工作便利和帮助。在抗疫一线,每当有队友出现不适,刘名芳总是第一时间顶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名芳说:“医务人员一心向着患者的初心是不会变的,几次参与抗疫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中国精神,大家都在无私奉献,没有一个人抱怨,非常荣幸能成为‘逆行’抗疫中的一员。”

刘名芳博爱奉献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精准的护理技能为她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称赞。手术室主管护师王楠说:“刘名芳在工作中,总能保持高昂的情绪,她的专业技术能力很强,我们手术室护理人员都要在不同手术室专科组轮转一遍,她不管在哪个专科组都能担起组长的重任。”刘名芳表示,每当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成功救回患者就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在工作之余,刘名芳和同事们也会留心观察患者的需求,通过一些“小发明”将工作中不时迸发的灵感转化为现实可行的“小发明”并投入转化应用,把护理工作变得有温度、有色彩。刘名芳和同事们发明的专利包括术中动脉保护安全束缚装置、穿脱便捷且隔离效果更好的防护服等装置设备。刘名芳表示:“现代医学发展很迅速,我们在工作中不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发明专利的办法解决它,让诊疗服务更高效,更好地服务患者。”

除了诊疗工作外,刘名芳还担任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兼职班主任。用“薪火相传、言传身教”来形容刘名芳的班主任工作最为贴切。在带教学生过程中,她以身作则,将工作中认真、负责、细致、果断的优良品质,传承给了未来的护理新人,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研究生李前萍告诉记者:“刘老师经常和我们说,有什么疑问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她倾诉。我们护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未来也会成为一名护士,刘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对待患者,需要有细心、耐心、爱心以及责任心。”

采访接近尾声,刘名芳又要回到手术室工作了,她告诉记者:“每天在工作中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能够配合医生成功完成手术,我就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16 薛浩:守正创新,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坚守医疗卫生战线19年,他用严谨细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他用推陈出新,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他就是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薛浩。

办公室里,薛浩正在与同事们讨论如何进一步推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救助政策落地。目前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救治负担依然较重,怎样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一直是薛浩为之努力的事。

目前,盐城市盐都区肺结核患者的救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2年,在薛浩的指导下,盐城市盐都区卫健委和红十字会合作推出了《盐都区困境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救助管理办法》,为降低肺结核患者家庭的负担提供了新途径。

薛浩深知耐药肺结核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负担,因此他一直在积极地为这些患者争取更多的救助政策。据薛浩介绍:“相较普通肺结核,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更长、治疗更复杂、治疗费用更高,疾病负担重的情况更加突出。继阜宁县2019年成功实施耐药肺结核患者托底救助之后,盐都区于2022年初实现耐药肺结核患者救助260元/月,大大降低盐都区耐药肺结核患者负担。”

薛浩工作中

在国家结核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薛浩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他联合县级疾控人员设计了一种“验收核查软件”,被国家结核病项目办采纳并应用于全国各地,显著提高了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过往的筛选核查方法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错漏。我们通过提出功能需求,采取多点验证的方式设计了这款软件。目前筛选核查只需要通过软件导出数据,再通过复制粘贴以及核查等几个步骤,就可以把项目点的所有问题以不同颜色列出来,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这种软件的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更便于工作的开展。”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薛浩四次支援省内外抗疫。在援湖北抗疫期间,他主导撰写了《发热门诊面对面流调技术方案》和培训教材,对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人员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社区流调员。薛浩表示:“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希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专业流调队伍。当时的工作中心就是将防控关口前移,将具体的面对面流调技术方案形成一个培训教材,便于当地流调人员培训学习,为及时做好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从事疾控工作19年来,薛浩一直坚守着他的职责。无论是在日常的防控工作中,还是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17 李明艳:用专业和爱心呵护“新生”

在产科护理岗位上坚守28年,李明艳始终将患者装在心里,用专业和爱心呵护“新生”。对于产科护理人员来说,母婴安全是他们日常工作中最关心也最重视的事情,产科护理工作虽然繁琐但并不简单。

李明艳接受采访

当记者见到李明艳的时候,她正在为产妇家属细致地讲解注意事项:“六个小时后,才能枕着枕头开始进食。到时候家属要注意,先给产妇喝一点温水,再喂一些流质食物,甜食、牛奶、豆浆等食物暂时不要吃,等产妇排气后再吃。”她的声音温暖而治愈,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面对家属的疑问,她总是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进行解答。

李明艳告诉记者,产妇产后大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是产科护理中最常见的突发情况,因此产科护理不能掉以轻心。“前不久在指导一位新手妈妈进行产后护理时,听到宝宝哭声不太对劲。过去一看,发现孩子呛到脸色发紫,想哭又哭不出来。我赶紧用头低足高位的方式把孩子抱起来,刺激孩子足底,抚摸孩子背部,帮助孩子尽快排出呛咳分泌物。孩子出现呛咳,只要能哭出来就没事,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这就很考验护理人员和新生儿家属的细心。”李明艳用一个例子向记者说明了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李明艳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差错,每天上午和下午,她都会带着学生去产科病房将所有产妇和新生儿都巡查一遍,才能放心下班。

在工作中,李明艳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她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每一位孕产妇,做到24小时答疑解惑。

“留一个电话能让孕产妇遇到哺乳和生产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我,避免他们到医院来回奔波,也让‘新手妈妈们’觉得很有安全感,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33岁的周女士在怀孕36周时查出存在羊水少的问题,羊水少在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窒息,这让周女士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李明艳知道了周女士的顾虑,一直负责地跟进周女士的健康状况。

“护士长每天都会细心地询问我的身体状态怎么样,宝宝胎心是多少。为了缓解我的焦虑,护士长让我有问题随时找她,这让我觉得很安心。”周女士感激地说:“在孩子出生后,我不知道用什么喂养方式比较好,也不知道如何做产后护理,对照顾孩子也比较生疏。我记得有一天晚上8:00左右,我乳腺炎犯了,给护士长发了信息,她很快就回复并且耐心地帮助我解决问题。”

18 李绍雷: 影像的“侦察兵”

超声诊断是健康管理流程的重要一环。超声科医生需要具备“火眼金睛”,才能发现影像中隐藏的蛛丝马迹,为发现和诊断疾病提供准确依据。江苏省太湖疗养院(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绍雷就是这样一名健康“侦察兵”。

一大早,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体检中心就十分热闹了。而超声检查几乎是每一位体检者都要进行检查的项目。李绍雷说:“体检中心的超声科医生每天早上6点前就要到岗,提前准备好各项医疗物资。不少体检者的超声检查都需要空腹进行,一般一个早上会有三十多位体检者。忙的时候,没法喝水、上厕所都是常事,通常都会从一大早忙到临近中午。”

江苏省太湖疗养院(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绍雷

李绍雷长期从事超声诊断工作,“不能有任何一点点的遗漏”是他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工作中,他对体检者进行精细检查,缜密分析影像报告,力争做出最精确诊断。为此,只要有空余时间,李绍雷就静下心来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检查诊断水平。

“以肾脏超声检查为例,规范操作是要全面覆盖脏器,不留任何死角。过去,不少超声科医生不是很关注对肾脏横切面的超声检查。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不少肾囊肿、小肾癌等肾脏小病灶都是在横切面超声检查中发现的。我们常规的肾脏冠状面超声检查存在一定盲区,为了提供更精确的超声检查,我会要求团队在做肾脏超声检查时,一定要从一端到另一端进行连续连贯地来回扫查。”

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把风险阻断在苗头。李绍雷自己是这样做的,同时作为科室管理人员,他也总是鼓励科室医生强化学习,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不断提升超声诊断的精准度。

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王凤娣告诉记者:“李绍雷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复盘深挖工作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他要求团队成员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做到规范操作、规范描述,报告‘打出去’有说服力。平时如果发现工作环节存在问题,我们就会通过病例讨论形式互相沟通,及时督促整改问题。”

李绍雷力求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李绍雷表示:“作为健康‘侦察兵’,如果我们能发挥作用,及时发现病情,做出准确判断,把可疑的病情筛出来,专科医生才能给予患者精准治疗,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也是我们超声科医生最大的价值所在。”

19 路雯: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路雯医生正忙着查房。年过七旬的付阿姨因为血压升高,慕名来找路医生看病。付阿姨说路主任技术高超,有事打电话咨询路主任,她总是随打随接,非常负责,“只要听到路主任的声音,我就很安心。”

路雯和团队的工作是通过冠脉介入手术打通患者血管,让患者重获健康。在路雯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徐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认证为“中国胸痛中心示范中心”。路雯表示:“我们医院开展这项技术在全国都是非常早的,已经有将近30年历史了,冠脉介入现存的技术手段在我们中心基本都有。”

路雯带教学生看心脏彩超报告

心脏病患者病情急、危、重,生死变化往往就在瞬息之间,这对冠脉介入医护人员的医术和责任心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些年,路雯几乎没有正常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是常态。她回忆起几年前的一个除夕夜,“一晚上做了8台手术,手术结束后怕影响家人休息,那天晚上干脆就睡在医院了。”

在日常门诊中,路医生发现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来自徐州、宿迁等周边农村地区,于是她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给这些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帮扶。

2017年,路雯参与了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援建工作,使该院成为宿迁市第一家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的单位。2019年到2021年,她又对口支援睢宁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手把手、面对面地带教当地医护,帮助该院建成国家级县域模范胸痛中心。

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瑞利感激地说:“在路雯主任团队的帮扶下,我们医院开展了心脏介入诊疗技术,也填补了我们140万人口大县的一项技术空白,使我们心内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路雯表示:“身为医者,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永不懈怠。抢救成功一个患者,治疗一例疑难杂症,能给医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这也是促使医生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们要始终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20 张斌:10000台手术的背后

从业19年来,他做过上万台手术,造福了大批患者;他留存的手术视频超过200T,为培养学生和业界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就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斌。

凭借着卓越的医术、深厚的科研功底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斌获得了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也赢得了患者和同行们的尊敬,在行医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张斌致力于肝胆胰疾病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他要求自己始终站在学科发展最前沿,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腹腔镜微创和开放手术方面均具有深厚造诣。

19年间,他带领团队做过10000台手术,获得了第三届APHAB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普通外科手术展演暨“中华外科金手指奖”优秀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等一系列奖项。

此外,张斌带领团队完成的32例猪肝移植,将肝移植相关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为科室显著提升急危重症、疑难复杂患者救治能力能力,也为医院即将获批肝移植资质奠定了基础。

张斌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将肝移植相关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胆管、下腔静脉联合切除重建在内的各种顶级的高精尖手术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均可顺利开展,大大提高了患者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张斌在手术中

医术上的卓越表现,背后是张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为了钻研业务,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张斌从来没有在夜里12点前睡过觉。他还把自己做过的800台手术进行了视频录制,剪辑后供带教学生及同事、同行借鉴学习,容量超过了200T。他说:“我们需要细致地琢磨手术的每一个操作要点、操作动作、操作流程。需要对手术过程是否规范合理进行复盘,为未来操作类似手术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好经验。”

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单文刚是张斌团队的成员,他通过不断学习张斌的手术视频,收获了很多。他说:“张主任手术视频在业务工作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我的手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一些三级手术在张主任指导下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肝脏手术,我也可以作为医助,很好地配合张主任完成。”

除了业务工作外,张斌也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将党建工作和医疗业务相结合,创新地开展工作。他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工作中,张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他表示:“医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作为一名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1 陈伟峰:孟河医派展现中医魅力

“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作为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医学派之一,发源于常州的孟河医派在长期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独特学术思想。

在常州市中医医院,有一位备受患者赞誉的医生,他就是颈腰痛诊疗中心、康复科副主任陈伟峰。作为孟河医派百人传承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陈伟峰秉持孟河医派的思想精髓,积极向海内外展现中医文化的魅力。

陈伟峰在给患者问诊

患者们眼中的好医生并不是一天练成的。受老家孟河镇浓厚中医氛围的熏陶,陈伟峰心中一直有个“中医梦”。他说:“成为好医生的首要标准是要能更高效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得到患者认可。但是随着对中医的深入学习,我发现不懂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016年起,陈伟峰利用周末时间自费外出学习,通过创新融合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丰富自己的“武器库”,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颈椎疼痛、腰椎疼痛及运动损失等疾病。他传承发扬基于脑神经科学思路治疗失眠、焦虑的技术,疗效显著,帮助许多患者摆脱了服用药物伴有较大副作用的痛苦。

陈伟峰说:“颈椎病、腰椎病等骨科疾病都是慢性病,如何让治疗更有疗效,真正帮助到患者,作为年轻医生,我们需要加深对疾病底层逻辑的认识。比如颈椎病到底是身体哪里失衡导致的,我就从源头上给予患者治疗。我会教患者练习自行设计的简单健身操,患者练习后会发现体质变强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西医也认同这种治疗理念,治疗的目的还是为了面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把患者放心上,以真心换真情,陈伟峰医生将这份医者仁心带到了援黔的工作中。2019年,他主动请缨参加对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的对口医疗援助工作,并被任命为医疗队队长。援黔期间,陈伟峰发挥中医专业优势,创新开设了“疼痛门诊”“失眠门诊”“中风康复”等专科门诊,在当地先后开展14项新技术,成体系地培养了6名科室骨干,用传统中医药技术,为侗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陈伟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专科形式为当地培养中医人才。在带教时,我们注重对当地医生专业性的培养,让每位医生都能有自己擅长的研究方向,这样在为当地患者看诊时,他们也能各有所长。”

2021年10月,陈伟峰又接受了万里援外的考验,他带队的中国(江苏)第17期援马耳他医疗队,在当地诊治患者超5000人次。在援马耳他期间,有一位叫米歇尔的患者让他印象深刻,这位年轻的马耳他姑娘因为抑郁和重度失眠,已经九年没有出过家门。

据陈伟峰介绍:“米歇尔初次找到医疗队看诊时,她穿着纸尿裤,因为九年没有出过家门,肌肉没有力量,有时还有漏尿的症状。米歇尔说自己的病看遍了整个欧洲都没有找到原因。我们采用孟河医派治疗手段和脑神经治疗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米歇尔进行治疗。经过一两个月的治疗,米歇尔终于恢复了健康,她发来的感谢视频,至今还保存在我的手机里。”

在马耳他援助期间,陈伟峰带领医疗队通过举办讲座和科普活动,大力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培养马耳他年轻群体对中医文化的兴趣,得到了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高度认可。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近些年,陈伟峰获得了常州市“个人三等功”、“贵州省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优秀帮扶个人”、“常州市第五届医德之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陈伟峰的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张曦对他的评价是:“心中有梦想,眼里有希望。”

22 杜向东:让更多人睡个好觉

在苏州市广济医院睡眠障碍科病房,杜向东医生以其风趣幽默的谈话风格,让病人感到轻松,打破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障碍。

杜向东在查看病人档案

杜向东表示,睡眠障碍科在2017年乔迁新院后由他牵头成立,旨在为更多人解决睡眠问题。“以前整晚睡不着,觉得不是问题,抗一抗就过去了,还有其他睡眠问题,比如打鼾、呼吸暂停、梦游、磨牙等症状都是和睡眠相关的。”

睡眠障碍科涵盖遗传、影像、神经电生理等多种新的诊疗方法。“成立这个科的目的是为了更多人能睡得好。”

在病房查房时,杜向东详细了解了一位患有慢性焦虑抑郁患者的情况,“他表现出身体多处不舒服”。在交流过后, 杜向东强调了联合治疗的重要性,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对于这位患者,他特别指出心理治疗需要跟进,“因为患者可能追求完美,性格也好强”。在与患者交流时,需要根据不同场景采用技巧,如鼓励、表扬和认可她的感受,“这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长期康复”。

经过杜向东的精心治疗,这位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话语中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和感激。

作为一名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和医院管理者,杜向东长期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苏州市广济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李哲就是他带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我的硕士论文、综述等,杜老师几乎是一字一字改的,非常认真。他教我们怎么建立科研思维、怎么收集数据完成课题。”

在杜向东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年轻医生迅速成长起来,医院人才结构得到优化。搭建的研究型学科平台,也培养出了一大批研究型学科带头人。

扛起公共卫生责任 守护百姓精神健康

除了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患者,杜向东更多地关注轻型表现,如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以及家庭关系、儿童心理健康等咨询。

他不仅坚守在诊疗一线,亲自服务患者,还积极参与苏州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项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这两项试点是江苏省唯一。他还推动“苏州市精神卫生条例”的起草、论证、出台及实施工作,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围产期女性抑郁症防治体系建设等工作。

他表示,精神卫生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带有公共卫生的性质,涵盖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从社会层面要开展广泛的科普宣教,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我们。”

来源 江苏省文明办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

校对 徐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