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区:生态与产业共荣,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徐州贾汪区:生态与产业共荣,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4年04月27日 11:20 扬子晚报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徐州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贾汪区,深入探访这座百年煤城在转型发展中焕发出的新活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产业新动能

走进中电工研金属合金及固态储氢材料项目生产车间,各生产设备正飞速运转,操作工人紧张有序作业,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这里,是全国金属固态储氢材料大规模产业化的唯一企业、国内首家钛系合金储氢装置量产制造企业,也是贾汪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们研发生产的钛系金属合金固态储氢材料及装置具有安全、低压、高密度等特点,解决了氢气规模化存储的安全问题,处于行业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车间主管吴童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套1000Nm3固态储氢装置体积储氢密度可达50kg He/ 以上,其体积储氢密度高于标况氢气的1000倍、70MPa高压氢气的3倍、液氢的2倍。目前,项目年产金属储氢合金2000余吨,年生产1000Nm3金属固态储氢模块400余台 ,产品主要用于氢储能电站、加气站、制氢存储等应用场景,主要供应中石化、大唐、国电投等能源公司,年产值3.7亿元。

在青山泉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家家现代化的企业厂房映入眼帘。该园区是贾汪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重点打造的专业化园区之一。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24亩,建设1栋研发楼、13栋工业厂房。预计三年内,园区一期将入驻实体企业超25家,1#研发楼入驻总部经济企业超200家,二期入驻实体企业约30家。五年内,园区可实现年应税销售收入超30亿元,税收超1.5亿元。

近年来,贾汪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抓牢“产业强区”战略,传统产业减量提质,扎实推进五大行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贾汪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三大主导产业,绿色多元产业结构初步形成。

科技兴农促振兴,乡村产业焕新生

乡村振兴,产业要旺。曾被誉为“甘薯之乡的”贾汪区江庄镇以其悠久的甘薯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正在通过传统与创新的交融,打造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江庄镇地属丘陵山区,物产丰富,种植甘薯历史悠久。这里的山地甘薯因甜糯清香的口感而深受周边群众喜爱。近年来,贾汪区深挖甘薯产业资源,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甘薯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2021年10月,贾汪区江庄镇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徐州(江庄)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落地现代甘薯产业园区。双方围绕徐州市和贾汪区江庄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规划,共同建设高标准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专家团队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工作,推动江庄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江庄镇甘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介绍,目前全镇甘薯种植面积近3000亩,产量逐年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江庄镇被评为“江苏省甘薯特色产业小镇”。同时,甘薯产业也带动了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修复显成效,擦亮旅游金招牌

春天的大洞山景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调研团成员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欣赏着沿途的自然风光。山间绿树成荫,花香扑鼻,鸟鸣声声,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

作为曾经的采煤沉陷区,贾汪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再造绿水青山”为出发点,持续实施生态修复。近10年来,贾汪区累计完成绿化造林13.1万亩、荒山绿化2.7万亩,完成绿美村庄建设39个,连续三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真正实现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华丽转身。

如今的贾汪已变身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区拥有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4家,省自驾游基地2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7家,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20家,市示范农家乐9家,市农家乐15家。持续打响“全域旅游、贾汪真旺”的金字招牌。该区先后荣获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休闲小城、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此外,近年来贾汪区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制定区级乡村旅游评价标准,新增杏花村、御品葡萄采摘园等乡村旅游点11个,建成香包文化大院以及滑雪、滑翔伞、滑草、漂流、攀岩等体育示范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农田变花园、农产品变商品、乡村变景区”的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之路,带动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图片 刘冰

校对 盛媛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