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红楼梦》后40回,未来将由AI来写……

期待!《红楼梦》后40回,未来将由AI来写……
2024年06月26日 18:21 扬子晚报

6月23日,“都说《红楼梦》大讲堂”第二季第三讲系列学术讲座在江宁织造博物馆红楼剧场继续开讲,场内座无虚席,济济一堂。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苗怀明主讲,题目是“从家族记忆到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经典化之旅”。

苗怀明首先介绍了传世名著《红楼梦》成为经典的三个条件,还原了《红楼梦》在国内国外经典化四个阶段:一是小范围私人化写作传抄阶段,作品展示了传神千秋的艺术魅力;二是走向千门万户的“刊印阶段”,高鹗、程伟元厥功甚伟;二是新式分段标点本的“精印阶段”,亚东图书馆功不可没;四是满足各层次读者需要的“多元阶段”;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娱乐形式的创新传承,《红楼梦》逐渐完成了经典化过程,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讲座的PPT内容包括苗教授长期辛苦收集的图片,其中有各地曹雪芹纪念馆、各类红楼梦舞台剧、多种语言翻译本以及与《红楼梦》相关的场馆和文艺作品图片等,全方位呈现《红楼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价值。

围绕着《红楼梦》在国外的流传趋势、国外学者研究《红楼梦》的视角、数字化大模型如何理解《红楼梦》主旨和内涵,赋能开发海外传播等问题,苗老师与听众进行互动。苗怀明认为随着中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红楼梦》会越来越广,除了文本流传外,还有电视剧、舞台剧、绘画等多种形式。国外学者研究《红楼梦》的视角更偏于性别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在数字开发方面,浙江大学已经研究并正式出版了第一步人工智能写作的小说,苗老师透露他将人工智能团队接触,与《红楼梦》相关数字化大模型团队合作,开发用AI写作的后四十回,《红楼梦》将开发用人工智能写作的后四十回预想,引起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AI写作的后四十回究竟会怎样,让人无限遐想。

苗怀明表示,希望大家不要被所谓的红学家迷惑,用心阅读红楼梦的文本,以文本为依据解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渊博的专业知识、风趣幽默的讲解引起现场一阵阵笑声和掌声。现场气氛活泼热烈,近三个小时的讲座,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本次活动由中国红楼梦学会、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和江宁织造博物馆联合举办。据悉,“都说《红楼梦》大讲堂”第二季系列学术讲座以后,江宁织造博物馆与江苏红楼梦学会在南京首次打造《大梦红楼》沉浸式体验剧,精彩有趣的红楼活动,值得期待。

通讯员 乔孝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