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原被告在锦旗前同框了

这一次,原被告在锦旗前同框了
2024年06月27日 23:51 扬子晚报

明明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被告一度闹得不可开交。如今,原被告却联名给法院送来锦旗,并高兴地同框拍下了照片,这是怎么回事?

近日,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来到铜山法院茅村法庭,共同向该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茅村法庭负责人王雷送来一面写有“法润营商维护公正 高效解纷利企便民”的锦旗,感谢王雷能动履职、公正裁判,为企业长远发展纾困解难。

都说“世事难得两全法”,这起买卖合同纠纷却赢得了原被告双方的共同认可,究竟是为何?

从审判庭上的剑拔弩张到案结事了后的如释重负,看到原被告共同送来的这面锦旗,王雷不禁感叹:“尽管案件没有调解结案,但是我们前期所有的走访和沟通都是有意义的,最终促成判决的胜败皆服。”

原来,2020年至2022年间,原告某冶金公司与被告某钢铁公司陆续签订了10余份产品购销合同,所涉金额高达600余万元。原告履行合同义务之后,被告却以货品存在瑕疵、迟延履行等多种理由拒绝支付剩余货款130余万元。某冶金公司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来到铜山法院茅村法庭寻求帮助,同时申请诉前保全某钢铁公司的银行账户。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该案历时较长、涉及合同较多,王雷迅速联系双方企业了解情况,发现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原被告之间都不够审慎,没有详细核对账目明细,双方又“各执一词”,不愿意进行对账。

“我们公司从不恶意拖欠货款,原告产品质量不合格,还有延迟供货给我们造成损失,当时是觉得经常合作就给他们负责发货的人口头说过了,现在他们却不认账了。”被告公司代理人解释道。

“拿了货就得给钱!我们是有迟几天发货的情况,但是他们当时也没说啥呀,这会又不愿意给钱了!”原告企业负责人情绪很是激动。

王雷多次通过电话、实地探查等方式对两家企业开展调查摸底,了解到原告企业需要资金周转购买原材料,被告企业则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如果办案周期过长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且双方曾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对案件事实以及货款总金额基本无异议,具有和解基础。

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双方共赢,帮助具有多年合作关系的两家企业重建“信任桥梁”,王雷一方面向被告企业释法明理,帮其厘清了违约成本、企业名誉损失等经济账,情理相揉敦促积极筹措资金偿还欠款;另一方面,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巩固双方合作基础等角度出发,与原告公司沟通协商。

在王雷先后数次的沟通调解下,一度“闹掰”的两家企业,终从“背对背”坐回了“面对面”,双方当事人开始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对方的经济压力。虽然由于双方之间的供货凭证和记账不够明确,关于违约责任的分歧较大,未能达成调解协议,但是双方针对瑕疵设备的维修费以及延迟履行的违约金予以在尚欠货款中扣减达成一致意见,原告也将诉讼请求及违约金调整到了合理范围。

用真心换双方理解,以调解促实质解纷。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法庭依法作出判决,原被告双方对判决结果和法官用心办案表示认可,被告承诺尽快分期偿还欠款,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看似“小”案,却是法院做深做实能动司法、用心创优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派出法庭的法官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司法力量,他们眼底尽是人间烟火,心中饱含为民深情。2023年,王雷在承担大量的行政管理事务外,作为繁案组法官审结案件345件,调撤率达到78%。这看似平常的数字,体现的是一名基层法官的责任与担当,更体现出对每一位案件当事人的尊重与守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校对 盛媛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