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带泪演绎南京长江大桥故事,原创话剧《大桥风景》首登苏州

笑中带泪演绎南京长江大桥故事,原创话剧《大桥风景》首登苏州
2024年09月24日 11:09 扬子晚报

桥上的人们凝视风景回忆过往,桥下的人们听着故事看着风光。9月22日,原创话剧《大桥风景》受邀参演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当晚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道喜剧院为观众构筑起一幕幕笑中有泪的“大桥风景”。

继今年4月16日在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展演舞台初亮相,《大桥风景》首次走出南京为外地观众讲述来自南京长江大桥的几段往事。该剧由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出品,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为主创团队,院长陈捷担任导演与编剧,编剧团队与主演由学院师生担纲,特邀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陈峰宁担任艺术总监与主演。

著名相声演员陈峰宁加盟主演

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的骄傲,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也有很多人的故事发生在大桥上。作为本剧艺术总监的陈峰宁正是因为“大桥“才选择出演。

剧中他饰演的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陈思,一位往返于南京长江大桥南北堡,救助了数百名准备轻生的“中国好人”。

“大家好!我叫陈思……”陈峰宁普一走上舞台,熟悉的接地气表演就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演出中,一个捧哏一个逗哏的曲艺表演形式被巧妙融入小剧场话剧的叙事之中,台上台下的一番“对话”,不但推动了剧情发展,还将剧场效果拉满。

“这部剧题材好,名字也起得好。南京长江大桥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不但是南京人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骄傲,几代人对于这座大桥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用话剧的方式把这些记忆和情感延续下去,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陈峰宁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陈峰宁感叹“大桥风景它依然那么美丽,不管时间怎么延续,岁月怎么沧桑,我们南京人对长江大桥的热爱仍是一代一代往下传,它传承的不光是长江大桥,更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是我们南京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长江大桥的感情”。

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创新

《大桥风景》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此次在苏州演出,还特别邀请了剧中原型人物陈思、林晓波、王世清到场观演。

剧中巧妙地将真实人物的经历融入舞台与影像的双重艺术表达之中,包括守护大桥的志愿者陈思,致力于长江水质保护的监测员舒兰,民谣歌手王川,四川厨子兼文学青年林晓波,大桥文物收藏家王世清,“桥三代”浩哥,深潜技术领域的先驱胡宝玲……源自生活的真实故事拓宽了戏剧张力,层次丰富、充满起承转合的表演,瞬间将现场点燃。

在艺术表现上,剧组为了巧妙地融合这几个跨越不同时代、色彩斑斓的故事,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和创新的尝试。

在舞台上,一块纱幕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创意元素,它不仅是物理空间巧妙的分隔,更是视觉叙事的关键媒介。通过在纱幕上投射影像,观众得以目睹大桥的繁忙景象,这一动态背景为舞台增添了生动与活力。而当“桥三代”浩哥进行直播时,纱幕则化身为放大的手机屏幕,不仅呈现了剧中人物的采访片段,还展示了大桥新村的历史记忆与老物件,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故事的距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民谣歌手在大桥边举办演唱会时,纱幕更是转变为即时互动的大屏幕,实现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跨越界限的交流,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这种电影化的影像表现和舞台表演有机结合,让观众仿佛就坐在大桥下面,看着桥上的一幕幕悲欢离合,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大桥壮丽的景观中。

青春力量闪耀戏剧舞台

原创话剧《大桥风景》是一部充满了青春血液的戏剧,不仅编剧组团队全部是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剧中不少演员也都是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00后在校学生。

历经上百次的反复修改,编剧组团队阮晓佳,王延斌,江浩强等通过查阅文献,实地采访,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大桥风景》才有了现在呈现在舞台上的剧作。

该剧制作人、南京市曲艺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许耀华表示,虽然《大桥风景》立足于南京,但他们不希望只是做给南京的观众看。让年轻人加入其中,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更是为了”让他们的同龄人,或者那些并非南京本地出生的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这部作品。这种创新的演出方式,或许比简单地将故事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它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的象征。同样,《大桥风景》这部话剧,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连接着南京与世界。通过这部作品,观众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戏剧的魅力,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演出结束后,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上台为《大桥风景》颁发了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牌。随后,剧组主创登台与观众进行创作分享。

此外,主创演后谈环节中,著名剧作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编剧王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主任毛尔南,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戏曲中心钟珍珍三位专家也分别对《大桥风景》进行了点评。

他们认为,《大桥风景》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以几位真实人物跨越半个世纪的人生故事为铺垫,以戏剧的方式描绘“大桥风景”,在观众中产生了时光流逝抚今追昔的感动,充分反映了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

特约撰稿人梁平表示,一定程度上,《大桥风景》的出现,是南京本土原创话剧的水到渠成。按照编剧、导演陈捷给出的定义,《大桥风景》是一部轻喜剧,顺着这个思路捋一捋,由金陵笑匠陈峰宁领衔主演,倒也顺理成章。在人们的通常认知里,《大桥风景》既然是轻喜剧,应该充满笑点,让观众舒展身心。但事实上,这部90分钟的剧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富于喜剧性结构,更多的时候泪点多于笑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