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中的“文化自信”|朝天宫:从冶铸作坊到文庙

老地名中的“文化自信”|朝天宫:从冶铸作坊到文庙
2022年11月02日 20:43 扬子晚报

作为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朝天宫素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其名由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明代皇室在此焚香祈福,朝拜上天,百官则在此练习朝见天子的礼仪,这便是朝天宫之名的由来。朝天宫一名自明洪武年间出现沿用至今,在明以前,还不叫“朝天宫”的朝天宫又是做什么用的?当时的人怎么称呼此处?11月2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这里。

始于春秋冶铸作坊

是南京最早被称作“城”的地方

朝天宫一带最早的曾用名为冶城,得名于春秋时期,因吴王夫差在这里建造城墙,并设置冶铸作坊制造兵器,故被称作冶城,南京最早出现“城”这个字,就是从吴王夫差的冶城开始。明朝陈沂《金陵古今图考》言:“金陵(南京)在春秋是本吴地,未有城邑。惟石头(石头城)东有冶城。传云:夫差冶铸于此。即今朝天宫也。”冶城堪称是南京的“胚胎”,是南京城最原始的雏形。

及至东晋,朝天宫一带的名字更新为卞壸祠。在东晋的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祖约二人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叛乱,咸和三年卞壸父子为平定叛军以身殉国,葬于冶山西侧。卞壸父子忠心报国,事迹感人,历朝历代对卞壸墓均曾加修葺,因卞壸祠之兴建早于朝天宫,故民间有“先有卞公祠,后有朝天宫”之说,在朝天宫西门外,卞壸墓碣仍在。

随着朝代的更迭,朝天宫一代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东晋时丞相王导还在此地兴建私家别墅,取名西园,在南朝时期起,冶山即有香火连绵的道观。宋朝时期,在此建文宣王庙(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因此文宣王庙即为孔庙)。元朝时期,朝天宫的第三个名字玄妙观,后又改称作“大元兴永寿宫”。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此处重建后正式命名为朝天宫,这一名称从此固定了下来一直到今日。康熙南巡时,曾为朝天宫题写匾额,曰:“欣然有得”。乾隆六下江南,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朝天宫,每次都题诗寄兴。如今刻有五首乾隆亲笔题诗的石碑,仍完整的立在朝天宫后山的御碑亭内,供游人观赏。

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将此处改为孔庙(文庙)。如今朝天宫西北门及东南门各有砖坊一座,三间三拱门,中门较高大,上面有砖刻横额,分别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孔庙标配),均为曾国藩所书。

如今是文庙布局

由任一门进入,再向东便是棂星门,门前是万仞宫墙与泮池,门后则是一座孔子雕像。

棂星门、万仞宫墙、泮池均为孔庙的标志性建筑,非朝天宫独有。万仞宫墙出自《论语·子张篇》:“夫子之墙高数(万)仞,不得其门而入”,意思是赞喻孔子知识渊博,道德文章水平非常之高。棂星门一般作为孔庙(文庙)中轴线上的一道门,古代神话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

再往后便是大成门与大成殿(现南京市博物馆),大成一名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般来说,大成门是文庙的最后一道大门,大成殿则是文庙的主体建筑。

这便是如今的朝天宫,自曾国藩重建以来,大致是孔庙样式。整个宫殿中,还能依稀看出这里的皇家气派,现西北门外还存有一块下马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东南门外原有一下马碑,但如今无存。宫中存有一块《奉敕重建朝天宫碑》,这是成化年间朝廷对朝天宫重修后所刻,商辂大学士亲自撰写。碑文1000余字,记载了明初朝天宫的定位,规模以及成化年间重修的始末,是研究明代朝天宫沿革、规制、布局等的重要史料。

朝天宫一代是古代文人墨客们的“热门景点”,遥想当年东晋丞相王导在此兴建西园,广召文人墨客,登高怀古,歌咏畅谈,雅集接连不断,一代名士谢安、王羲之也曾在这留下印记。《建康志》序言“登冶城回望,则知谢安有遐想高世之志。”再到唐朝,李白来建康也曾来此,诗曰:“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从吴王夫差的春秋霸业,到孙权定都的踌躇满志,千载岁月悠悠,在如今这片红墙金瓦的朝天宫上,有过多少风流。

现如今的朝天宫早已不是“闲人免入”的皇家专属之地,而是市民休闲散步、拍照打卡的小景点,这块南京文化发祥地既保留了璀璨的历史文化遗迹,又灵活的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近年来,朝天宫街道坚定文化自信,将地名文化融入到街头巷尾,在这儿的路边我们能看到非常多写着地名文化、历史过往的科普标牌,讲述着这里的曾经。行走于朝天宫,眼前是仿佛穿越至明清的飞檐斗拱,不远处隐隐能看见充满现代化商业气息的高楼大厦,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古迹,不动声色地向路过的每一个人讲述这座古都的无限魅力。

总策划:冯秋红

摄像/后期:沈昭

文案:姜天圣 沈昭

校对:盛媛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