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均胜电子三季报高增长——在外秀肌肉,回家打点滴

评均胜电子三季报高增长——在外秀肌肉,回家打点滴
2018年11月01日 20:12 知更财经

原创  作者:知更君  知更财经

寒冬来临的时候,有人选择冬眠,有人还在冰天雪地里秀肌肉。

底特律的凋零早已宣告了汽车业寒冬将至。近几个月来,全球汽车业萎靡难振:美国车市螺旋式下滑正在加速,中国车市,连续第三个月负增长。

主打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的零部件供应商均胜电子,这几年却迎来“草长莺飞”的二月春。

2018年三季报,均胜电子再传捷报:前三季营收同比增长103%,归属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12%。

近几年来,均胜电子高杠杆收购海外汽车业资产,资产规模从114亿,做到2018年三季末的526亿元。

杠杆助推下,业绩的肌肉也是秀得杠杠地。2015年至2018年前三季末,三年又三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4.17亿、6.75亿、7.42亿、12.23亿,今年前三季已经早早超过去年一年的盈利,看来2018年净利润较去年翻一番,妥妥地。

净利润来自于大刀阔斧的海外收购,前几年来均胜电子斥资100亿元,先后收购德国普瑞、IMA、QUIN、美国KSS、德国TS道恩,2018年上半年再斥资超过100亿,收购日本高田。

知更君上文分析过,均胜电子海外并购取得的净利润,并非来自于海外资产经营的细水长流,而是来自于海外并购本身——每年都通过海外并购或相关交易,一次性实现大量非经常性收益。

今年上半年斥资110亿买的日本高田,因为买价比评估净资产价值低 ,一下子就为均胜电子报表添了4个亿的利润;2016年斥资61亿收购的百利得(美国KSS),虽然2016年给均胜电子添了4个多亿的归母净利润,但2017年发现,均胜电子还是当了冤大头,实际收购成本其实不是61亿,而是69亿,也就是说均胜电子为了要美国KSS这4亿归母净利润,又花了8个亿的代价。如果不是关联公司来当救兵,从均胜电子手中溢价400%收购另一项海外资产IMA,2017年净利润至少比现有数减少一半。

上述三项海外并购事项,表明均胜电子收购的海外资产质量不咋地。相对应地,到2018年三季末,均胜电子有息负债超过188亿,其中长期借款121亿(较2017年末翻倍),短期借款47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亿,资产负债率提高到67.26%。

200亿的代价,换来的是均胜电子账面高达82亿的商誉,商誉是企业花费比账面净资产更高的代价买来的资产,是历史已经花出去的费用,却作为未来有望变现的资产放在账面,实质无非是以历史的资金,指望换取未来的收益,扮靓未来的利润表。

以均胜电子现有的盈利水平,均胜电子未来要7-8年才能填补历史费用的窟窿,才可能将这已经花出去的82个亿商誉资产变现。

200亿的代价,对应的是2018年前三季度12亿的净利润,考虑到这12个亿其中有4个亿的利润来自于一次性买卖所得,所以未来年份这些资产能不能实现一年12亿的净利润,要打一个大问号。

即使净利润能实现预期,净利润的质量却十分堪忧。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对经营性占款依赖严重:2018年三季末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较2017年末翻倍,从48亿到93亿;存货也从37亿,增长到68亿。

结果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同比下降。虽然2018年前三季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12%,但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却由上年同期末的19亿元,下降到本期末的13亿元。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均胜电子合计产生的自由现金流为-86亿,自由现金流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减去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这表明,均胜电子近三年的投资,不仅花光了上市以来积累的自由现金流10亿元,还花光了近三年经营产生的现金流14亿,另外还欠债权人86亿元。

在全球车市逆向行驶的寒流中,均胜电子仍大手笔海外并资,仅美国KSS的9300万账面净资产,均胜电子就花70亿代价,再联想到王首富的海外投资,知更君怀疑均胜电子逆产业生命周期而动的高溢价收购,到底是正儿八经的海外投资,还是向海外转移资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