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CPU你”“他在KTV你”……互联网PUA进化史能有多离谱

“他在CPU你”“他在KTV你”……互联网PUA进化史能有多离谱
2022年09月27日 13:37 新东方英语官方微博

最近,网络上又双叒叕出现了一个让人乍一听摸不着头脑的新词。

“他在CPU你”。

这个热梗出自一段对演员许娣老师(就是凭借《我的前半生》里“薛珍珠“一角获得第24届 “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的那位老戏骨)的采访视频。

负责采访的主持人问了许娣老师一个问题:“我男朋友总说我长得不好看怎么办?”

许娣老师一听,立马来气了,摆摆手说:“你别听他的,他在CPU你。”

图源:抖音视频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但在这句话中,很明显并不是其原本含义,结合问题来看,许娣老师大概是一时着急嘴瓢了,真正想说的是“他在PUA你”。

看到这位年过六十的老演员居然也如此紧跟潮流,顿时给网友送来了乐子,点燃了一众人的“创作热情”。

于是,PUA便呈现出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化史”,

“他在UFO你”“他在ICU你” “他在SUV你”“他在PDD你”“他在KFC你”“他在WPS你”“他在NBA你”……

甚至三个缩写字母已经不能满足创新需求了,各位网友竭尽毕生英语所学,花样整活儿:

更有人学会了“梗+梗”的组合:

整个评论区,看不到真正的PUA,倒是像大型英语PK车祸现场:

在各种跟风的、看热闹的传播下,毫无疑问让更多人知道了PUA,但这个该引起大众重视甚至格外小心警惕的精神控制手段,似乎在“万物皆可PUA”的进化中,也渐渐朝着一种戏谑娱乐的方向去发展。

1

什么是“PUA”?

抛开各种热门的玩笑,或许有一些人在跟风的时候依然一头雾水,一边跟着别人刷评论玩梗,一边对于真实的PUA到底是什么,一知半解。

PUA的全称为“Pick-up Artist”,pick-up常见的意思是“捡起;获得”,在这里则指的是“搭讪”,“Pick-up Artist”这个词源于美国,指的是那些经过特别训练,以吸引异性最终达成亲密接触为目标,美名其曰“搭讪艺术家”的人。

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伤天害理的。但是,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有需求就有市场,有捷径就会有侥幸。

为了满足部分心理阴暗或者企图走捷径之人的需要,PUA作为一种精神控制手段,逐渐被进行商业化的包装,走向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极端。

当你搜索PUA时,跳出来的网页第一行字告诉你:

“爱情没有捷径可走”。

PUA真正被人熟知其可怕程度,是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泡学网”内幕被揭露后。上百万的注册会员,在经过学习和训练后,建立了一套以吸引、控制乃至最后摧毁的PUA方式,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受害者施加精神控制,有些女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掉入一步步设置好的圈套,严重的走向自残,甚至自杀的不归路。然而施以PUA的人却把这些当成“可供炫耀和心理满足的战利品”,把那些因为受害者当成是展示自己魅力与成功“献祭品”。

该有多自卑与狭隘,才会以另一个人的真心与毁灭,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参与实施PUA的学员在事后的叙述中,全面还原了那些精神控制、情感操控的过程,令人毛骨悚然。当年新闻报道一出,在引起大众的讨论热潮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PUA”。

图源:腾讯《和陌生人说话》节目

2

如何判断“PUA”

谈到这里,我们会发现,PUA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现在网上常说的PUA,早已脱离了它最初的“提高情商便于搭讪”的目的,而是更加类似于心理学上有名的 “煤气灯效应”(The Gaslight Effect):

Gaslighting is a form of abuse that involves a person deliberately causing someone to doubt their sanity. This may cause feelings of confusion or powerlessnes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gaslighting include trauma, anxiety, and depression.

煤气灯效应是一种虐待形式,指的是一个人故意让他人怀疑自我认知与理智。这可能会导致困惑或无力感。煤气灯效应的长期影响包括创伤、焦虑和抑郁。

1944年,美国导演乔治·库克拍了一部惊悚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

电影里面的丈夫在外人眼里对妻子体贴入微,然而暗地里却觊觎妻子的财产,为了拿到这笔钱,他通过各种由浅入深的心理战术,一步步打压妻子的尊严和自我认知,让她陷入自我怀疑,进而瓦解妻子的精神和意志,最终将人逼疯,完全听从他的操控。

后来,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Robin Stern)将“煤气灯效应”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在《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The Gaslight Effect: How to spot and survive the hidden manipulation others use to control your life)一书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行为的本质。

图源:维基

针对精神与心理的慢性毒药,通过强势的、长期的、片面的、虚假的信息灌入,让一个人逐渐怀疑自己,精神上越来越脆弱,从而被人全面支配。

而随着社会对于PUA认识的逐渐加深,逐渐出现了“家庭PUA”“职场PUA”等等。很多时候,PUA可以看成是一种隐形的暴力,有时让人很难察觉,尤其是当长期身处其中时,甚至“施暴”的一方也是无意识的。例如我们经常听说的部分中国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打击式教育”,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别家的好”,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不能夸,容易飘”……

在习惯性否定与打压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其内心往往充满了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哪怕以后有机会脱离这种环境,也依然保留着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外界的某件事,陷入自我PUA以及长时间的精神内耗当中。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如何判断PUA便有了依据,首先看对方有没有在关系中有没有弱化甚至打压你的自我存在价值,让你在这段关系中变得越来越自卑、自我怀疑甚至过度依赖。

很多人容易把批评、指责和“PUA”混为一谈。

批评意味着“指出问题”,它和PUA的“打压价值”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比如——你今天出门忘记带钥匙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对方如果仅是陈述这次出现的客观事实,然后建议你下次注意,那是“批评+改进方法”的良性沟通。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或许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总是丢三落四”“我就说你不靠谱”……这就等同于把一次客观的错误上升到对个人的攻击,如果在加上一句“离开我看你怎么办”“也只有我能忍受你这样了,换个人你试试”……这种从问题上升到人身否定、再到强化认知。

今天是忘带钥匙,明天是没考试没通过……这个“打压的模板逻辑”会在不同的问题上不断地发酵,重复、重复,再重复,长期下来,一个人很容易丧失对于自我的认知,渐渐活得唯唯诺诺,丧失对自我的认同。

这便是典型的PUA了。通过不断地否定打压和推拉,建立精神上的权威,最终达到让对方服从,它是对一个人自身人格的打压,是不平等的,甚至故意扰乱打碎你的自我认同,来重建一个以他为主的认同体系。

以开头许娣老师面临的那个问题为例,当男朋友总是说你长得不好看,他假如不是傻子,一定知道这话说出来会让女朋友伤心或不舒服,但他依然说了,而且是作为男友的身份说的,其目的便显而易见,这便是恋爱关系中典型的通过不断打压来贬低对方的价值,进而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

3

如何避免或摆脱“PUA”

在谈如何避免PUA之前,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PUA。

第一,自我认同感很低的人,这些人往往无法从自身获得足够的能量去支撑,所以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认可,所以这类人往往在性格上也格外敏感,外界的一丝风吹草动,都容易陷入“自我紧张”。第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当一个人不愿意去独立地思考、往往会在各种关系中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主动放弃了自身的思考价值,就意味着这个人精神的独立性丧失。

所以摆脱被别人支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身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俞敏洪老师在他的新书《不负我心》中提到如何建立自身的安全感,其中的两条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他说“想要获得安全感,首先要加强对自己能力的培养。”

当一个人有了安身立命的能力,拥有一个吃饭的手艺,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自己养活自己,他/她就有了能够扛起自身生活的底气和资本。

“先谋生再谋爱”,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适用,无论男女。

其次,“身边有可以帮助你的人”,安全感来源于你与周围人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是社会性动物,与其他人的关系构成了我们在社会上的坐标,我们也在关系中找到定位和意义,当一个人只能看到一条线,就很容易死死抓住这条线,甚至顺着这条线所指引的方向走向极端。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被PUA的女孩,明明非常优秀,自身条件非常好,结果却在某些人故意的引导和控制下,脱离了社交,看不到更多的自我价值维度,而是被人以爱之名,困在以情感为枷锁的“爱情牢房”中,只能看到牵引她的那条线,最后有些人甚至顺着那条线走向了极端。

除了建立自身的安全感,一个人如果想要避免被PUA,还需要有稳固的自我认知,也就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同。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明白一个事实:你就是你,你存在的价值只能由你来书写、来定位,而不是要迎合某个人。

在一段关系中,当你觉得不对劲,就是要警惕的时候。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好的感情一定是双向付出,双向成就。

对的关系,是让人变得更好,对的人,是能带你走进人生的正向循环。

最后,在遇到迷茫困惑和痛苦时,记得听一听内心的声音,那些你看不到的东西,心会提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