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高分纪录片《性格的真相》:爱人前先爱己,对抗坏情绪,只需7周!

BBC高分纪录片《性格的真相》:爱人前先爱己,对抗坏情绪,只需7周!
2024年12月07日 08:41 新东方英语官方微博

“It's never too late to change your mind.”

你是一个悲观的人吗?

在当前竞争激烈而又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东方君的朋友圈里也不乏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东方君的朋友小A,总是担心工作可能被降薪,担心被优化,担心孩子在家不能好好学习……因为自己对未来的过度预期,导致每晚都睡不好,失眠,为此还专门跑到医院去开药调理。

反观自己,你是否像东方君的这位朋友一样,经常陷入对过去的怅惘和对未来的忧虑之中呢?如果经常被自己的想法左右,即使大多数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陷入情绪的漩涡,不能活在当下,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位悲观的人。

当悲观的情绪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会对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状态可不可以改变呢?

答案就在2013年BBC出品的这部纪录片《性格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Personality)里。

性格是可以测量的吗

本片的主人公Michael有一个异常敏感的大脑,每天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之中,因为他总是不断在做最坏的打算,结果是20多年来他一直遭受失眠的困扰,无论前一天睡多晚,凌晨三四点钟就会醒来,这令他痛苦不堪。在他不断地焦虑时,他无法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经常对着远方发呆,思考一些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因此,他错过了很多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融洽时光。

基于此,他游历美国各地,期望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自己消极的情绪,最起码能够改善睡眠也好啊。于是,Michael开始了为期7周的改变之旅。

Michael的第一站来到了俄亥俄州的牛津市,社会科学家们曾在1975年开展了一个为期35年的社会实验,当时小镇上几乎所有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都参加了,在这份调查问卷中,有两个核心的提问:

1)你是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变得越来越没用?

2)随着你的老去,你认为情况是和过去一样还是变更糟了?

问卷数据最后送到耶鲁大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人,平均比其他人多活了7年半。而如果癌症可以被治愈,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只能是提升三到四年。

在牛津市的一个社区里,当年参加问卷调研的很多老人,现在仍在快乐地生活着,每天跳跳舞唱唱歌,Michael采访了一位90岁高龄的老爷爷。“不快乐的人,比快乐的人更加焦虑。”这是老爷爷根据观察得出的结论。

Michael每天都生活在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焦虑中,但是,他真的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吗?

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Michael前往埃塞克斯大学拜访神经学家伊莲,在这里,Michael做了两个脑部实验,结果表明,Michael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

根据数据显示悲观焦虑者前额叶右边的脑电活动会比左边强烈,这被称为大脑的不对称性。而在潜意识实验中,悲观主义者对怒脸的反应速度要快于笑脸。也就是说,消极信息更能引起Michael的注意,因此他也更加悲观焦虑,情绪也会更加不稳定。

为了进一步确认,Michael又去了波士顿实验室,在那里萝丝教授发明了一组可以测量情绪的手表。萝丝教授的研究发现,身体会在大脑意识到某种变化之前做出反应,因此,通过人际交流,手表可以捕捉皮肤的敏感度和温度的细微变化。

尽管Michael自以为和萝丝教授交谈时始终很淡定,但数据出卖了他的内心,在整个谈话过程中,Michael的身体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说明,Michael有点轻微社恐。

实验数据也验证了Michael在社交时的恐惧。Michael来到一间卡拉OK厅,尝试在100多个观众面前唱歌。但在排练时,他就相继出现了嘴唇发干、身体发抖的情况,脉搏一度达到了120次/分钟。毫无疑问,Michael的这次挑战以失败告终。悲观者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习惯性地给自己压力。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

悲观主义者Michael曾经也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菲律宾度过了快乐的童年。Micheal的母亲矜持保守,与人为善;父亲则外向开朗,喜欢社交。那么,Michael性格的形成和遗传因素有多大关系呢?

带着这个疑问,Michael来到了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在这里,蒂姆教授专注于研究双胞胎群体的个性化差异问题。按照常理推论,拥有相同DNA的双胞胎成长于同样的家庭环境,性格也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在对一对双胞胎姐妹的研究中,蒂姆教授发现,20岁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两人的性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拥有外向开朗性格的姐妹逐渐发展为一个继续保持了这种性格,另一个患上了抑郁症。

这似乎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蒂姆教授的研究发现,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遗传因素只决定了性格的40%~50%,在我们的一生中,基因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基因被激活,一些基因被关闭,而这跟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这也就意味着,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的改变或有意识的训练来改善的。

怎样改变性格?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发现,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真是活得太惨了。不仅每天要经历压抑、焦虑、紧张、失眠等状况的困扰,还会比乐观的人少活好几年!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对爱的人表达爱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好好爱自己。如果你也常常陷入这种压抑的状态,不妨试试以下两种办法:

一、认知偏见修正

看起来很专业、很严肃对不对?其实这是一个找笑脸游戏,类似于“消消乐”“对对碰”。认知偏见修正是为了改变悲观主义者接收消极信息的习惯,通过训练自己主动寻找积极信息(笑脸),来减轻自己潜在的消极情绪。

当你感到负面情绪上涌,就打开电脑,花十来分钟去玩下这个小游戏。据说参加这项实验的人,有70%都减轻了自己的悲观倾向哟。

二、冥想

放空自己,什么都不要做,每天冥想15~20分钟。

研究表明,冥想不仅可以放松自己,对身体健康也大有裨益。长期冥想的人,脑灰质会增加,这和情感控制有关;同时,用来处理积极情绪的左前额叶皮质活跃度也会增加。坚持大约6到8周就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冥想的意义,在于专注于现在,活在当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平静,更加清醒,幸福指数也会上升。知足者常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