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迎来“新变化”,如果还想把钱存银行,有3类存款不能碰

银行存款迎来“新变化”,如果还想把钱存银行,有3类存款不能碰
2024年06月15日 18:13 不执着财经

近些年,国内银行存款迎来一场“新变化”。一方面,现在多数银行都把业务搬到了互联网上,储户只要下载银行APP,就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办理存款业务。这样储户就不用去银行排队存钱了。与此同时,银行为了节约成本,也在减少物理网点数量。

另一方面,现在中小银行破产、解散的数量是越来越多。2020年至今,我国已经解散了至少56家银行,仅2023年1年就接连解散了23家银行,涉及存款上百亿,储户存款的风险在加大。

而面对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出现破产、解散的情况,有内行人表示:如果你还把钱存在银行里,这三类存款千万不要碰,否则存款很可能会面临不必要的损失。它们分别是:1、高息揽存;2、结构性存款;3、异地存款。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高息揽存千万别碰

尽管现在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下行的趋势之中,但是还有一些中小银行采用高息揽存的方式,来吸收储户的存款。比如,某村镇银行就给出了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如果与国有银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4%相比,这家村镇银行存款利率的吸引力还是有比较大的。于是,不少储户贪图存款利息,就把钱存入村镇银行。

实际上,村镇银行的这种高息揽存的方式还是存在较大风险的:一方面,定期存款的存期太长了,万一储户中途要提前动用这笔存款,那都要算活期存款利率。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高息揽存之后,必然会把钱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上,而一旦投资失败,银行就很可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破产倒闭或解散。

第二,购买结构性存款要谨慎

现在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结构性存款业务,往往预期收益率都能达到4%以上。所谓结构性存款,就是银行拿出储户一部分存款,用于投资股票、基金、国债、外汇等市场。如果投资成功了,储户就能获得预期的收益,而如果投资失败了,储户虽然本金不会受到损失,但是利息可能会减少或者归零。所以,储户在购买结构性存款时一定要谨慎。如果不熟悉这类结构性存款,那还是老老实实存银行定期。

第三,异地存款

现在不少银行都在开展异地存款业务,就是除了吸收本地居民的存款,还要吸引外地居民的存款。而外地居民之所以愿意把钱存入,就是贪图银行给出了高额的存款利率。不过,异地存款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主要是异地存款一旦出现了纠纷或风险情况,由于跨地区的原因,储户如果想维权也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建议储户们还是把钱存在当地银行里面,这样就算出现问题,也可以在当地得到妥善解决。

现如今,银行存款有新变化了,这里面既有储户也可以在网络上办理存款业务。也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破产和解散,导致储户存款的风险在加大。像那些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远超国有银行利率的不要去碰。而对于结构性存款,储户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如果对其不了解,那就不要去碰。至于异地存款,一旦出现了纠纷和风险,储户在异地进行维权会困难重重,所以也不建议大家购买异地存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