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把上衣收进裤腰里,都算是“过度精致”了?

听说现在把上衣收进裤腰里,都算是“过度精致”了?
2024年06月07日 14:50 海报时尚网

都说“时尚是个轮回”,回看最近几期我们聊过的穿搭风格、潮流趋势,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时尚圈又更进一步松弛了?

“进一步”到什么程度呢?🔍比如编辑最近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

不知不觉间,腰线正在下移!

而这个趋势,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给大家看看下面两张图👇

左边的高腰线+紧束腰,因为强调女性“曲线”而带来了一种束缚感,右边是著名的Flapper Dress,1920年代最火。

为什么是1920年代?当时一战刚刚结束,物资匮乏的同时女性也要投入重建家园的劳动中,所以,不过分束缚身体、不需要精心呵护、更加务实的穿着打扮成了刚需。

当时“推波助澜”这种风格的是Coco Chanel,她推出了“新女装设计”,把整体线条改成了H型、将腰线下移、还加入了阔腿裤、衬衫和“男装女穿”的思路,在这个时候,Coco Chanel希望女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优雅。

Calvin Klein1994秋冬

时尚历史上另外一个追求“自然的优雅”的时代是90年代。同样,这个时期风靡的也是“H型”和“腰线下移”,彼时刚刚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大家都不想在穿衣打扮上那么卷,舒服、自在、更好地感受自己才更重要。

讲到这你有没有发现——这不是和现在的流行重叠了吗?

首先,无论是连衣裙还是半身裙,直筒的H型都重新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廓形”,而且材质也都是那种没有束缚感的——要么是很耐用的棉麻、牛仔、户外面料,要么是很有垂坠感的,主打一个身体喜欢,而且不需要过分护理。

可能因为当下我们也处在类似的情绪里,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个人的生活变得充满不确定性、时常感到乏力、对未来也不看好、随时随地都有想要“冲破禁锢”的冲动,在这样的时候,衣服如果再紧紧束缚着身体,还要随时“提着一口气”,是真的会累。

90年代&现在的街拍

所以,腰线下移可能就是那些身心急切需要自由与解脱时,自然而然外化在服装上的表现。

既然今天说“腰线”,我们就再多聊几句,关于——时尚圈是如何用腰线的高低来表达“叛逆”的。

“低腰线”在千禧年的时候更像是一种“声明”,大声喊的内容是——去精致、反时尚,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时尚史上很出名的那场秀⬇️

Alexander McQueen 1994年春夏系列

Alexander McQueen当时推出了腰极低的“Bumster裤,这裤腰的尺度,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刻意的裸露”,设计师挑选了人体可以被用来“裸露”的部分,然后用设计去强调它,就让它变成了一种很鲜明的挑衅。

如果你有留意,会发现“刻意的裸露”也同时回潮了,往深处去说,首先人们不再为展示自己的身体而感到“羞耻”,其次,也是因为人们对身体多样性的观念的打开。身体的标准是自由的,身体也是自由的,这本身也是另外一种对自由感受的追求吧。

但是咱们要讲清楚一点啊:腰线下移可不等于“过度暴露”!相比较曾经带着一点挑衅的表达低腰,现在时尚圈已经更“人性化”地去处理腰线了,也让“低腰”能适应更多的社交场合。低腰不一定非得是“叛逆辣妹”,低腰也可以很舒展。

⬇️⬇️⬇️

“视觉中心下移、强调胯、下身一体化。”

这才是现在穿“低腰”的核心思路,具体能通过什么单品来完成,或者有什么过往的经典look可以参考?海报今天也都给大家总结出来了⬇️

Paul Smith 1999年 春夏系列

90年代穿搭,依旧是最有参考价值的“低腰教材”,从90年代的秀场还是可以考古出很多灵感,比如:

  • 上衣选择不紧身;

  • 腰线边缘处存在自然褶皱;

  • 具有优雅垂感的背心或针织衫;

  • 宽松版型的衬衫......

至于下身,纯色自然面料的长裙都可以,主要是“舒适感”和“慵懒”。

想再“女人味”一点也可以,主要靠材质的柔度和透视度来完成

向上面图里的材质可以在视觉上创造出更平滑的效果,进一步模糊身体的线条感,有一种更加隐晦的魅力。

这里又要搬出《欲望都市》了,最近回看发现,前几季里Carrie基本穿的都是“低腰”的LOOK诶!她的演绎就有的休闲,有的很“女人味”。

2000年代的港片也有很多“低腰”LOOK,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郑秀文演的《魔幻厨房》⬆️?(强烈建议大家去看,郑秀文在里面太时髦了)。

郑秀文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披披挂挂”的造型,而且基本都是“腰线下移”的,配合她纤瘦的身材、有点“神经质”的性格,一个时髦、有自己品位和节奏的香港都市女人的形象很鲜明。

荧幕外,那段时期的香港女艺人也能给我们很多参考,比如最近又红了的乐基儿⬇️

以前怎么没发现,她那么时髦的?!这条低腰微喇牛仔裤,叠搭的吊带和亨利领上衣,一双厚底鞋、再配一枚香奈儿包包,这一身是恨不得打开淘宝直接搜图的节奏。

还有当年的张曼玉,也是类似的穿衣思路,这双尖头黑色高跟鞋和流苏包包都是拉齐“年代感”的单品,没有张曼玉的身材和气质,日常中可以靠“配件”来增强氛围感。

大腿有肉的可以换成更有量感的阔腿裤,但无论什么裤型,上衣不要塞到裤腰里是最最最最最关键的那步!

或者——抽绳设计的降落伞半裙、休闲工装裤这些去年很热的单品,都可以很自然地把下半身的视觉中心转移到胯部。

这些都太街头了?熟女自有熟女的选项,比如长度到脚面的缎面直筒裙。材质和款式决定风格,但是法则不变:“视觉中心下移、强调胯、下身一体化。”

今年还很流行腰头特别设计的裙/裤,比如什么重叠式腰头、下翻式腰头……

但是要注意,当下半身的单品比较叛逆的时候,上衣最好是具有“流动感”的,比如轻柔的面料,目的是中和低腰裤过度的“叛逆”气息。

从去年开始,蕾丝、水溶羊毛、弹力网纱这些面料的上衣都很火,原来以为单纯是“辣妹风”,现在想想,可能更多是因为“腰线下移”的流行,让这些可以作为“中和”角色的单品跟着火了

现有的裤子没有特别的腰头设计?那你可以淘一条腰带,重点是要把腰带松松地系在胯上,而不是箍在腰间。

Liz Hurley Circa 1990 

另外提醒一句,大牌的Vintage腰链今年会很火,趁着价格大涨特涨之前,先淘一条囤起来。

左:The Row Summer 2024 Womenswear Collection

中:Marques' Almeida 2014春夏

再进阶一点,那就要说到最近另一个大热的穿搭方法了:裙子+裤子叠搭,这个穿法在长度、颜色和材质的选择上都很重要,我们的建议是——上身的材质要薄过下身,并且上身注意露肤,留出空间“喘气”

喏,是不是!郑秀文之前在电影里的叠搭造型,现在就是“又火了”的节奏。

前一段我们专门写了一篇“艺术系流浪风”(点这里回看哦),今天写这篇的时候又回去翻了翻,发现“没有腰线”也是艺术系流浪风的精髓。

当低腰遇到一点“艺术家气质”,那种追求自然、自由的感受就更强烈了。

这种“艺术家气质”首先要靠材质来体现,比如有天然肌理感的麻,或者像三宅一生这种做出来的肌理感。

再者就是靠“层次”,“披披挂挂”的逻辑再度登场,除了内外叠搭,配饰也能够起到层次调节的作用,比如用一条麻布围巾来当腰带(带点流苏的效果更好)。

带点艺术家气质的“低腰”,有一种从容,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懂得拿捏衣服和身材之间的互补性,很温和,也很淡然。

当下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都或多或少存在焦虑,而“松弛”这个词也就应运而生了。

松弛”为什么能成为“焦虑”的对面?因为它不是一种慵懒和随意,更不是躺平和摆烂,而是尽力之后的随遇而安,是一种因为自信才有的从容。它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结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