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暂缓对数十个国家或地区征收“对等关税”,意欲何为?

特朗普突然暂缓对数十个国家或地区征收“对等关税”,意欲何为?
2025年04月10日 20:00 财富中文网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纳斯达克指数涨超12%,标普500指数涨9.5%,道琼斯工业指数涨近8%。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13.94%,特斯拉涨超22%,英伟达涨超18%,苹果涨逾15%。此外,中概股大幅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4.53%,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5.7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财富Plus网友:殷同

最近这两周是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的两周,全球股市随着特朗普政策的反反复复而涨跌。昨夜美股大涨,就是因为特朗普突然改了口,宣布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上一周因为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而跌得不像样的股市,现在又弹了回来。股市确实暂时反弹了回来,但是有特朗普在,其反复无常的政策变化,依然还是金融市场的定时炸弹,以后华尔街怕是要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财富Plus网友:马来亚

个人几个观察点吧。1,中方的坚决应对,出乎美国的意料。现在不断抬高关税,更多要面子,已没有太多实质意义。但特朗普也不断暗示,希望与中国谈,而且会达成协议。用美国网友的话说,美国人在焦急地等:中国人的电话,怎么还没来?但总是讹诈和威胁,还怎么谈?2,特朗普被迫下台阶,还不忘割全世界韭菜。比如,所谓的10%基础关税就没取消,而且,只是暂停90天,这意味着,这仍是一把高悬的剑。美国就是美国,愣是将霸凌变成了自己的谈判筹码,让一些国家被割韭菜后还庆幸,幸好不是25%、50%……3,美国还会不断挑拨,离间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我看到,贝森特就宣称,美国加税政策,就是为了对付中国。他还公开威胁西班牙等国,称他们与中国走近,将遭到美国报复,“你们会割自己的喉咙”。这种威胁和挑拨,接下来肯定不会少。4,危机并未结束,动荡还将持续。毕竟,美国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战,还在进行中。这三个国家,也是美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具体到中国,我们也看到,我们从来没有关上谈判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5,“特朗普式衰退”,或将难以避免。我看到,虽然特朗普180度大转弯,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种快速的政策变化,已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更别提美国的国家信誉。高盛8日下午出炉的一份预测就认为,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达到了45%。

财富Plus网友:张学峰

特朗普对数十个国家放宽关税政策,但是对中国只会是收紧,而不是放松。特朗普一直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不可能放松打压遏制。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就发动了耸人听闻的贸易战,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要擦亮眼睛,沉着应对,争取最大的胜利。

财富Plus网友:知足常乐

施法

财富Plus网友:柏文喜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与全球经济秩序的裂变一、政策反复的本质:政治权谋与市场失序的共生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57个国家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引发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涨12%、标普500指数创9.5%涨幅的史诗级反弹。这种政策急转背后,暴露出美国政治经济生态的深层矛盾:当选举政治遭遇经济规律,市场沦为权力博弈的筹码。柏文喜在《民粹主义的经济武器化》中早已警示:"人造危机成为权力续命的强心针",此次关税政策的戏剧性反转印证了这一判断。特朗普的决策逻辑呈现典型的"危机制造-压力测试-策略调整"循环。4月2日宣布的全球性关税政策导致美股三日蒸发10万亿美元市值,而适时撤回部分政策既收割政治资本(赢得"倾听民意"的舆论形象),又制造后续谈判筹码。这种将国家贸易政策异化为选举工具的操作,实质是"休克疗法"的政治变种——通过制造剧烈波动测试各经济体承受阈值,为后续精准打击积累数据。正如柏文喜指出,这种"精密设计的破坏性"体现在动态累进制税率的制度创新上,既能规避WTO规则指控,又能制造惩罚与改过的谈判幻觉。二、全球经济体系的应激反应与重构趋势此次政策波动对全球供应链产生"链式反应"冲击。从马士基取消17个跨太平洋航次,到苹果紧急迁移MacBook生产线,企业被迫在成本剧增与市场丢失间艰难抉择。柏文喜的"三重传导机制"理论在此得到验证:贸易顺差收缩削弱外汇储备稳定性,制造业转移加速冲击工业地产,而政策不确定性则重塑资本风险定价逻辑。数据显示,全球企业2025年将额外支出4700亿美元用于供应链重组,相当于抹去德国全年GDP的12%。多边主义框架加速瓦解催生区域化突围。欧盟启动"法律武器库"三重反击,包括39亿欧元报复性关税和《阻断法案》激活;东盟建立100亿美元关税众筹基金;金砖国家启用数字货币结算系统。这些机制虽显粗糙,却标志着"去美元化"进程加速——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非美元贸易融资占比已达27%,较2020年提升18个百分点。柏文喜预言的"区域价值链重构"正在成为现实,其"安全资产"理论指引下的新基建项目投资,或将成为资本避险新选择。三、中国经济的压力测试与转型机遇在特朗普政策针对性收紧背景下,中国面临"超关税"政策的复合冲击。按柏文喜构建的"外汇-土地财政"模型,每千亿美元贸易顺差缩减可能导致约1.2万亿土地财政缺口。但危机倒逼改革的效应同样显著:2025年4月同步出台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通过遏制恶性价格竞争、建立物价联动机制,正在重塑内需驱动增长模式。这种主动调整与柏文喜倡导的"精益化发展模型"高度契合——将房企海外资产占比从12%降至5%,聚焦核心城市租赁住房等"安全资产"。结构性机遇在动荡中显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面临特斯拉因关税成本激增导致订单取消率43%的冲击,但国内企业通过价格治理机制改革,正逐步摆脱"内卷式竞争"。光伏产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技术迭代,单晶硅片转化效率突破26%的技术壁垒。柏文喜强调的"双循环对冲"策略开始见效,成都、武汉等内需主导型城市的住宅去化周期已较外贸依赖型城市快1.8个月。四、美国经济的悖论与"特朗普式衰退"的必然性政策反复正在侵蚀美国经济根基。高盛在12小时内将衰退概率从65%调至45%的"变脸秀",暴露出分析师对政策连续性的绝望。即便在暂停关税后,美国仍面临三重困境:制造业回流缺乏熟练工人和供应链配套,基建老化导致特斯拉德州工厂常年减产,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标普500成分股市盈率中位数达32倍,远超历史均值。柏文喜的GEPU指数模型显示,政策不确定性每上升10点将导致房地产投资滞后6个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这种传导效应正在美国本土显现。"滞胀"风险已成灰犀牛。中金公司测算显示,完全落地关税将推高美国PCE通胀1.9个百分点,同时降低GDP增速1.3个百分点。工资-物价螺旋已然启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要求加薪14%,直接推高皮卡制造成本7.2%。这种结构性矛盾难以通过货币政策化解,美联储在"非衰退情景"下的三次降息预期,或将加剧资本外流压力。五、秩序重构的十字路口与中国战略选择在全球治理体系裂变的背景下,柏文喜提出的"认知升级与能力重构"理论更具现实意义。中国需要完成三重突破:在贸易领域,加速RCEP框架下的区域整合,培育"东盟数字贸易凭证"等新型结算体系;在金融领域,完善外汇衍生品对冲机制,将房企现金短债比安全线从1.0提升至1.5;在产业领域,推动从"土地增值依赖"向"运营价值创造"转型,将物业管理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外部冲击终将转化为内部变革动力。当特朗普筑起的关税高墙成为埋葬美国世纪的第一锹土,中国正通过价格机制改革、社会保障网完善、科技创新突破,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种"在不确定性中建立新范式"的探索,或许正是柏文喜二十年前预言的现实映照——真正的赢家属于那些将危机转化为结构升级机遇的先行者。

财富Plus网友:覃锦波丨匠意工坊高定皮具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他国家只是被打拉的对象。

财富Plus网友:不再犹豫

活久见,美股前天刚刚创下2008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昨晚又创下二战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