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导弹“上天下海”,防空导弹当远程空空弹,陆基防空武器上舰作战

美国导弹“上天下海”,防空导弹当远程空空弹,陆基防空武器上舰作战
2024年06月23日 21:27 陶唐氏

美国海军最近在用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试射空射“标准-6”导弹。

标准-6导弹是目前美国海军最先进的中远程舰载防空导弹,是在标准-2ER Block IV导弹上安装了AIM-120C空对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并增加了第一级固体助推器,是其具备主动制导能力,具备拦截短程弹道导弹、飞机、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能力。具备A射B导能力,速度可达3.5马赫(约4300公里每小时),理论最大射程可达400公里。

“标准-6”导弹全貌

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在实弹测试中发射了“标准-6”导弹 (SM-6)(美国海军照片)

话虽如此,但是“标准-6”并不具备在末端抗衡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至少是十分勉强的,其更多是拦截常规的各种低空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而面对美国主要对手手里大把大把的高超声速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标准-6是比较乏力的。

但其作为传统的防空导弹性能是不错的,将其搬到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上,美国海军更多是将其作为一种远程空对空导弹,用来拓展航母编队的防空和反导圈。

从图里可以看到,由于有战斗机提供初速,“超级大黄蜂”上的“标准-6”是没有第一级固体推进器的,理论上如果通过加速仰射,“标准-6”在“超级大黄蜂”上能获得更远的射程,配合A射B导能力,如果前方有F-35C战斗机提供引导,那么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对敌方的飞机,尤其是大型飞机造成威胁。

换句话说,由于“标准-6”的导引头本身就是AIM-120C的,当大型空对空弹用。其实这是美国海军对西太大国霹雳-17超远程空空弹的一种没办法的办法。霹雳-17外界估计射程也是400公里,专门攻击预警机或加油机等大型飞机,也可攻击常规战术飞机,并可以由歼-16携带,歼-20在前方引导的A射B导模式。

携带霹雳-17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歼-16

作为美军中面对的西太大国第一线力量,美国海军自然是首当其冲,而且美军对空中优势问题非常敏感,不能容忍自己有哪怕一点的落后,因为这是美军所有军兵种作战的大前提。所以美军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应对的办法。

但眼下美军真没有对应的导弹,在研的AIM-260对应的是霹雳-15且进度并不顺利,原本计划2022年初步投入部署(IOC),2026年大规模生产装备,但一直到如今都未能进入量产阶段,2023年11月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曾对此表示担忧,并表示“这是我们未来维持空中优势的重要武器系统,我们确实需要尽快将其投入生产。”

美国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将军发布的升级型F-22概念图,携带有隐形副油箱和AIM-260导弹

如此一来,空射标“准-6”确实是美军在“节点”之前能拿出来的最快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其临时性,其性能无法与专门设计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的霹雳-17相比,不管是重量、长度、尺寸上,标准-6都过大了,而“超级大黄蜂”只是一架中型舰载机,而歼-16是重型战斗机。

也就是说,哪怕射程一样,在载弹量,对载机飞行性能的影响方面,都是霹雳-17和歼-16的组合更有优势。而技术上,霹雳-17也更先进,具备中继制导修正和多模导引头,比“标准-6”单纯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要先进不少。

而“陆弹下海”说的是“爱国者-3MSE”通过MK41垂发装置发射,一坑二,这也是个颇有历史的项目,但最近美国海军加速推进起来。

如上所述,美国海军目前手里没有足够可靠的末端反导武器,“标准-6”面对高超声速武器很难进行拦截,“标准-3”是拦截大气层外的洲际导弹的中段反导拦截弹,高超声速武器飞行区间不在其拦截范围内,而标准-2则是最传统的打飞机的防空弹,以后是要被“标准-6”全部替换,但眼下“标准-6”实在是太贵,换不起。

而对高超声速武器进行中段拦截的滑翔阶段拦截器(GPI),美日联合研发,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交付。

翔阶段拦截器(GPI)概念图,2022年6月,美国导弹防御局向雷锡恩导弹与防御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授予了两份原型开发合同。

目前美军手里最可靠的反导拦截弹,一个是陆军的萨德(对大气层外目标,但是和标准-3不是一个范围,要低一些,是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一个是陆军的“爱国者-3MSE”(末端拦截),尤其是后者,确实是美军最好的末端拦截系统,在乌克兰有实战,据说拦截过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和“匕首”,你别管是打了多少发才拦截到,起码是拦截到了。

面对“匕首”疯狂射击的“爱国者”,起码发射了12发。

“爱国者-3MSE”动能拦截弹,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专门设计用来末端拦截弹道导弹。其雷达导引头可以在大气层内工作,算是目前最有把握防御中导类高超的拦截弹

而且作为一款有着大量外贸订单的导弹,“爱国者-3MSE”还算是便宜,不到 400 万美元一枚,而“标准-6”则为500万美元。因此面对假想敌的大量导弹,“爱国者-3”上舰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爱国者-3”只能末端拦截,射程40公里,非常末端,面对大量导弹齐射也没辙,就和最近俄军S400面对ATACMS齐射一样,火力通道就这么多,超过了就拦不住了,况且最理想的情况都得两发拦截弹对一发导弹。而且“爱国者-3”面对东风-17、东风-21、东风-26到底能有多少效果,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没底。

面对“东风快递”,“爱国者-3MSE”有理论上的拦截能力,但窗口很小,而且东风系列也在进行改进以尽可能压缩这一窗口。这俩都属于“有比没有强”的临时手段。

美国高超声速拦截概念图,这里末端还是“标准-6”,眼下美军建设最快的反倒是天基监视系统,即高超声速和弹道跟踪空间传感器(HBTSS),一种地轨道的红外监视系统,用来探测高超声速导弹飞行中的热信号。

不要看美国人说什么,要看美国人做什么,虽然美国人这种做法很因陋就简,甚至有点可笑,但可以看出美国海军是真的相信“节点”并且认真备战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