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荫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影像》中的北方村庄,几乎成了废墟

《梅荫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影像》中的北方村庄,几乎成了废墟
2024年06月16日 19:13 历史控

梅荫华,法国传教士,原名Michel De Maynard。梅荫华是他的中文名字。梅荫华生于1877年5月13日,老家法国波尔多教区的罗蒙特。他于1895年加入法国天主教方济各会,1902年被任命为神甫,1903年从法国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在山东地区传教。梅荫华之所以会被现在的人们提起,在于他传教取得了多大成绩,主要是因为他在传教期间拍摄了500余张老照片,记录了中国陕西、山东、北京等地的真实景象,反映了当时这些地区的风景、建筑、人物和民俗文化,真实再现晚清中国的样貌。然而,遗憾的是,梅荫华在拍摄整理这些老照片的时候,绝大部分没有作文字说明。所以很难判断具体拍摄地点以及人物和事件。

这些老照片后来集结成书,取名《梅荫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影像》。在这些老照片里,不但有当时的神职人员、修女、皈依者和传教士,大片乡村、古老建筑的废墟。今天这组老照片选自《梅荫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影像》,集中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乡村景象。通过这组老照片我们能看到,经历了兵荒马乱,当时乡村的很多建筑都成了废墟。可见当时老百姓的日子有多难。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晚清时期,一座被损毁的高大建筑,屋顶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几堵墙,孤零零地矗立着。

晚清北方地区残破的乡村,简直成了一片废墟。

战争过后,乡村成了一片废墟。

晚清时期的残破乡村。

晚清时期的残破乡村。

梅荫华到达中国时,民众对满清政权日益不满。在老百姓眼里,清政府是软弱的、异类的、压抑的和无能的。梅荫华的照片里,展示了不少军事文化,包括各晚清士兵、军官以及和地方民兵。照片上展示的就是一个地方民团组织。

晚清时期北方地区的一座庙宇。

在《梅荫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影像》里,保存了大量达官贵人、富商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肖像,同时也有一些底层百姓的肖像。上面这张就展示了当时老百姓的艰难生活。

山间风景。

乡村风景。

晚清北方农村的凋敝景象。

笔者感言:各位网友,看完这组老照片,你们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期待你们的精彩观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