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临死前的一段话感人至深

他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临死前的一段话感人至深
2024年06月21日 07:59 历史控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位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将领的老照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上面这张照片上的将领叫滕久寿,他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牺牲的著名将领。

滕久寿是贵州省都江县人,他从小立志杀敌报国,为人刚正不阿,常以“精忠报国”自我激励。他青年时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学习,于1919年毕业。毕业后在黔军中任职,从排长一路升迁到团长。

1926年,滕久寿离开贵州,前往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被任命为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官、潮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后又被调任第十七军二师长参谋长、第十军二十九师参谋长。1929年调任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驻扎在上海。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抗战打响,日军向我军上海闸北阵地发起了进攻,并炮轰扬子江第一门户吴淞要塞。当时,吴淞要塞司令临阵辞职,部队群龙无主。滕久寿临危受命,负责组织部队抵抗日军的进攻。滕久寿不顾个人安危,率军与日军血战,指挥炮兵向日军射击,屡次击败日军的进攻。

开战第七天,1932年2月4日上午,日军派大部队轮番轰炸吴淞口,妄图摧毁吴淞炮台。滕久寿指挥士兵坚守炮台,寸步不让。在激战中,滕久寿被炮弹击中左臂。士兵劝他暂时撤退。他说:“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此时,日军的另外一颗炮弹落在附近,滕久寿胸腹中弹,右手也被炸掉。士兵极力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滕久寿壮烈殉国,年仅33岁。

滕久寿牺牲后,下属将他的遗体用棉絮包裹,就地掩埋。战争结束后,人们将滕久寿的遗体挖出,重新安葬在上海永安公墓。

上图为滕久寿遗像。

滕久寿牺牲后,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愤怒地写下了“血洒淞沪”四个大字。宋庆龄公开发表演讲,赞扬滕久寿和十九路军的英雄事迹,积极宣扬抗日思想和爱国精神。

笔者感言:滕久寿是贵州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铭记历史、牢记英雄。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让历史重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