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五亏且5高管齐离职 江信基金深陷至暗时刻

六年五亏且5高管齐离职 江信基金深陷至暗时刻
2024年05月13日 11:16 传说中的射手就是我

《电鳗财经》文/高伟

5月11日,江信基金一口气发布了5名高管的离职公告,包括4名副总经理和1名首席信息官。《电鳗财经》注意到,除1人离任原因是“退休”外,其余均因“个人原因”离任。如此高密度的高管离职,在基金行业比较罕见。但业内人士却称,这对持续四年亏损的江信基金来说,高管地震或是刚刚开始!

人事地震

据江信基金5月11日发布的高管变更公告,该公司首席信息官付明和四位副总经理郑昱、王安良、李震、汪鹏均于5月10日离任,且均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离职原因方面,除了郑昱为退休外,其余均为个人原因。

突然有5名高管集体离任,多少让投资者及市场有些顾虑,这势必对江信基金能否平稳发展再增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称,基金公司高管集体离职,无非有四大原因,一是公司业绩持续不佳,高管可能会面临来自股东、监管机构以及市场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选择离职;二是高管薪酬和激励制度不合理或未达到预期水平,也可能导致他们选择离职;三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或存在严重问题,如大股东过度干预、内部权力斗争等,可能导致高管无法正常工作或实现其职业目标,从而选择离职;四是高管可能因为个人职业规划、家庭原因或其他个人因素而选择离职。

一般在公告中,基金公司选择“个人原因”来表述。

据《电鳗财经》观察,2023年5月12日至2023年年底,江信基金一共有5名基金经理离任,分别是郑昱(2023年5月12日)、王安良(2023年8月19日)、杨凡(2023年9月15日)、杨鹏飞(2023年10月17日)、静鹏(2023年12月26日)。

而这次,同一天有5名高管离任,或是突然,也是必然。

不管是基金经理还是基金公司高管,扎推离职对基金公司影响很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公司运营稳定性受损,引发公司内部其他关键人才的流失风险,还会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和稳定性的担忧。

苦苦挣扎

高管和基金经理的离职,往往与基金公司的业绩不佳密切相关。

据据国盛金控年报数据显示,江信基金已经持续四年亏损。2023年江信基金营业收入1668.50万元、净亏损4569.50万元,盈利水平在有公开数据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在倒数。这已经是2020年以来,江信基金连续第四年出现亏损。虽然去年的亏损额相比2022年有所减少,但营收却出现明显下滑,较2022年同期下降18.50%。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江信基金就已开始出现亏损,净利润亏损金额达1233万;2019年,江信基金净利润扭亏为正,实现净利润42.51万元;2020年江信基金净利润再度亏损1034.72万元;2021年,江信基金净利润更是亏损2115.89万元;2022年亏损再度增大,达6671万元。可以说,在2028年以来的6年里,江信基金五亏一盈,六年合计实现利润-15581.6万元。

第一大股东国盛金控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江信基金主要由于本期专户业务规模大幅减少,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实际上,从近几年的基金管理业绩上,也能看出公司的运营质量:2022年,江信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23.56%,远远跑输同类基金-14.30%的平均业绩;2023年,江信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9.58%,依然跑输同类基金-7.44%的平均业绩;2024年以来,江信基金系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4.95%,而同为同类基金实现平均正收益0.76%。

行业跌的时候,江信系混合基金跌得更猛,行业涨的时候,江信系混合基金依然下跌。投研团队的不稳定,已经在管理业绩上显现。

《电鳗财经》还注意到,让江信基金持续绝望的还是规模的持续缩水,且连续7年不发新基金。

据统计数据,江信基金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仅0.25亿元,与2021年年底的1.93亿元,9个季度缩水了87.05%。现有的4只混合型基金分别为江信同福A 、江信同福C、江信瑞福灵活配置混合A 、江信瑞福灵活配置混合C,管理规模分别为0.13亿元、0.11亿元、0.01亿元、0.01亿元,四只基金均为迷你基金,且均由高鹏飞一人管理。

江信基金注册成立于2013年初,目前的管理规模与管理业局,均难以与发展10年的基金公司匹配。

江信基金会有怎样的改变,如何走出至暗时刻?《电鳗财经》将持续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