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债市行情的持续强化,债券市场的利率中枢也出现显著下移,截至12月23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不足1.7%,未来持续走强的空间明显缩窄。(数据来源:Wind)
这意味着,虽然以中短债为代表的纯债基金依然是低波投资的重要选择,其未来的收益性则很可能逐渐难以满足投资者对资产增值的期待。
与此同时,随着924以来政策大礼包持续发力,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也有所提升。
那么,布局2025年,有没有什么策略能够对中低风险投资方案进行优化,使我们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为债基投资加点甜?
今天,小浦就带大家一起盘一盘。
展望2025年,
中低风险资产配置需关注哪些核心趋势?
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在降准降息多次发力、居民风险偏好较低、机构配置力量持续强劲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催化下,债券市场走出了相当可圈可点的表现。与此同时,强劲的行情也伴随着市场利率的显著下行,来到绝对的历史低位。
对债基投资来说,这难免意味着两个重要的未来趋势:
1.纯债基金获取收益的难度在增加:
债券基金的主要策略包含票息策略、久期策略、杠杆策略等。而随着利率的下行,票息部分所能贡献的收益难免减少。自2024年以来,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超过80bp,三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超120bp,显然对未来基金经理管理久期和杠杆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23)
2. 纯债基金的波动性相较以往可能加大:
尽管债券是相较股票而言风险更低的资产类别,但债券市场本身也并非不具有波动性。随着利率持续创新低,部分资金可能会出现止盈的需求,机构也会增配波动相对更大的长债博取收益,纯债基金的波动可能会有一定的提升。
迎接低利率时代,
闲钱投资还可关注哪些品种?
对于风险偏好非常低的投资者来说,纯债基金无疑仍然是相较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而言持有体验更好的品种。
然而如果希望在这个低利率时代对债基投资进行小小的升级,小浦认为,我们不妨也开始关注采用“纯债+股票”或者“纯债+可转债”策略的偏债混合型基金。
偏债混合型基金通常采用不低于80%的仓位配置债券,不超过20%的仓位配置其他弹性资产,力争在控制组合整体风险的前提下,为基金组合加点滋味。
转债增强策略,助力更好投资体验
在偏债混合型基金当中,搭配可转债的一级债基比搭配股票的二级债基回撤更小,也更适合注重体验的投资者。近五年以来,Wind一级债基指数的最大回撤仅仅-2.53%,远优于同期Wind二级债基最大回撤-6.93%。(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1)
这是由于一级债基不直接从二级市场中直接买入股票,可降低权益市场震荡对组合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这也就意味着投资可转债既可以持有债券形态,享受票息收益,而在权益市场有行情时,可转债也可以争取向上弹性。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债券(LOF)基金
A类 004126 C类 166401
转债策略求增强
低波优选再升级
A类近一年回报5.28%
C类近一年回报4.91%
同期比较基准9.32%
R2-中低风险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4.12.20,业绩已经过托管复核。基金A/C份额近一年回报5.28%/4.91%、近三年回报 10.95%/9.81%、近五年回报20.09%/17.88%、成立以来回报分别为33.53%/38.26%,同期比较基准分别为9.32%、18.72%、 29.37%、46.56%/61.33%。)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于2014年12月16日由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2017年1月23日新增A类份额。基金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债指数。根据基金定期报告,基金A/C类份额2023-2019年度累计净值回报分别为2.79%/2.43%、2.63%/2.28%、4.49%/4.17%、3.11%/2.68%、5.16%/4.72%,对应区间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5.23%、3.49%、5.65%、3.05%、4.96%。截至2024年3季报,基金转型以来回报为30.67%/35.40%,同期比较基准为42.61%/56.87%。历任基金经理:(20141215-20160816)薛铮,(20160817-20170514)薛铮 刘大巍,(20170515-20170608)薛铮 刘大巍 章潇枫,(20170609-20180705)刘大巍 章潇枫,(20180706至今) 章潇枫。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了解基金详细情况,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本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